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1974年7月15日,陜西省文物局派出秦俑考古隊開赴發掘現場,正式開始對兵馬俑坑進行勘探和試掘。如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兵馬俑已成為我國的文化名片,吸引著全世界游客的目光。
這50年來,包括兵馬俑在內的秦始皇帝陵考古經歷了哪些階段?關于兵馬俑和始皇陵你知道多少?在兵馬俑考古發現50周年之際,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根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網信息和權威考古專家的論文,對這些信息做了系統梳理。
秦始皇帝陵園史稱“麗山園”
曾歸渭南專署管轄
秦始皇帝陵園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史稱“麗山園”,陵區地域為商之麗國,周之麗戎國,秦之麗邑,漢之新豐,隋因之,唐之昭應縣轄地。宋大中祥符八年取圍繞縣城之臨水、潼水為名,改稱“臨潼”。元沿襲,屬奉元路,明、清屬西安府,中華民國初同清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歸渭南專署管轄,1983年劃歸西安市至今。
秦始皇帝陵園和秦始皇帝陵區不是一個概念
秦始皇帝陵園指秦始皇帝陵以陵墓為中心、由內外兩重城垣圍就的陵園范圍,外城垣西墻長2188.378米、東墻長2185.914米、北墻長971.112米、南墻長976.186米,面積為2.135平方公里,包括陵墓、城門、陵寢建筑、園寺吏舍等。
秦始皇帝陵區指秦始皇帝陵園之外,包括已探明的屬于陵園制度內容的遺存和與陵建設有關的文物遺存區域以及可能埋藏有文物的區域,后者包括陶窯、秦井、修陵人墓地、五嶺遺址、建筑遺址、作坊遺址等。
秦始皇帝陵區面積約56平方公里
經過考古調查和發掘研究,已知秦始皇帝陵區文物遺址分布區南至驪山,北達新豐源下,東臨代王街辦,西界臨潼城區,南北、東西距離各約7.5公里,面積約56平方公里,其中文物遺址密集區近20平方公里。目前,己發現數百萬平方米的建、構筑物基址,600余座各類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墓,發掘出土了包括兵馬俑銅車馬、石鎧甲、青銅水禽等在內的各類珍貴文物萬余件。
陵園以封土為中心
有兩重長方形城垣
秦始皇帝陵園核心區為陵園,陵園整體布局以封土為中心。圍繞封土有內外相套的兩重南北向的長方形城垣,面積2.13平方公里。陵園內地上、地下的遺跡、遺物分布密集,已發現的主要遺址有帝陵封土、地宮、銅車馬坑、寢殿、便殿、陪葬墓區、官遺址、園寺吏舍遺址、珍禽異獸坑、石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吏俑坑、陵墻、東西門闕、廊房等。
陵園以外已經發掘和探明的重要遺址有兵馬俑一、二、三號坑、五砂廠修陵人墓地、趙背戶村修陵人墓地、姚池頭村修陵人墓地、銅禽坑、魚池建筑遺址、麗邑遺址、五嶺遺址、鄭莊石料加工場、陶空遺址和大片的建筑遺址。
明代就有學者對秦始皇帝陵園做過野外調查
根據已故著名考古學者、原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院長段清波教授的論文《秦始皇帝陵園相關問題研究》,秦始皇帝陵園的野外考察工作最早始于明代,都穆是最早走出書齋實地考察秦始皇帝陵園的學者。在他的考察成果《驪山記》中,記錄了陵園內外城、門址的具體尺寸。1906年,日本學者足立喜六來到秦始皇帝陵,實地測量了封土的高度、形狀及底邊尺寸。11年后,一位叫維克托·薩加倫的法國學者也對封土進行了調查,他第一次觀察到封土外形有高低不同的三層臺階。
對秦始皇帝陵園第一次全面考古勘察是1962年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帝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秦始皇帝陵園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工作,于1962年在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的組織下展開。
1948年、1958年、1964年都曾出土過重要文物
位于陵園東側的上焦村一帶,曾在1948年就發現過兩件踞坐俑。1958年,在始皇陵東側的安溝村又出土了一件麗山園銅鐘,底部有銘文十七字,即:“麗山園容十二斗三升重二鈞十三斤八兩”,這是第一件證實文獻上秦始皇帝陵園原名為“麗山園”的實物證據。1964年又在此發現一件足踞坐俑。1974年7月15日,秦始皇帝陵園第一支考古隊在國家文物局的直接過問下進駐發掘工地。
1976年發現二號坑和三號坑
1976年4月,曲尺形的二號陪葬坑、凹形的三號陪葬坑相繼被發現。二號坑發現后不久,經過16個月的試掘工作,搞清了二號坑的邊界、形制和內涵。這是由4個單元的戰車、騎兵、步兵混合編制組成的軍陣陪葬坑。第二年3月對三號坑進行了試掘。1978年5月開始了對一號坑的正式發掘。
兵馬俑博物館1979年國慶節建成開放
1975年8月,國務院決定在秦兵馬俑坑遺址上建立博物館。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成開放。
1980年成功發掘提取兩乘彩繪銅車馬
1980年在封土南側內城南門之內與封土之間發現三座陪葬坑,在內城的東北小城內還發現了33座小型墓葬,冬季成功地發掘和提取了兩乘彩繪銅車馬。
1998年出土大批青石鎧甲
據段清波先生論文,1998年7月,考古人員對新發現的大型陪葬坑進行了試掘,試掘中出土了大批青石鎧甲。1999年,始皇陵考古隊成功地提取了一領鎧甲和一頂頭盔,并進行了復原研究。1999年對百戲俑坑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11尊前所未見的陶俑,極大地豐富了秦文化的內涵。2000年,考古隊對K0006陪葬坑進行發掘,出土了8尊文官陶俑和4尊御手陶俑。從2001年開始,持續開展了對K0007陪葬坑的發掘,發掘出土46件青銅水禽和15尊樂工陶俑。
2009年決定成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據官網介紹,2009年2月11日,陜西省文物局轉發省編辦文件,決定在保留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前提下成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0年10月1日,占地3386畝位于秦始皇陵核心區、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秦始皇帝陵遺址考古公園建成開放,主要參觀點包括秦始皇陵封土、已探明的主要建筑遺址、陪葬坑等。
2022年“仰臥俑”和公眾見面
2022年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陜西省主會場活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舉行,首次對外公布了剛剛修復完成的出土于秦陵百戲俑坑的“28號俑”。這尊陶俑不同于坑中其他較為常見的站姿或坐姿陶俑,而是呈現出仰臥的姿態,暫被稱為“仰臥俑”。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馬虎振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