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渭河北岸,生機盎然,位于此處的陜汽控股車身廠裝焊二車間F后圍一班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
5月15日,記者見到了這支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為己任,用智慧和汗水書寫“陜汽故事”,且剛剛獲得“陜西省工人先鋒號”的班組。
鉆研新課題 優化作業方式
又高又壯的班組長李小明說起他們班組涌現出的創新成果,一下打開了話匣子。
“廠里急需趕制一批配件,現有的裝配流程影響生產效率,思前想后我決定制作一個工裝按鈕操作臺。”他說。
說干就干,李小明把班組成員召集起來,集思廣益后,大家你下料、我焊接……武肖飛、溫紅崗、鄧晨軒、焦海龍等在李小明帶領下,用了三個下午的工作間隙,就把新的“工裝按鈕操作臺”制作安裝好。通過這項創新,將原來專門操作按鈕的人解放出來,讓他直接在工裝安裝零件,然后隨手就可以操作按鈕,快速把零件夾緊到位,并開始生產。這樣一來,班組單班日產后圍總成比原來增加30余件,既保障了高產期后圍總成按時按量供應,還讓員工提前1小時下班。
另一個讓班組成員津津樂道的創新成果是加裝“手拉葫蘆軌道系統”。
加工完成的后圍總成要從生產線轉移放置到固定存放區備用,轉移時須由兩人從生產線上搬抬下來,負重走5米左右,再放置到存放區,1件后圍總成重90斤,單班生產130件,兩人彎腰260次,負重共計11700斤,一天忙下來,工人腰酸背痛。
“我們決定改變現狀。”李小明帶領班組骨干成立了由關剛剛、王鋒剛、李嘉輝、張闖組成的攻關團隊,下班后“泡”在生產現場觀察,還把設備維護和夾具維修人員請來一起商討改善方案。多番研討后,他們決定在后圍總成下線處工序上方安裝一套電動起吊系統——手拉電葫蘆,同時從下線處至存放區上方安裝一條6米長的軌道,利用電葫蘆把后圍總成吊起來,員工一手操作遙控器讓電葫蘆往前走,一手扶著被吊起的后圍總成減少晃動。就這樣,每一件下線的后圍總成都被穩穩推拉到存放區放置,速度快、效率高,再也不用人工搬抬了。
培育多能工 強化團隊本領
F后圍一班通過開展全工序崗位演練、全系列產品換線生產能力培養活動,采用師帶徒、老帶新形式,并制訂幫扶協議,從理論到實操,從班組園地到生產現場,形成完整的技能培養計劃。
“我們通過編制多能工培養方案、全能工驗證方案,采用‘逐兔式’作業方式培養全能工,現在多能工達100%,全能工突破50%,單班產能由原來的100輛提高到130輛,生產效率提升了30%。”李小明說。
“班組按照定期輪崗落實技能學習,每名員工需掌握多產品加工技能。”關剛剛說,根據計劃進度及安排,學習以掌握崗位質量、安全、技術、設備等的作業要點為主,輔以5-10輛實操訓練,確保實操訓練效果,使全員掌握多品種駕駛室后圍總成的換線生產能力,保證高峰期生產任務及時交付客戶。
團結聚能量 激發創新活力
“這也是一個特別團結、特別有愛心的團隊。”裝焊二車間計劃員、宣傳員張錦華這樣評價F后圍一班。誰家有什么問題,只要在群里說一聲,大家都積極響應,很快就妥善解決。該班組劉飛的妻子要生二胎,沒人照看,組員紛紛對劉飛表示:“你放心去照顧媳婦,你的班我們無論如何都給你頂上。”
從此,組員們每天晚1小時下班,早半小時到崗,一干就是15天。“我們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生產任務重,幸虧大家幫助,我沒留下任何遺憾,現在母子平安健康,很開心有這一幫兄弟。”劉飛說。
“推動創新項目落地見效,不斷完善創新管理制度,激發一線技能人員創新活力是我們的目標。今年將繼續通過勞動競賽、技能比武、行業技術攻關、項目實踐等措施,打造懂技術會創新的技能工人隊伍。”車身廠廠長張凱鵬說。
本報記者 王青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