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分別在哪里?”“長安和羅馬。”“雨傘最早是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中國人”……7月23日,清澗縣總工會暑假職工子女托管班上,輔導老師馮森楷借助動漫卡片,大大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孩子們搶著回答問題。
這是發生在清澗縣總工會暑期職工子女愛心托管班上的一幕。
一年來,清澗縣總工會以深化構建服務職工工作體系為導向,助力提升職工生活品質,增強職工獲得感、幸福感,由工會搭建愛心托管平臺,受資助的職工子女傳遞愛心,將假期托管班打造成工會服務職工的新品牌。
關注困難群體,服務對象有重點
“職工的事就是工會的事,工會要緊緊圍繞職工最困難、最憂慮、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尋找突破口,為職工群眾解決煩心事。”清澗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總工會主席徐飛說。
而工會假期職工子女托管班就是緩解職工假期孩子“看護難”問題、實現“上好班”與“看好娃”兩不誤的最佳選擇。由此,清澗縣總工會開始謀劃。
清澗縣工人文化宮主任劉波表示,文化宮各種類型的場地都有,可以借此把托管班辦起來。
經過積極籌備和協調勞模等社會資源,2023年8月12日,為期10天的清澗縣暑期職工子女托管班正式開班,同時開設了書法、舞蹈、小主持人、沙畫等公益培訓班。
托管班一經推出,便獲得了廣大職工的認可。一位孩子的媽媽說:“老公開貨車,我在超市打工,托管班不僅解決了我們家的實際困難,還培養了孩子的興趣愛好!”
80多名職工子女根據興趣愛好被劃分到不同的班級,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整個培訓期間笑聲不斷,學習進步不斷。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辦班,清澗縣總工會授予楊飛艷、白建玲等9名義務奉獻愛心的老師“愛心公益大使”稱號。
挖掘師資力量,公益老師有保障
“第一次,我們確立了以文化宮為陣地的工會假期托管班的開辦,確立了以困難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環衛工、單親職工家庭子女等為主的特別關照群體。”劉波說,但師資缺少連續性,而且缺少靈活性。
基于這樣的現實,清澗縣總工會開始了新的探索。
恰巧,與托管班近乎同時開展的金秋助學工作給了他們啟示。
辦托管班需要富有愛心,金秋助學也是,而且受資助的大學生分布在各個大學,學著各種專業,何不邀請曾經資助過的大學生為托管班授課、將愛心傳遞下去呢?
說干就干,清澗縣總工會2024年寒假職工子女托管班就落實了這一想法——9名受助學生在愛心托管班當起了老師。
“廣大受助大學生深入社會實際,了解社會生活,這樣既可以使托管班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還解決了公益老師短缺的問題,更是縣總工會創新幫扶、傳遞愛心的新舉措。”劉波說。
擴展思維興趣,托管內容有新意
今年年初,清澗縣總工會為資助過的學子建立檔案庫,統計所學專業和興趣愛好,放假前通知所有資助學子,確定有意愿學子擔任愛心托管班公益老師,幫助他們參與社會實踐鍛煉。
如此機制保障下,不僅有了源源不斷的公益老師,公益課程也辦得越來越豐富多彩。
2024年清澗縣總工會暑假職工子女托管班,長安大學在校學生馮森楷等6名受助大學生自愿參與其中,吸引了98名困難職工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學生參加。
“感謝縣總搭建的平臺。工會幫了我們,我們利用假期把學到的知識傳遞給困難職工子女,既豐富了自己的社會實踐經驗,也傳遞了愛心。”受助大學生、公益書法老師曹哲說。
在越來越多公益教師和其資源的匯集下,清澗縣總工會的思路更加清晰。
正在進行的暑期托管班,根據職工子女的年齡段和成長規律開設課程,努力打造“管”“拖”“教”三位一體模式——不僅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幫助拓展思維,還努力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滿足他們多樣化、個性化發展需求。
托管班上,有舞蹈、書法、武術等常見培訓,也有百科知識問答、趣味數學等拓展孩子思維的特設課程。
據劉波介紹,一年來,清澗縣總工會假期職工子女托管班已有15名大學生參與到公益支教當中,開設了十多門興趣培訓課程,共有270名職工子女享受到了實惠。
“如今,我們的托管班不僅達到孩子開心、家長安心的目的,初步解決了假期職工子女看管難的實際困難,還實現了工會愛心的傳遞!”清澗縣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徐東說。□本報記者 王何軍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