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新”基 為“質”奮楫 ——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工會助力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紀實
6月18日15時10分,當班司機駕駛電解質2罐車從陽極組裝車間拉粉碎料往四通道電解一車間打料,料還未打完,管路突然脫開。發現情況后,司機迅速關停打料設備,并逐級向車隊報告現場情況……這是陜西美鑫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鋁鎂合金分公司工藝車隊當日舉行的電解質車管路脫開應急處置演練。
一場常態的演練傾注了企業工會的諸多心血。此次演練充分檢驗了工藝車隊應急預案實用性和有效性,提高了職工應急反應速度和處置能力。
從改變職工意識入手,是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會助力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集團工會緊緊圍繞公司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找準工作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加快打造一支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工人隊伍,大力提升職工技術技能和創新能力,推進以完善技能價值導向的激勵機制落實落地,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充分展現工會作為。
有“人”則“實”
6月22日,提及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工會所能,該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王小慶表示,新質生產力提出以來,他就一直在思考和研究,工會能做些什么?
當前,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堅持“材裝并進、高端綠色”的主業總定位,聚焦“千百十一”高質量發展總目標,以服務和保障生產經營工作大局為己任,助力以五級延鏈建群為核心的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打造有色金屬高新材料新名片的總規劃落地實施。
王小慶從中精準地認識到,有適應的人才,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名副其實。離開這個最關鍵因素,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一句空話。
“集團工會首先以打造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為支撐,為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夯實根基。”王小慶說。
據該集團工會女工委主任徐佳介紹,工會積極配合公司“四支隊伍”建設工作(即“科學家+工程師”產業發展團隊、“工程師+創客室”現場技術團隊、“安全員+崗位工”現場安全團隊、“師傅+徒弟”技能工匠團隊),并結合產業特點、工會特色,鼓勵職工從影響推動高質量發展、科技自立自強、延鏈強鏈補鏈、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等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入手,出點子、亮絕招,著力打造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
以王劍虹勞模和工匠創新工作室為例,作為陜西有色金屬集團首個省級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該工作室通過持續不斷的工藝創新、瓶頸攻關、新品研發等活動,已經成為生產一線職工發明創造、技術創新的重要陣地。該工作室不僅參與了4500米深潛器鈦合金+載人球殼和11000米全海深鈦合金載人球殼的焊接、裝配、球殼等工作,還參與完成了國內最長整體鍛造鈦合金攪拌軸加工、大型鈦材壓力管道研制與生產等高精尖項目,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攻關貢獻力量。
“我們工作室致力于技能傳承與人才梯隊建設,先后師徒結對24人次,組織開展了十多次焊接、無損檢測方面的理論及實操培訓,承辦了單位內部技術比武,徹底激發了廣大職工‘學技術、比技能’的熱情。”省勞模、工作室領銜人王劍虹說。
如今,該工作室先后榮獲陜西省首屆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大比武團體二等獎、陜西省第二屆“三秦工匠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焊工決賽團體三等獎等榮譽。
向“新”而行,通過在旗下各權屬公司大力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工會為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逐漸夯實了人才根基。
有“方”則“靈”
6月中旬,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在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廣為流傳。該集團研發中心中試生產線帶料試車取得新進展,成功試制出截面尺寸為35毫米×6毫米的空心6系鋁型材和截面尺寸為65毫米×10毫米的實心扁條狀5系鋁型材。
在開發定制該壓力加工產線過程中,項目組充分發揮研發積極性和創新能動性,針對多次試運行中出現的預設參數不合理、原料預熱不充分、加工硬化導致壓力過載及原料過熱導致擠出料變形嚴重等問題,在對試驗材料理化性能及產線工藝原理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成分、牌號鋁合金的性能特征,對盛錠筒溫度、原料、模具預熱溫度以及推擠壓力等工藝參數不斷調整改進,使壓力加工產線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達到最佳狀態,滿足了中試驗證平臺需求。
“該中試生產線包含了熔鑄產線和壓力加工產線,從熔鑄產線到壓力加工產線逐步打通了開發鋁基材料新產品、拓展鋁合金應用新領域關鍵環節。”榆林新材料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王新權說,公司將繼續著力發掘中試生產線綜合驗證平臺的新型鋁基材料定制化生產潛力,充分發揮裝備優勢,不斷強化創新賦能,助推公司在鋁合金高端應用領域的產業鏈,為陜西有色金屬集團“材裝并進,高端綠色”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
近日,按照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工作部署,榆林新材料集團印發《“四賽四抓”勞動和技能競賽實施方案》,部署開展以“賽升級抓產業結構調整、賽增長抓產品市場開發、賽創新抓四支隊伍建設、賽作風抓問題破解成效”為主題的勞動和技能競賽。
“近年來,集團工會以提升產業工人創新能力為抓手,持續為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加動能。”王小慶說。
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工會持續深化職工創新體系建設,激發職工創新創效潛力,不斷延伸勞動競賽、技能比武、發明創造、網上練兵等群眾性創新活動的觸角,擴大覆蓋面、提高實效性、增強持續性,以產業工人創新創造的豐碩成果破解生產技術難題、攻克技術難關,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為鼓勵職工技術創新、不斷深化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金鉬集團工會大力開展職工技術創新競賽,將競賽內容從“面上”轉變為“點上”,把帶有攻關性質的影響生產的關鍵點和提高相關生產工藝指標設置為競賽項目,以技術創新活動的開展為工作抓手,著力提升技術創新規模。
金鉬集團職工技術創新競賽開展11年來,累計逾1萬人次參加,共收到職工技術創新成果2816項,僅前七屆大賽便評選出創新優秀獎275項,創新命名獎47項。這幾年,更是榮獲陜西省“秦創原”獎3項,陜西省“三新三小”創新競賽獎1項,國家專利40余項,12個項目在2022年全國機冶建材行業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大賽上獲獎。
有“力”則“能”
“集團工會以推進完善技能價值導向的激勵機制為源動力,為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積蓄勢能。”王小慶說。
這幾年,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工會在提升高技能人才政治地位和推進創新技能導向的激勵機制上下功夫,不斷完善技能人才激勵機制,進一步鼓勵激勵職工技術創新、技能提升,打破制約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瓶頸,促進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推動企業創新提質的強大引擎。
寶鈦集團在系統內率先推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建立了技術工人、科技人員、管理人員三條成長通道,待遇向一線傾斜,并陸續出臺《學科帶頭人、核心技術人員、技術骨干、寶鈦工匠、技能標兵、技術能手管理辦法》《學科帶頭人、核心技術人員、技術骨干、寶鈦工匠、技能標兵、技術能手考核辦法》《寶鈦工匠評選表彰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技術、技能操作人才管理機制。
這項改革實施后,技術工人和科技人員不用“擠”管理崗,一樣拿高薪。
“這項改革讓我享受到了處級干部的待遇,實現了由拿月工資到領年薪的轉變,更充分調動了廣大產業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確保技術工人能潛心鉆研業務、提升技能,帶動企業技術工人隊伍整體‘含金量’得到提升。”三秦工匠、寶鈦集團熱軋主操作手郭文生說。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聚焦使命責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持續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動員廣大職工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扎實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注入活力。”王小慶說。
□本報記者 王何軍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