電焊工,在行業內素有“鋼鐵裁縫”之稱,焊花飛濺間精巧的焊縫在他們手下成型,其“手藝”直接決定著產品的品質。孫健就是這樣的“鋼鐵裁縫”,他是中交西安筑路機械有限公司箱體焊接機器人工作站負責人,今年獲得陜西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瀝青攪拌設備是黑色路面修建過程中瀝青料生產必不可少的專業設備。焊接工藝是瀝青攪拌設備生產制造中的龍頭工藝,焊接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焊接技術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的孫健,深知肩頭責任重大。他白天提高技藝,晚上研究理論和設備延伸知識,不斷攻堅克難,解決了多項焊接技術難題。
2 0 1 4 年5 月,進入中交西筑工作的第一個月,孫健接到焊接一個在上海寶馬展展出設備的任務。在攪拌鍋體的焊接中,孫健首次采用射流過渡焊接,成品焊縫表面光滑,焊趾處圓滑過渡,免除了生產中修磨、剔飛濺的工序,工作效率提高了4 0 %。過程中,他還做到了焊接“零飛濺”,表現令人驚艷。
在皮帶機滾輪的焊接中,孫健多次調整、反復實驗拼點工藝和焊接工藝,改變原本不合理的拼點尺寸和預留坡口角度與間隙,調整焊前預熱溫度,控制多層焊的層間溫度與焊后保溫過程,優化焊縫成形,減少焊縫內部缺陷的產生,減小了焊接變形,使滾輪焊縫在探傷中達到一級焊縫的標準,助力產品順利通過資質認證。
……
一個個難關被孫健攻克,他說:“鉆研的勁頭起了很大作用。”
2 0 2 0 年,中交西筑引進攪拌設備(提升機)箱體焊接機器人,嘗試生產制造智能化、數字化升級。2 0 2 0 年3 月,孫健被安排到機器人工作站當負責人。機器人零部件進廠后,孫健在提供焊接數據的同時,學習了自動化編程、機器人編程和視覺系統編程,對機器人廠家底層代碼一行一行地學習理解。
2 0 2 0 年8 月的一天,孫健發現,機器人在焊接過程中有冗余的動作。一向追求簡潔高效的他心里想:“能否把這些多余的動作去掉?”經過反復琢磨研究,在保證機器人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孫健對代碼進行優化,常規焊接時間也由原來的4 小時縮短至不到2 小時。
孫健帶領團隊不斷摸索實踐,大膽嘗試改進,團隊不僅熟練掌握了機器人設備的安全操作要求,獨立操作機器人進行校點、焊接,還學會了編寫相關程序,能根據生產實際,對機器人參數、部件進行相關改造、改進,提升了機器人利用效率。
據統計,自機器人投入生產以來,孫健累計編寫指令2 5 0 0 0 余條,優化指令近萬條,控制系統對數據處理的壓力大大減輕,程序報錯也幾乎沒有出現。新編程改造后的焊接機器人可裝焊工件種類提高1 0 0 %,程序運行時間降低4 0 %,工作站效率提升6 0 %,耗材消耗減少4 0 %。
“一個人的力量還是有點小,聚到一塊才能干大事。”孫健說。他利用業余時間在公司先后舉辦了5 0 余期專業技能提升培訓,將所掌握的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在他的指導下,幾十名徒弟已嶄露頭角,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干,多次在焊接技能比賽中斬獲名次。他整理的8 萬余字資料和備課教案成為公司職業技能教育的寶貴財富。
本報記者 郝佳偉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