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出門在外,一些朋友得知我是陜西人,就故意戲謔我:“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陜齊吼秦腔”。一個“吼”字,似乎對秦腔有些微詞。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非但不懊不惱,還為自己生于陜西感到自豪。
朋友所言極是,漫步三秦大地,到處飄蕩著秦腔的旋律。秦人飲食少鹽寡醋可以湊合,日子里沒有秦腔卻難熬。
關中老家,是個民風淳樸秦韻濃郁的地方。聞名省內外的秦腔名角任哲中、趙改琴就誕生成長于此。這里幾乎每個村莊都有唱戲的好嗓子,生活的艱辛,對幸福的向往,鑄就了人們唱秦腔的本領。每年夏收結束后相對空閑的一個多月里,累得人脫皮掉肉的農活兒忙完了,該歇息休閑一下,表達豐收的喜悅。這個時節演戲的歡鬧,甚至比正月還紅火。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最快活的事莫過于跟著父親到公社的戲院去看戲。其實兒時并不真正喜歡看戲,只喜歡唱戲時集市上的熱鬧和誘人的小吃。
那時,縣劇團經常下鄉演出。劇團一到鎮上,各種小吃攤便隨即而至,炸油糕、麻花、豆腐腦、涼皮……一應俱全。演出前,父母帶我早早來到鎮上,吃完油糕涼皮之類的食物后,隨著十里八鄉來的人,擁入戲院看戲,盡管露天劇場十分嘈雜擁擠,但是臺下的觀眾依然看得全神貫注。
我已記不清從幾歲開始跟父親去看戲,卻記著一個細節,在人頭攢動的戲臺下,父親把我架在他的肩上,戲沒過半,我就開始打盹,直至酣睡后口水流到父親的臉上,父親感覺有些沉重,才將我搖醒,從這個肩頭換到那個肩頭。我最終在睡夢中看完戲,由父親背著回家。
那時我所知道最大的明星,就是縣劇團的兩個臺柱子,藝名金子和銀子的兩位女戲子。每當劇團下鄉,人們都會傳誦著她們的故事,甚至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聽過金子的戲,去死也樂意;見過銀子的面,做鬼也無怨”,足以證明人們對她們的仰慕和崇拜。
我有一次難泯的記憶,那是“四人幫”倒臺不久的事。被禁演多年的古裝戲,在縣城的大劇院隆重上演。《鍘美案》、《三滴血》等幾部大戲,讓全縣人民趨之若鶩。十三歲的我和村上的大人一起,連夜步行往返四十里,花去好幾元人民幣購買門票,那可是一個壯勞力幾天的勞動所得。
透過秦腔舞臺,我逐步認識了不畏權貴的包文拯、知曉了《周仁回府》里俠肝義膽的周妻李蘭英、六月飛雪含冤而死的竇娥……這些戲曲中的人物形象影響著自己的人生之路。參軍初期,部隊在甘肅中部,一次外出偶爾聽到久違的秦腔,我頗為驚訝,以為置身家鄉的土地。慢慢地,我知道了秦腔的發展歷史,它形成于秦,成熟于明,廣播于清,幾經演變,成為國粹。它是相當古老的劇種,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流行于我國的西北地區。
秦腔唱腔起伏跌宕,給人以大開大合的審美享受,可謂是酣暢淋漓,寫意抒情。因為唱腔的高亢,音律也就不像其他劇種那樣婉轉纏綿,收放自如,但卻是典型的陽剛藝術。它具有北方
藝術所擁有的雄渾、豪放、坦蕩、剛
直等特點。聽起來就好像是在高原
上放牧,給人的感覺既高遠遼闊又
悠長淳厚。
這幾年,回到家鄉,隨處可
見秦腔的演出。戲幕拉開,劇情早就嚼透了,人們欣賞的,是演員唱、作、念、打的功力。一折丑角戲,臺下歡聲雷動,人們或會心一笑,或前仰后合。一切的煩惱和不順心,隨著那吼聲,消失于縹緲的天際,隨之而來的,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每聽秦腔時,我就不由想起家鄉那廣袤的黃土高坡,以及那里的一草一木。它的節律,它的音韻,都仿佛在撥動我的心弦。
責任編輯:sxworker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