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文
在安徽省大別山東麓、長江北岸,有一座千年古城桐城。市西南一隅有一條鵝卵石鋪就、東西走向的巷道叫作“六尺巷”。巷子全長約100米,寬僅2米,兩邊的墻全由青磚砌成,有2米多高,頂部黛瓦覆蓋。
這個看起來并不寬敞且極其平常的巷子,卻因為一段跨越300年的故事而遠近聞名。
在巷子東邊,人們還可以看到一座10米多高用漢白玉砌筑的牌坊。牌坊為兩柱雙重檐,有斗拱刻花,裝飾精美,上面刻著“禮讓”2個紅色大字。巷子西邊的牌坊更為大氣壯觀,為四柱三重檐,柱前還有4只石獅子,牌坊上方則刻著“懿德流芳”4個大字。從“禮讓”到“流芳”,這些都詮釋了巷子的文化內涵。
據《桐城縣志略》等史書記載,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在桐城的家人與鄰居吳家發生宅基糾紛。張家人原打算擴大府第,修筑院墻,要鄰居吳家讓出三尺地界。吳家人對張家的無理要求不予理睬。張家人見吳家寸土不讓,便寫信給在京城做官的張英,想以權勢壓人。信送到京城,張英看后對家人的這種做法深感憂慮,覺得絕不能讓這種倚官仗勢、欺凌鄉里的行為出現,于是立即回信,信中是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看到這信后,覺得自己的行為不妥,立即后退三尺筑墻。吳家主人得知這一情況后,很受感動,也令家人把院墻后移三尺。各讓三尺,這樣就成了“六尺巷”,六尺巷也因此而得名。
這個由建筑引申出來的故事,反映出中華民族和諧禮讓的傳統美德,至今被廣泛傳誦。1956年,毛澤東主席在會見蘇聯大使尤金時,曾講到這個故事,表達兩國之間應該謙讓、平等,鄰里和諧禮讓的愿景。2016年春節晚會上,一首名為《六尺巷》的歌曲一夜走紅,迅速傳遍大江南北,“我家兩堵墻,前后百米長;德義中間走,禮讓站兩旁。我家一條巷,相隔六尺寬;包容無限大,和諧詩中藏……”悅耳動聽的歌曲頌揚了文明禮讓,溫潤了人們的心靈。
六尺巷在建筑中的體量并不大,僅僅是兩堵墻,但一磚一瓦都閃耀著崇高品德和精神光芒。它的寬不是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上;六尺巷不長,可它長在仁義祥和上。它猶如一把尺子,需要我們用思想去丈量,用精神去領會。它可以量出人生的境界,更能反映出個人的思想修養。修行正其身,就會走出人生的廣闊天地。
六尺巷蘊含歷史,觀照當今,我們應常習之,常思之,不斷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做一個文明禮讓高尚之人,讓傳統文化在時代大潮中不斷激蕩新的浪花。(單位:中國航天科工七院)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