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工人正在安裝涂布設備。
西岳聳峙,渭水澹澹。6月的東秦大地草木葳蕤,生機無限。
6月20日9時,坐落于渭南高新區的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形象展廳,迎來了幾位前來實地考察的德國客戶。
“這張照片展示的就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智睿系列凹版印刷機……”他們圍在展柜前,饒有興致地聽取該公司國際業務部副部長焦鈺介紹企業發展情況。
“自主研發”是焦鈺講解過程中的高頻詞。展廳的業務分布地圖顯示,該公司產品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千臺設備在世界各地運行,“國際范兒”十足。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凹版印刷機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櫛風沐雨,近一甲子,這個扎根渭南、始建于1967年的老國企,產品市場已拓展到歐洲、美洲等制造業強國,在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浪潮中,蹚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
“企業發展的核心密碼就是創新。以管理創新激發公司內生動力,以技術創新搶占市場競爭制高點。”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習大潤說,“發展新質生產力,企業工會要展現新作為。”在陜西北人,強化職工思想引領和技能提升,是工會助力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兩項重要抓手。
凝心聚力 點燃思想之炬
思想凝聚力量,旗幟引領方向。
實施職工群眾思想政治引領建設工程,是全總“559”工作部署的重點之一。“我們把‘陜西北人員工大講堂’打造成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引領,提升職工業務能力的平臺。”習大潤說。去年以來,公司“員工大講堂”每月一期常態化舉辦,學習型組織建設如火如荼。
讓“坐在臺下聽”的職工“站到臺上講”,讓身邊人來講身邊事。“準備授課內容、制作PPT課件的過程,也是一次深入思考學習的過程。”今年首期大講堂授課人、公司研究所副所長韓奎說。
“每位授課人,我們都會給予一定獎勵,對于毛遂自薦、主動走上大講堂進行分享的員工,獎勵還會增加。”習大潤說。
“員工大講堂”鼓勵有一技之長或愿意分享管理經驗和方法的管理人員及一線職工走上講臺,結合各自專長,既講黨群建設、企業文化方面的理論知識,也講圍繞生產經營、安全環保、技術營銷等工作的業務知識,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入行,全面打造生產一線的“思政課堂”“實用課堂”。
如今,“員工大講堂”已成為公司職工的學習“充電站”,“好學尚學、學以致用”蔚然成風。陜西北人員工大講堂也獲得了陜西省機械冶金建材系統2023年度工會工作創新創優項目一等獎。
宣講聲聲入耳,榜樣處處可見。“今年我們計劃在廠區顯著位置,打造勞模工匠榮譽墻,將每年選樹的榜樣先進事跡進行廣泛宣傳。”習大潤說。同時,利用公司報刊、新媒體平臺等多樣化傳播渠道,以“小故事”講明“大道理”,講好職工的成長故事、奮斗故事、夢想故事,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凝聚正能量。
提質賦能 構筑人才高地
“每一年、每一天,我們都在進步。”在工廠車間、辦公樓宇、戶外園區,處處可見這句質樸又充滿力量的企業文化標語。
如何為職工“每日進步”創造更好的條件?公司工會將開展技能培訓和技術比武擺在了重要位置。
“昨天發揮得不錯,比平時訓練的表現都要好。”6月20日,剛參加完渭南市首屆職業技能大賽,35歲的裝配鉗工張志強信心滿滿。“工會為我們配備了一套精良的工具,大大提升了操作效率。”張志強展示了他的“比賽好搭檔”——一套印有“陜西北人”標志的工具箱,拉開抽屜,銼刀、數顯千分尺等工具閃耀著金屬光澤,靜靜躺在其中。
建立實訓基地、精心配備工具,工會不僅為職工參賽提供給力的“硬件”保障,在“軟件”服務上亦十分走心。賽前,工會組織參賽選手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扎實培訓指導。考慮到暑熱天備賽辛苦,還購置了西瓜等清涼物資。
得益于工會廣泛開展技術比武、技能培訓的有力舉措,張志強已多次參加公司內外的各項技能競賽,通過以賽促訓,他的技術水平日漸精進。
“之前參加‘第二屆北人智能技能競賽’獲得了三等獎,公司給了2000元一次性獎勵,每月工資還加了300元。去年我考取了技師職業資格,希望今年的比賽能取得好成績,職業技能再升一級。”張志強盤點著近幾年的收獲,前進的目標更加篤定。
習大潤說,公司每年投入100多萬元經費用于員工培訓,為職工成長成才提供肥沃土壤。同時,選送優秀技能工人外出參加各項技能大賽、出國參加展會等,助力職工提升技能、開闊眼界,讓產業工人“面子”更靚,“里子”更實。
職企雙贏 奏響協奏樂章
“我們團隊的‘滲漏實驗檢測墨槽墨桶焊縫質量’創新成果,獲得了公司QC及五小成果活動一等獎,拿到了2000元的獎勵。”零部件檢驗總站職工周曉輝高興地說。
通過立足崗位巧動腦筋、矢志創新,職工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真金白銀的獎勵,公司可以實現產品質效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場美好的職企“雙向奔赴”。
“工會依托QC及五小成果活動,推動群眾性技術創新蓬勃開展。同時,重新梳理勞模工作室工作流程及人員配置,吸收更多高技能人才開展技術攻關。”工會副主席喬慧介紹道。公司工會在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活力方面狠下功夫,實現職工成長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
在墻板智能加工基地,勞模工作室成員、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唐朝輝正在生產線前忙碌不停。“去年我們通過改進工裝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印刷機主關零件的加工生產時間顯著壓縮,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出產量大幅度提升。”
“目前工作室共有18名成員,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這一平臺,我們積極開展技術攻關創新、技能比武培訓,在解決生產難題、助企降本增效方面發揮了有效作用。”工作室帶頭人、省勞動模范郭輝說。
作為整機調試師,郭輝團隊承擔著設備出廠發貨前的重要把關工作,56歲的他不僅鍛造了一雙善于發現問題的“火眼金睛”,也練就了一身診療設備“疑難雜癥”的過硬本領,解決了產品翻料架跟蹤、烘箱倒風等技術難題。他擔任主機手安裝調試的國內首臺電子軸、新型綠色環保卷筒衛星式八色柔版印刷機,被授予“中國包裝科技創新一等獎”。
目前,郭輝正和幾位成員一起,研討解決一款柔版印刷機驗收時發現的問題。這臺即將出口印度的印刷設備,將在月底迎來第二次驗收。“時間緊、任務重,但我們有信心。”郭輝堅定地說。
陜西北人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澎湃動能,建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平臺,在國內率先打造印刷裝備智能制造工廠,“高端包裝印刷裝備關鍵技術及系列產品開發”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大道至簡!”習大潤說,工會要持續抓好“職工思想引領、技能迭代升級”兩把刷子,持續為公司在世界印刷機械制造領域遠航提供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本報記者 寧黛艷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