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機加生產線。(資料圖)
近日,中國兵器北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電股份)工會組織開展的“心理護航溫暖相伴”職工心理健康專題講座、“減壓賦能快樂工作”減壓系列游戲比賽正在火熱報名,受到全體職工的點贊與歡迎。
“工會打造職工‘心靈驛站’,既關心身體健康,也關注心理、思想健康,職工玩得開心,內心快樂,工作更有干勁兒,這是工會促進新質生產力提升的一個體現。”該公司人力資源部分工會主席葛萍連連稱贊。
光電股份是我國“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擁有70年發展歷史,是國家首批三軍六方認可的國防裝備承制單位、光電保軍上市公司。在該公司工會副主席任鵬輝看來,工會在助推新質生產力的路徑探索與實踐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值得做。
“新”在引領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工會組織的優勢在于扎實的群眾基礎,成熟的工會工作平臺、載體、資源等,有著“娘家人”的聚合力和感召力,在企業中不斷探索著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路徑。
6月19日,“大師每周一講”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蔡建義正在給職工們授課,從政治理論講到技術技能運用,從工作室管理理念到新質生產力如何提升……
在創新拓展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中,該公司工會以職工創新工作室為依托,開展了工匠勞模講堂、工作室內部研討、職工理論沙龍、勞模工匠走向企業宣講……
引導以勞模工匠為代表的技能人才隊伍,既要與時俱進地學習新技術、新技能,更要注重自身理論學習,進而輻射帶動全體職工加強思想理論學習。勞模工匠需要個個能站講臺、打擂臺,能講會說還能干。
“通過季度分工會學習,平時組織培訓,我們將學習新質生產力融入各個環節。”有著人力資源部基層培訓管理者和分工會主席雙重身份的葛萍說。
“尋找小切口,產生大作用。”任鵬輝說,通過工會工作研學班、“聽勞模先進講故事”、沉浸式現場教學、分工會結對共建同步研學等形式,研討工會助推新質生產力的結合點、著力點和發力點,讓黨的創新理論以最直接、最快速的形式走近職工身邊、走進職工心里。
“技”在前行
仲夏至此,萬物有光。
在北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電器裝配表貼焊生產線上,集成電路整齊貼裝,一個個科研新品完美展現;數字化機加生產線上,批產產品配套生產正如火如荼進行;高效數字化光學生產線上,某重點產品某批配套零件已加工完成……
抓項目、忙生產、強服務,奏響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奮進曲”。數智化賦能生產線,只是“五線譜”中的“第一線”,科技攻關才是構成五線譜中的重要“音符”。
6月20日,在林琦技能大師工作室里,光學成像系統評價新方法在經過理論分析、驗證試驗、效果評估等努力后,取得了成像系統進行數字化評價的突破,為未來自動化裝調奠定了技術基礎,也為企業數字化裝調技術研究產生深遠影響。近日,林琦還入選為首批大國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培育對象。
一線車間數字化柔性框架生產線通關達產,實現了裝配數字化生產線“物流-裝配-測試-試驗-存儲”全過程貫通運行;工藝技術持續優化技術解決途徑,實現了金屬屏蔽網柵窗口自主加工,非球面透鏡和極陡窄帶濾光鏡批量加工,某重點產品阻尼特性量化測試。
在管理提升、工藝優化、技術創新方面,每名職工都是發明家、創造者。在上半年以“開源節流提質效降本增效促發展”“當好崗位啄木鳥建言獻策保安全”等4項專項“五小”創新活動為牽引,征集成果1427項,采納實施1205項。
“讓技能人才‘露臉’,讓創新成果‘表演’。”任鵬輝說,要讓所有職工意識到,在公司發展中每個人、每個創新成果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鼓勵職工創新創造,在公司推動形成“技”在前行的新風尚。
“力”在超越
“工會提出將勞動和技能競賽融入職工創新工作室的模式,把學習、創新工作都壓得更實。”蔡建義是林琦的徒弟,在他的電腦里存儲著上百篇專業性論文,只要有閑暇時間就認真鉆研。
“這可以倒逼自己成長,現在我感覺自己更強大、更充實,知識面也更廣,心里更有數了。”蔡建義說。
讓職工創新工作室成為崗位練兵的“主角”,公司有6個職工創新工作室,覆蓋各個領域,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成為這種新模式下的受益者。
職工全員參與、范圍全域覆蓋、工作全面推進、效果全面提升。通過以賽促建代考核,打破工作室的傳統“考核”界限,將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管理與職工勞動和技能競賽平臺相融合,以工作室為載體開展專項競賽。
省級和產業級職工創新工作室以國家級為標桿,公司級則以省級和產業級為標桿……公司建立了“梯隊”對標機制,通過逐級帶動,培養出新型職工創新工作室,進而涌現出更多技能人才。
拓展“名師帶徒”競賽機制,開展“業務幫帶”對對紅、跨部門跨領域協同帶徒、斷層窄口業務領域帶徒……
該公司工會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形成了“力”在超越的良好氛圍。毛曼曼、張壘壘、張斌等技能人才也不斷突出重圍,于今年榮獲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各級工匠的培養,推進技能強企,示范、帶領和引導更多技能中堅與骨干力量,服務公司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該公司工會負責人高軍說。
本報記者 牟影影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