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題:踏上新征程%20再創新偉業——寫在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
新華社記者
肩負人民重托,共商發展大計,數千名代表委員匯聚北京,中國如期進入“兩會時間”。
新的歷史方位,標注新的時代坐標——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特殊年份召開的全國兩會必將凝聚共識、激發力量,團結億萬人民向著新的奮斗目標進發。
同向奮力前行——站在歷史交匯點,放眼百年目標,凝聚復興偉力
江南三月,浙江嘉興,建黨百年之際,前來南湖瞻仰紅船的人越來越多。
正在改擴建的嘉興火車站,復建的老站房重現100多年前的景象,穿過“時空隧道”走進新站房,則是滿滿的現代感、科技感。
走過百年路,踏上新征程。
“建黨100周年之際召開的全國兩會非同尋常,我們將以飽滿熱情、扎實作風,迎百年大慶、擔百年使命,加快推動地方跨越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嘉興市委書記張兵說。
這是處在重要歷史節點的全國兩會——
此時的中國,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正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
此時的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
實現偉大夢想,需要接續奮斗。
這是貴州省赫章縣海雀村(2019年7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赫章縣海雀村黨支部書記文正友有著深切體會。30多年前,文正友的父親文朝榮為改變極貧狀況,帶領村民種樹,把石山變成萬畝松林;2016年,海雀村整體脫貧;去年,包括赫章縣在內的貴州省最后9個未摘帽貧困縣全部出列。
“這次兩會上我們既要認真回顧走過的路,更要謀劃好未來前行的路。”文正友說,“我帶來了關于加強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建議,希望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村民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怎樣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怎樣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后,如何持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面對重要節點上一系列重要問題,今年全國兩會將進一步作出部署。
這是承載重大歷史使命的全國兩會——
“今年的生產任務很飽滿。”全國人大代表、沈鼓集團董事長戴繼雙告訴記者。
去年,這家有著近90年歷史的裝備制造業企業逆勢上揚,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0.7%,利潤同比增長1.6倍。
“我們每年將銷售收入的6%作為科研投入。如果不增加投入,創新就會停滯,后勁就會不足,無法擔起國之重器的責任。”戴繼雙說,面向“十四五”,企業要立志實現高端制造、服務型制造,走向國際化。
2020年2月10日,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發(沈鼓集團提供)
起跑決定后勢,開局關系全局。
去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發展的指導思想,提出了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今年全國兩會將審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人民意愿轉化為國家意志和共同行動。
“這次兩會既要開成做好今年各項工作的動員會,也要開成實現‘十四五’目標任務的動員會,不負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說。
這是凝心聚力、開拓奮進的全國兩會——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連續1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仍在穩定恢復。
過去一年,面對錯綜復雜形勢,我國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路透社報道指出,今年兩會如期召開,昭示著中國已從疫情泥潭中成功抽身,社會經濟漸歸常態。
2月22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軟件園二期一家企業內的臨時接種點,醫務人員為企業員工接種新冠疫苗。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實踐再次證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具有無比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從偉大抗疫精神到脫貧攻堅精神,上下同心是我們戰勝艱難險阻最堅實的依靠,兩會是匯聚中國力量的重要平臺。”全國人大代表、十堰市太和醫院院長羅杰說。
當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面臨諸多風險挑戰,前進道路絕非坦途。
全國人大代表、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表示,踏上新征程,今年兩會將奏響團結一心、奮發有為的主旋律,展現中國信心,展示中國前景、中國機遇。
同力謀劃未來——聚焦“十四五”,面向現代化,確保開好局、起好步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發布,中國將建設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火星捕獲,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環繞火星成功;雄安新區塔吊林立,容西片區大規模建設拉開序幕,未來之城加速生長……
這個春天,未來之光照耀神州大地。
這是2020年12月23日拍攝的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走向下一個5年,展望2035年,代表委員眼中的未來中國什么樣?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突破發展瓶頸的重要路徑。”全國人大代表、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伴隨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新技術創新、新應用落地,未來中國經濟將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企業將緊抓中國經濟新機遇,我將在會上就推進數據共享、綠色物流等問題建言獻策。”
2019年3月19日,在甘肅省徽縣北街社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示范點,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左)了解網店農特產品展示銷售情況。在她的帶動下,大山深處的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打通銷路。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數字化大潮下,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看到了鄉親們的未來。在她的帶動下,大山深處的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打通銷路,甘肅隴南“長”出網店1.4萬多家,銷售總額達200多億元,帶動22萬人就業。“下一步要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更多鄉親增收。”梁倩娟說。
在來自產業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邢京龍看來,未來實現轉型升級,關鍵在人。“我將在會議期間提出建議,完善企業激勵機制,出臺政策提高技術工人待遇,鼓勵更多年輕人走技能成才之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這是2018年11月2日拍攝的上海延安高架路與南北高架路交匯處的立交橋。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錨定藍圖,引領未來。
今年全國兩會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首次召開的全國兩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未來中國5年和15年發展的路線圖和任務圖,這次全國兩會將確定施工圖和時間表。
“五中全會規劃建議精神如何轉變為規劃綱要中的具體指標、重大工程和重要行動,各項指標如何與未來15年乃至30年發展相銜接,對于新發展階段能否開好局、起好步非常關鍵。”全國人大代表、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說。
這份施工圖中,新發展理念將貫穿其中。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面向未來,更加精準地貫徹新發展理念,事關高質量發展的成色。
從30多年始終關注土壤污染治理的“土專家”黨永富,到從事水利科研和水生態保護工作27年的周潮洪,再到致力于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謝德體,今年多位代表委員繼續就推動綠色發展建言。
“兩會期間謀劃‘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要著眼更高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提出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真知灼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說。
這份時間表中,新發展格局將更加清晰。
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荷蘭國際集團最新報告指出,中國兩會預計在先進技術自給方面會有清晰方向。
這是2月23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拍攝的2021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展現場。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去年面對疫情沖擊,我們堅持提升技術研發能力,不僅鞏固了國內市場,還拿下海外大訂單。”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委員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和窗口期。
他說:“企業界代表委員會把思考和實踐成果帶到會上,為中國發展贏得更加光明的未來積極發聲。”
開局重在開頭,做好今年各項工作對“十四五”發展全局至關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認為,今年我國經濟面臨的環境依然錯綜復雜,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兩會將釋放新的信號,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明確路徑和政策舉措。”張連起說。
同心發揚民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時代關切,彰顯制度優勢
“關于建立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長效機制的建議”“關于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作用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國畜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趙皖平今年準備了十幾個建議。“想提出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就得去一線。”他說。
為民發聲,步履不停。趙皖平最多時一年走過10余個省份的60多個縣,全年100多天在一線走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一直關注就業和民生問題,通過多種渠道跟蹤調研就業形勢變化,呼吁發展新就業形態。
在他看來,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全國政協委員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深入調研,在建言資政中通過小切口反映大問題。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兩會是匯聚黨心民意、連通國計民生的橋梁紐帶。
民有所呼,代表委員有所應。
作為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第一中學副校長,全國政協委員賀穎春注意到,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加大,當地學校的硬件設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百姓對獲得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愈發迫切。
“辦好教育要下苦功,我必須腳踏實地沉到基層,扎扎實實做好調研,把他們的心聲帶上來。”賀穎春說。
2020年5月29日,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龍泉鎮拱北灣小學學生馬有蘇夫(前左)和同學跳繩。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消化病醫院院長庹必光始終將目光聚焦于貧困山區基層醫療。
這幾年,他的足跡遍及貴州60多所縣級醫院,詳細了解其發展痛點,努力推動縣級醫療“強筋骨”。
“西部貧困山區基層醫療水平依然不高,需要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人才培養。”庹必光說,今年將重點關注縣級醫院建設和完善基層醫保政策,幫助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020年12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總工會組織的“工匠杯”電工技能大賽舉行。這是技術工人在參加電工技能比賽。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兩會是民主的殿堂,是凝聚共識、激發力量的平臺。
兩會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修正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正草案將提請人代會審議。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是中國人民實現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
去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對兩個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去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兩個草案二審稿分別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全過程民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行使國家立法權職能,進一步擴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公開事項等作出規定,會議決定將其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
2020年11月11日,在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寒亭街道東院社區,衛生室醫生王紅霞(中)為村民張勇臣看病。寒亭區探索實施醫保服務下沉舉措,構建起覆蓋全區基層醫療機構的醫保服務下沉網絡,讓群眾在家門口便捷地享受醫保紅利。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從法律層面完善程序,標注出清晰的民主刻度。
代表們表示,這有利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在新征程上更好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彰顯中國制度的優勢與活力。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基本政治制度,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在凝聚共識、優化決策、協調關系、維護穩定等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說:“我們將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畫出最大同心圓,為改革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
制度優勢,最終將轉化為治理效能和實際行動。
生機勃發的早春,代表委員們匯聚北京,站上全國兩會這一重要政治平臺,在暢所欲言中凝聚共識,在集思廣益中明確方向。
從這個春天出發,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信心滿懷,斗志昂揚,在新征程上闊步前進。(記者趙超、安蓓、陳煒偉、何欣榮、徐揚、陳剛、孔祥鑫)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