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5日,上海,大光明影城,暑期檔電影吸引觀眾觀影。視覺中國 資料圖
2024年暑期檔接近尾聲,截至8月30日18時,2024年暑期檔(6月至8月)檔期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115億元。如何理性看待這一成績,引發行業深入探討。
今年暑期檔票房收入下降是不爭的事實。盡管影片供給充足,但由于部分影片吸引力不足,加上巴黎奧運會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導致今年暑期檔整體表現低于市場預期。然而,票房并不是評價電影成功的唯一標準。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電影的價值并不僅僅在于商業上的成功,除票房指標之外,觀察電影市場還有諸多維度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一部電影的成功既取決于自身質量,也受多種外部條件的影響。比如,暑期檔票房冠軍《抓娃娃》的成功不僅得益于其高質量的劇本創作、精良的制作水平以及精準的市場定位,還因為當前市場對喜劇類型的需求較大。目前,2024年票房已突破332億元,喜劇片《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抓娃娃》《第二十條》包攬前四名。喜劇片叫好又叫座,足見當今觀眾對輕松愉悅內容的強烈需求,也充分證明觀眾對電影的消費熱情沒有改變。
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應該是百花齊放的,不應該哪種類型受歡迎就盲目跟風模仿,陷入同質化競爭。試想,如果電影市場被喜劇片等單一類型充斥,長此以往,不僅觀眾會審美疲勞,創作者也會逐漸陷入瓶頸。從這個角度說,今年暑期檔電影在類型和主題上的探索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比如,《默殺》《云邊有個小賣部》等影片從不同層面滿足了觀眾心理需求;《落凡塵》對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表達進行了有益探索;《解密》對電影語言、影像風格、制作水準等方面都做了工業化探索。這種多樣性探索也許不會立竿見影地體現在票房數據上,但從長遠看,一定能促進電影創作的創新和發展。
還有一些電影,靜下心來追求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比如今年暑期檔的粵劇電影《譙國夫人》,根植于傳統粵劇藝術,巧妙地將粵劇與電影這兩種看似迥異的藝術形式完美融合,這樣的影片可能在票房上無法和商業大片相提并論,但將粵劇文化搬上大銀幕本身就是一種大膽創新,有助于觀眾拓寬藝術視野、提升審美素養、增強文化自信。
盡管分析電影市場有諸多維度,但票房依然是衡量電影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今年暑期檔盡管有百部左右的影片進入市場,但與去年同期相比,觀眾人次、票房均出現下降,這說明市場供給和觀眾需求之間沒有形成精準匹配。真正能夠觸動觀眾內心、引發廣泛共鳴的優質內容依然不足,尤其是代表電影工業、科技水平的大制作還很欠缺。如今,觀眾對電影的期待不僅僅是娛樂消遣,看電影的眼光也越來越挑剔,這種變化要求電影在內容創作上更加貼近觀眾需求,在品質上更加經得起時間檢驗,而這正是當前許多商業片需要努力的方向。
今天的電影行業面臨日益復雜的發展環境,觀眾需求日益多元化、線上娛樂競爭加劇,都對電影人提出新的考驗。同時,中國電影也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14億觀眾、1.4萬家影院、8.8萬塊銀幕,這些都是電影產業發展的深厚基礎。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電影人應該把握機遇,苦練內功,開拓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才能迎來下一個“高光時刻”。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