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強調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我國現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732萬人,這個龐大的職業群體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廣大教師迎難而上,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守護億萬學生身心健康,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9月4日,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發布,首次由中宣部和教育部聯合表彰,首次增加2個優秀抗疫教師名額,共計推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到學校看望慰問教師或給他們致信,稱贊他們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深刻指出“好老師”對于個人、集體乃至民族復興的重要意義。
“教過我的老師很多,至今我都能記得他們的樣子,他們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2014年教師節前夕,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習近平回憶起學生時代,飽含深情地感念師恩。
△2016年9月9日,習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學校同母校老師們親切交談。
1965年,習近平進入北京市八一學校讀初中。擔任語文老師的陳秋影常在課堂上講授杜甫的詩,“是那種悲天憫人的、充滿人民性的、懷抱蒼生的詩歌”。這令12歲的習近平深受觸動。從那時起,他便喜歡上了杜甫的詩,還對國學情有獨鐘。
光陰流轉,授業之恩難忘;尺素寸心,師生情誼彌深。
2014年六一兒童節,習近平在與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師生代表的座談會上同陳秋影會面。回憶起當年的場景,習近平動情地說:“我還記得讀初中一年級時,您教我們語文,把課文解釋得非常好。”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2016年9月9日,習近平回到母校再次見到陳秋影等幾位老師時,深情地感慨道:“當年老師對我們要求十分嚴厲,現在回想起來,終生受益。”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這份情誼,習近平始終不忘。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
習近平對全國廣大教師提出了殷切期望——
2014年5月,在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的回信中,習近平說:“你們響應國家號召,懷著執著的理想,奔赴條件艱苦的西部和邊疆地區,扎根基層教書育人,十幾年如一日,寫下了充滿激情和奮斗的人生歷程。你們的堅守、你們的事跡,令人感動。”
2015年9月9日,習近平給“國培計劃(2014)”北京師范大學貴州研修班全體參訓教師回信,指出“ 發展教育事業,廣大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2018年8月30日,在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習近平說:“耄耋之年,你們初心不改,依然心系祖國接班人培養,特別是周令釗等同志年近百歲仍然對美育工作、美術事業發展不懈追求,殷殷之情令我十分感動。”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囑托殷殷。
“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2014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對好老師提出了明確要求。
教書育人,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培養棟梁之才,是教師的神圣職責。長期以來,我國廣大教師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用愛心、知識、智慧點亮學生心靈,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伏牛山區,有一位普通的小學校長,堅守大山深處19年,只為挑起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他就是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80后”教師張玉滾。
△2018年9月,張玉滾和學生們一起讀書。
由于學校師資力量不足,張玉滾便把自己磨煉成了“全能型”教師,同時擔任著數學、英語、品德社會、科學等幾門學科的教學工作。
十幾年的艱苦磨煉,練就了張玉滾“過硬”的技能:手持教鞭能上課,拿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
2018年,中宣部授予張玉滾“時代楷模”稱號。
如今,越來越多像張玉滾一樣的教師走進鄉村,用奉獻堅守鋪就農村孩子成才路。
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一大批好老師。第三十六個教師節,讓我們跟總書記一起,向好老師致敬。
監制丨王姍姍 張鷗
制片人丨興來 吳璇
主編丨寧黎黎
編輯丨欒熙彥
視覺丨江雨航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