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聽樊登講書,里面的很多精彩片段和《愛是最溫柔的力量》內容有些許相同。與其讓抱怨變成自己的心里垃圾、讓牢騷成為揮之不去的痛苦,不如只顧風雨兼程、義無反顧。因為,愛是最溫柔的力量!
時常在耳邊聽到“那么優秀又是誰家的孩子”。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作為父母,我們常常在比較中生活,“這次考試你是不是又沒有某某分高”“你看那個同學的字寫得多漂亮”“我看你們班誰都比你強”……這些話我們時常掛在嘴邊,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
曾經看過一個實驗:在一塊黑板上隨便用粉筆點幾個點,讓人觀察看到了什么。結果顯示,大部分人關注的是黑板上那為數不多的小白點,而對小白點之外的黑板剩余部分卻很少問津。其實,少數的小白點就是孩子身上的不足,而那一大片的黑色就是孩子的優點。每個孩子都有不同,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但父母卻早已忘記了孩子出生之初的模樣,開始更多關注孩子的缺點和毛病。
所以,愛孩子就要遠離“別人家的孩子”。拒絕拿自己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我們首先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只有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然后,我們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孩子。每個孩子都有優點,我們要善于去發現。我們要相信孩子今天不會,不代表明天也不會,孩子這方面不如別人家孩子,不代表其他方面不如別人家孩子。我們既要注重對孩子的教育,更要重視教育的方式方法。
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父母經常會忽略對孩子的陪伴。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說,競選中有一件事情讓我很自豪,在長達二十一個月的競選中,我沒有錯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谷愛凌學習、培訓,不管多忙多累,她的母親都陪伴在身旁。她的母親不說教,總是以身作則,用愛陪伴她成長,難怪谷愛凌說,我的媽媽,是最好的媽媽。
陪伴、滋養和給予,這些過程都是相互的。陪伴孩子成長的同時,作為父母的我們也得到了成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親子關系是教育的起點。
那么,什么是高質量陪伴呢?陪伴孩子不是孩子的每件事情都要管,而是尊重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他們真正需要什么。比如,我們家每月會有一次和大自然的約會,周末父母帶孩子們一起去親近大自然,老大和爸爸搭帳篷,老二和媽媽洗水果,父母和孩子一起參與,孩子會把這有意義的活動寫在日記中,每次翻看也是不錯的回憶。還比如,帶孩子去超市,孩子對貨架上的商品很好奇,什么都想去摸一摸、聞一聞,父母這時就可以陪著孩子一起了解商品的名稱和用途,最后選擇一件自己最需要的帶回家。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從現在開始放下手機,積極和孩子談一次心,我們始終要記著,高質量的陪伴,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童年禮物。
□董文娟(陜煤建設礦建二公司)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