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歲的張小盟原是西北國棉一廠織布車間普工。2008年在咸陽紡織企業改革重組中,她與幾千名紡織女工成了下崗職工,曾一度靠“跑摩的”艱難度日……最終在企業工會幫助下,學習家政服務技能,成為一名月嫂,現在月收入8000元左右。談起那幾年的酸甜苦辣,她說:“是工會組織幫助我過上了美好生活!”
西北一棉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棉實業)成立于2009年初,主要負責原西北國棉一廠破產后續存資產的保值增值、近5000住戶兩萬多名職工家屬的管理服務工作。其中有2000名“買斷人員”不屬于企業工會管理范圍。一棉實業工會主席張書先告訴記者,西北國棉一廠是“夢桃精神”的誕生地,不能因為企業破產了就將“夢桃精神”丟掉。企業工會從傳承“不讓一個姐妹掉隊”的“夢桃精神”出發,提出了“絕不讓一名困難職工掉隊”的幫扶指導思想,將幫助包括下崗職工在內的所有困難職工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因人施策,一點一滴將幫扶工作做實叫響。
對在崗職工
做到制度化經常化幫扶
前不久,能源科一名姓朱的職工的愛人不幸患惡性腫瘤,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當能源科分會主席獲知此事后,立即在微信群里說明情況,借助微信平臺將需要幫助的信息迅速傳播,捐助的紅包紛紛發來。
網絡“輕松籌”既方便又溫暖。受助人小朱看到這一切時,連連對工會的舉動表示感謝。在企業、工會本身也很困難的情況下,不論哪個職工有困難,工會總是第一個出現的“幫扶人”。
記者采訪中得知,原西北國棉一廠破產后一棉實業存留的醫院、幼兒園、物管中心、房產科等基本都是自養自足的后勤服務單位,一線職工工資較低。如何使在崗困難職工從根本上脫貧呢?一棉實業工會從源頭入手,建立健全工資增長機制,反復與行政協商,年年與行政簽訂工資集體協商合同,明確一線職工工資增長率年均不低于10%。特別是2014年,經工會建議,在兌現集體協商合同的同時,給所有一線職工再增加10%的工資,而領導干部卻沒有漲一分錢。連續5年的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推行,使目前一線職工工資增長到了1700元,有效緩解了在職職工的貧困狀況。
針對“職工工資低,困難面大”的實情,幾年來,一棉實業工會把精力用在構建“以檔幫扶”和“參保”雙重保障上。通過摸底調查,為185名一線職工及低收入職工建立了困難職工檔案。在此基礎上,企業工會積極聯系上級工會和社會愛心企業,對困難職工做到“以檔幫扶”年年有,經常化。1月11日,記者采訪時,咸陽一企業為一棉實業困難職工免費送來了100桶食用油,工會工作人員正忙著將油發放到困難職工手中。
他們還加大職工互助保險的宣傳力度,進門入戶做好職工參保服務工作,使互助保險覆蓋率達到100%。僅2015年參保金就達13401元,實際拿到賠付37327元,為職工在遇到疾病、意外傷害時構筑了一道抵御風險的屏障。
對下崗職工
做到科學化經常化幫扶
2008年,原西北國棉一廠破產及紡織企業“退城進園”后,給一棉社區留下了近2000余名下崗職工,甚至有的是夫妻雙雙下崗買斷,造成大部分下崗職工家庭生活困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2014年起,一棉實業工會聯合省總工會援助中心和市總工會,連續組織舉辦了三期家政培訓班,先后為150名下崗女工創造了培訓再就業機會,用技能幫助困難職工脫貧致富。同時,他們借助社會資源、對下崗職工進行人性化幫扶。在資金救助方面,企業工會一方面爭取省、市兩級工會的大力支持;一方面積極向咸陽市國資委、民政局、社會團體尋求援助,組織下崗人員參加各類免費就業招聘會、社區公益性崗位推薦等。其中,去年爭取到的外來資金及物資達12萬余元,對500余人進行救助。
目前,一棉實業工會的人性化幫扶理念已深入人心,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得到空前加強。
對退休職工
做到情感化柔性化幫扶
“求求你們,表揚一下我們的工會!”這是原西北國棉一廠退休職工、今年70歲的王素香老人對咸陽市國資委領導說的一句話。在紡織企業“退城進園”的曲折過程中,紡織職工到市國資委一般都是告企業狀的,唯獨王素香等幾個老人是要求表揚企業工會的。
在2015年,企業有兩棟高層家屬樓建成并使用,騰出了6套一層舊單元房,許多住在4層以上、七八十歲的老職工,由于年老體弱,行動不便,要調到一樓。需要調房的有幾十戶,僅有的6套房源,給誰不給誰?每天到辦公樓訴求的老職工絡繹不絕。調還是不調?不調也說得過去,按理說已購買的單元房是不能調換的,如果操作不好會帶來一系列新的矛盾。如果不抓住這次機會,這些老職工以后就很難下樓了。為了將好事做好,由工會挑頭,進行調房工作。工會聯合相關部門、樓長,對符合年滿80歲且住在5層以上的30戶老職工,逐戶調查走訪,最終公示調房人員名單并予以調房。結果沒有一人有異議,這才有了老職工到市國資委要求表揚工會的事。
“進萬家門,解萬家難,暖萬家心”是一棉實業工會工作的寫照。現在居住在一棉社區80歲以上的老職工超過了800名,他們多數子女不在身邊,急需“情感幫扶”。工會便側重情感幫扶,發起尊老敬老活動,每年重陽節對當年年滿70歲的老人送上生日蛋糕和紀念品,召開慶典儀式為80歲以上的老人過集體生日,舉辦壽星文藝演出并送上慰問品。工會還做到對5000余名離退休人員,夏天發放白糖,冬天發放面粉。堅持對德高望重、生活困難的退休職工進行常態化慰問,離退休職工生病住院,都要一一看望,使退休老職工找到了情感依靠。
作為改制續存企業,盡管幫扶工作困難重重、任務繁重,但一棉實業工會以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恒心,以“不要讓一名困難職工掉隊”的幫扶精神,履職盡責,無私、公正地幫助每一名困難職工,為他們撐起了生活的“保障傘”,得到職工的真心擁護和稱贊,確保了轄區內包括離退休人員、下崗職工在內的職工隊伍的穩定,實實在在為黨和政府分了憂,解了難。任恒敏 本報記者 閻瑞先
責任編輯:sxworker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