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秦人齊吼秦腔,吃一碗干面喜氣洋洋,沒有辣子嘟嘟囔囔。”賈平凹曾這樣寫到過。陜西人愛咥面,是出了名的。
大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能工巧匠魯班發揮了他的“吃貨精神”,創造出了磨制面粉用的石磨。從此,魯班吃上了現扯現下的面條,也造福了愛吃面的陜西人。
陜西的面雖好吃,但面食的食材及制作過程相當考究復雜,面粉、肉類、蔬菜等大多選用當地特產,制作工序也是需要經過多次揉面、搟面、發酵等,才能制作出口感好、香氣濃郁的面食。如我們常吃的涼皮、肉夾饃、搟面皮、油潑面等,軟糯的、酥脆的、有嚼勁的,無論是考究的面還是特色的湯汁,都是構成這碗美食的必備素材。久而久之,陜西面食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豐富的口味聞名于世。
陜西人愛吃面,也會做面。一塊揉來揉去的面,在陜西人的手里會生出成百上千種面樣來。寬面、細面、漿水面、蘸水面,綠面、扯面、蔥花面等等,有炒有拌應有盡有……正宗的“臊子面”不僅以“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九大特點享譽陜西,而且以它獨特的食俗將三千多年的祭祀禮儀保留傳承至今,堪稱美食里的“活化石”。還有biang biang面,也叫褲帶面,在面的家族里,它可是眾望所歸的老大,以“老碗盛食”,放上辣子蔥花,調了醬油醋,再用熱油嗞啦一聲,無論“面”還是“字”,都是陜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劇版《白鹿原》的播出,火了劇中那碗潑辣的褲帶面——幾塊標配的大蒜,邊吸溜面,邊嚼口大蒜,才算領略到了咱biang bi⁃ ang面的精髓。這些也足以驗證“你給陜西人一袋面,他們能還你一整個世界”的說法。
有時候家鄉的記憶,就是油潑時那一聲醉人的嗞啦聲……
曾記得,那時候東大街旁邊有一條窄窄的巷子叫柳巷,是打工一族常光顧的地方。巷子中有兩家緊挨著的是一個賣炒餅和一個賣牛肉面的,味道都不錯,由于環境比較簡陋,也沒有什么門頭和名字。回憶起來,只清楚地記得賣牛肉面的是一位中年大姐。這么一個不起眼的面食店每每到了飯點都需等座排隊,吃面的打工族遠遠超過了鄰店吃炒餅的。
老板大姐的記憶力讓人很是佩服,店里人多時,坐著站著等的三五十號人,要辣子的、不要香菜的,加面的、加肉的,大碗的、小碗的,一溜碗擺過去放在案板上,等面弄好端過來竟然分毫不差,讓人暗自咋舌。而生意如此紅火當然和東西好是分不開的,面盡管出奇的硬,但嚼起來卻十分筋道。拉面的師傅不管人再多,依舊忙而不亂地把面拉得長短厚薄粗細均勻。
而真正勾人的不全在面上,還有她家那勺調面的臊子。盡管也就是牛肉塊、蓮花白、豆芽等稀松平常的東西,入口確是生香,肉爛菜脆,酸辣順滑。吃畢,再喝一碗面湯,全身舒坦,讓人欲罷不能,常常念想。幾十年過去了,地方換了一個又一個,門店也越開越大卻依然門庭若市,人滿為患。
后來由于知名度不斷提高,便以曾經的地域而叫成了柳巷面,沿用至今。已經記不起是什么時間帶兒子去吃的第一次,而現在他也會時不時吆喝著要去吃柳巷面。喜歡柳巷面的食客們總能將它從城市角落里挖出來,義無反顧地加入店內擁擠而壯觀的吃面隊伍中。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吧。
面食慢慢地變成了我們老陜的一種信仰,無論吃遍多少山珍海味,記憶里最美味的還是那一碗面。這一碗面,包含了這座城市的市井文化,百年的傳承,更是藏著這座城市的精魂。
人生如面,經得起摔打,才能耐得住沉淀。□劉燕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