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多年來,紫陽縣委、縣政府把做大做強紫陽富硒茶產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傾注精力創建紫陽富硒茶知名品牌。通過標準化體系建設,創建知名品牌,實現產業提效,茶農收入大幅增長。去年,在受到冰雪凍害影響的情況下,紫陽富硒茶產業產值達到2.17億元,茶葉綜合收入3.64億元。有批量紫陽富硒茶出口到英國、日本等國,產業化的效應更為明顯。
紫陽茶葉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唐代就成為宮廷貢品“每歲充貢”,到清代“紫陽毛尖”已是全國十大名茶。解放后,紫陽是我國西北久負盛名的富硒茶大縣。上世紀末由于茶園老化、加工落后等因素,許多茶農棄茶不種。如何讓古老的紫陽茶重新煥發活力,再現歷史輝煌。縣委、縣政府組織茶葉技術人員和鄉鎮干部到浙江、福建等地考察之后決定在全縣建十個茶葉專業村,并出臺新建一畝茶園補助200元苗子款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種茶。經過5年多的發展,現在該縣的茶葉專業村已有58個,全縣產茶村已達156個,占全縣總村數的80%。
為實現茶葉產業升級,該縣在25個鄉鎮“一村一品”的基礎上,提出了從“一鎮一品”再到“一縣一業”的發展思路,從2003年開始,該縣在16個茶葉專業鎮、58個專業村,催生了149個茶葉加工廠,培育出10個深加工骨干企業,有數萬農民參與到茶葉種植、加工、銷售行業中。縣委、縣政府決定實施的千名干部包抓萬畝茶園工程,在全縣再建10個標準化茶場和40個加工廠。同時對基地建設實行部門包抓,連片建設,配套水窖,建成了五個萬畝茶葉帶;對159個加工企業全部實行機械化加工,對10至15個骨干企業實行重點扶持;對紫陽富硒茶品牌基礎工作進行了夯實,完成了省頒《紫陽富硒茶質量標準》、取得了國家地理產品標志、申請了紫陽富硒茶證明商標,完善了15個企業的QS認證,連續開展了10次大型茶葉推介活動。
紫陽縣以2007年第六屆“富硒茶文化節”為標志,全力實施茶葉品牌戰略,在國內外茶葉市場 “攻城略地”。紫陽正式吹響“集結號”,對全縣富硒茶生產經營全面推行“五統一”: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質量、統一標準、統一宣傳。目前,在實施“五統一”的基礎上,通過成員企業加盟建店,實行門店設計、編排號碼的高度統一,使省內紫陽富硒茶專營連鎖店達到62家;管理規范、產品質量過硬的茶葉加工骨干企業進一步擴大了市場占有率,形成大廠帶小廠、小廠連農戶的產業鏈條,促成了龍頭企業聯市場、帶基地、牽農戶的產業化格局。
本報記者閻冬
見習記者劉楠
責任編輯:sxworker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