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座城市或將迎來官方認定的市歌。
據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官方微信視頻號“美麗浙江”近日消息,歌詞里沒有一個“杭州”但句句是杭州的“民間市歌”《夢想天堂》或將迎來“官方蓋章”——經杭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同意,擬將《夢想天堂》設立為“杭州市市歌”,即將進入人大立法程序。
作為城市的“主打歌”,市歌是一座城市為宣傳自身形象而制作、推廣的歌曲。它代表城市的精神面貌、理想斗志或宏偉目標,表達群眾心聲,也可以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的縮影,能夠于潤物細無聲處提升城市影響力、塑造獨特的城市精神、凝聚市民的向心力,從而激發人們建設美麗和諧家園的巨大激情。
據四川《攀枝花日報》2020年對全國地級市開展的市歌搜集查證工作,截至當年11月,全國由官方認定的市歌有14首,其中當地市人大及常委會審議表決通過12首,當地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會宣布1首,當地市政府網站公布1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發現,2021年、2023年四川南充市、黑龍江黑河市也分別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定下官方市歌。目前,經官方認定的市歌包括江蘇無錫的《太湖美》、揚州的《好一朵茉莉花》、連云港市的《在海一方》,吉林長春市的《我們在長春相遇》,四川攀枝花市的《太陽在這里歌唱》,南充市的《印象南充》(主歌)、《嘉陵謠》(副歌),黑河市的《親親的黑河》等。
“杭州最為耳熟的音樂”
《夢想天堂》MV截圖
“我們的家,住在天堂,碧綠的湖水蕩漾著美麗的夢想。我們的家,住在天堂,美麗的夢想,期盼明珠耀眼在東方……”
歌詞一句未提“杭州”卻處處都是“杭州”的《夢想天堂》,由杭州音樂人應豪于1995年創作,是當地家喻戶曉的經典曲目,被民間視作“市歌”。
據新華社報道,當年應豪的朋友組織了一場公益活動,請他寫一首公益廣告歌曲,但一直找不到靈感。一個雷雨初晴的午后,應豪沿杭州南山路騎行,路過涌金門,身邊時而有水珠從梧桐葉上落下,眼前是水光瀲滟的西湖,便脫口而出“我們的家,住在天堂”的歌詞和旋律,回家后當晚寫出了整首歌,“沒有刻意去想,就是自然流露出來的”。此后,因朗朗上口的歌詞、靈動悠揚的旋律,該曲很快得到不少市民的喜愛。
當時,杭州電視臺西湖明珠頻道每晚黃金檔開始前都會播放這首歌。“就像央視新聞聯播前那段旋律一般,在很多60后、70后,乃至80后心里,它是杭州最為耳熟的音樂。”《錢江晚報》的報道稱。
曾經在明珠頻道工作過十多年的資深媒體人回憶,當時不僅臺里天天播,“連上下班的鈴聲都是這首歌。”“它在杭州熱門程度,就和陳奕迅的《孤勇者》差不多,你走在馬路上唱上句,旁邊的人可以接唱下一句。”
去年9月,《夢想天堂》出現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引發全場萬人合唱。現場之外,有網友表示:“小時候最喜歡從武林廣場逛到西湖,大街小巷的音像店里,都能聽到這首歌”“20年前在西湖噴泉聽過,當時覺得眼淚都要下來了”。
為什么這首歌總能引起杭州人的情懷共鳴?“潮新聞”的報道分析,因為它不僅鐫刻著幾代人共同的情感記憶,也見證著杭州的歲月變遷。“近30年來,杭州這座夢想天堂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但有些東西是不變的,如西湖氤氳的人文詩情、錢塘江的澎湃奔流、大家對城市的熱愛。無論過去多久,杭州依然是杭州,是大家的夢想天堂。”
什么樣的歌曲能代表一座城市?
市歌不僅體現一座城市的精神追求,對外也展示著城市形象,起到宣傳推介城市的“金名片”作用。澎湃新聞梳理發現,盡管沒有現成公認的標準,但從目前各地公布的市歌看,都是具有一定藝術水準和傳唱度,且充滿正能量、能鼓舞人、有感染力的歌曲。從選曲的側重點上看,有的城市注重歌曲作為一方人共同情感記憶鏈接的作用,有的在此基礎上選擇了頗具全國知名度的曲目,有的看重歌曲能直接傳遞地方人情風貌或直接體現發展特色、人文情懷等。
如揚州是全國首個將民歌作為市歌的城市。《好一朵茉莉花》屬于典型的揚州小調,1972年為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演奏后,就頻頻出現在外交場合,1997年香港回歸儀式、2001年的APEC會議、2002年12月申博會議、2003年首都新年音樂會等,都演奏了此曲。
地處太湖之畔的無錫,素有“太湖明珠”的美譽。“無錫因太湖而馳名,太湖因無錫而更美麗。太湖是無錫的母親湖,無錫與太湖血脈相連。市歌是一個城市的標志,能反映一個城市獨具的特色和魅力,能凝聚人心。歌曲《太湖美》用詩意的語言描述了太湖美景,抒發了無錫市民對母親湖的熱愛和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經過二十余年的傳唱,流傳甚廣,影響遠及海內外,在江南更是家喻戶曉,曾入選江蘇‘二十世紀經典音樂’作品。”據中國新聞網報道,2003年時任無錫市主要領導在談及為何選擇《太湖美》作為市歌時曾表示,這是該市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舉措,對展示江南名城無錫風景如畫的旅游勝地、經濟發達的現代都市形象,“將起到很好的作用”。
能精準體現地方發展特色的市歌還有攀枝花的《太陽在這里歌唱》。
據封面新聞報道,攀枝花對市歌的探索已有多年。2016年和2018年,當地宣傳部曾面向全國著名音樂人征集創作了兩首城市形象歌曲。2018年10月,還從755件投稿作品中,選出3件市歌入圍作品,但因這些歌曲未達到入選作品標準,當時未能產生市歌。2020年是攀枝花開發建設55周年,也是該市全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再赴國家戰略、勇擔國家使命之際,需要凝聚全市人民的向心力和歸屬感,用音樂為城市代言。
當年為“唱響攀枝花”,當地展開了十大優秀原創歌曲推選活動,并兩次征求市民意見建議,最終選定了體現攀枝花“陽光康養地”特色的《太陽在這里歌唱》為市歌。據《攀枝花日報》報道,該曲歌詞內容充分體現了攀枝花得天獨厚的地域特色與三線建設人文情懷,旋律優美動聽,在近幾年被該市諸多重大活動所選用,作為市歌是適宜的。
既體現人情風貌又被廣為傳唱,是不少市歌的共通點。如1997年問世的連云港市市歌《在海一方》,不光在當地家喻戶曉,是市民晨練的必選曲目,同時還唱響全國,著名歌手宋祖英、白雪等在央視的《同一首歌》、“心連心”晚會上都將它作為壓軸節目演唱。“該曲唱出了連云港的山風海韻、厚重的人文歷史,也唱出了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的獨特風致。歌詞優美旋律流暢,既有海的美麗遼闊,又有濃郁的時代特點和百姓情趣。”連云港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官微推文指出。
創作于1987年的《我們在長春相遇》,1990年成為該市電視臺春節晚會主打歌曲,1992年通過第一屆長春電影節唱響全市。據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官網介紹,該曲2011年成為長春市市歌。
“1990年代,T59次和60次火車每到長春站都會播放這首歌,長春的很多晚會都會選擇這首歌作為壓軸節目,這首歌曾被老百姓認為是‘沒有命名的長春市市歌’。”吉林大學官網的一篇文章曾寫道。
據介紹,《我們在長春相遇》的作曲者張洪玉曾任吉林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作曲專業教研室主任。他認為,該曲成功有三點原因:第一,歌詞淋漓盡致地表達了長春人的感情,展現了最美的長春;第二,旋律抓住了人們懷念長春、回顧往事的心;第三,樂隊的配器選擇精確、恰當。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