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熱浪滾滾。剛剛完成“提升改造”工程的陜西省工人療養院迎來了一批尊貴的客人:參加陜西工會首次舉辦的新時代高品質勞模工匠療休養活動的75名勞模工匠。在為期5天的療休養活動中,除傳統項目外,享受了全國中西醫、運動、食養、睡眠等頂級專家團隊為他們提供的高規格心肺康養服務,讓勞模工匠身感涼爽而舒心。
“大國工匠”、中航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李世峰說:“工療修葺一新后,就組織我們勞模工匠來療休養,這本身就是一種禮遇,而且此次療休養項目規格高、內容豐富、針對性強,很時尚,也很實惠。”
讓勞模工匠享禮遇、得實惠、敢創新,陜西已經把“路線圖”變為“實踐圖”。
省總工會主要領導強調,全省各級工會要不斷推陳出新,創新實踐,精準探索禮遇勞模工匠的有效途徑,在建功立業、健康體檢、評先選優、頒發勞模證、技能培訓等諸多方面善作善為,讓勞動者有奔頭、有干勁,進一步在三秦大地奏響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時代主旋律。
厚植勞模工匠脫穎而出的沃土
“在井下,通常需要幾個人肩扛手抬,才能把電纜架在坑道上方,我們通過對井下防爆車輛進行改裝,添加液壓系統,研制出電纜敷設吊掛機器人裝置,只需一個人遙控操作,就能安全、快速地架好電纜。”6月13日,陜西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現場推進會上,“三秦工匠”、陜煤集團檸條塔公司研發領頭人焦悅峰介紹。這項創新成果曾在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上亮相。
如今,焦悅峰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已擁有60項創新成果,產生經濟效益8000萬元。像焦悅峰這樣的能工巧匠,在陜西層出不窮:徐立平、張新停、李世峰、馬宇、胡洋、劉湘賓、何小虎7名高技能人才成為“大國工匠”,陜西省命名表彰了160名“三秦工匠”,還有遍布全省的800余名市級工匠、產業工匠人才。
近年來,陜西各級工會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厚植勞模工匠脫穎而出的沃土、拓寬勞模工匠成長成才的渠道、搭建勞模工匠創新創造的平臺,激發勞模工匠隊伍創新創造,為陜西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能人才支撐。
作為制造業大省和軍工企業聚集地,陜西向來就是產生工匠的沃土,但政策支持更是功不可沒。自2018年以來,在技能人才培養選樹方面,陜西省總工會牽頭出臺《陜西產業工匠人才培育計劃》并推動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陜西省“三秦工匠計劃”實施辦法》《三秦英才特支計劃實施辦法》,將“三秦工匠”先后納入陜西省“十三五”“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在激發職工創新創造活力方面,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陜西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命名管理辦法》《陜西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實施意見》。在提升技術工人待遇方面,出臺《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實施辦法》,從制度層面讓勞模工匠充分“享禮遇”,為發現、培育、鍛造、凝聚工匠人才做好了政策保障。
拓寬勞模工匠成長成才的渠道
7月14日,第二屆“三秦工匠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拉開帷幕。“以技能大賽促進職工素質提升,拓寬工匠人才成長成才的渠道”是陜西多年所堅守的辦賽理念。近五年,陜西省先后舉辦928個工種(場次)的省級一、二類職業技能大賽,實現行業、產業全覆蓋,2513名一線職工通過比賽獲得“陜西省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以提升待遇激發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動力,把“得實惠”落到實處。2019年陜西省總工會出臺《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實施辦法》,每年支出專項資金,對技能大賽獲獎選手、提升職業技能等級、創新創造成果突出的創新人才予以物質獎勵,在各項榮譽評選中優先推薦,先后有2097名個人、2500余項創新項目獲得獎勵,累計獎勵金額692.2萬元。
2022年省總工會提高了對省勞模的獎勵標準,獎金從2017年的1萬元提高到2萬元。2023年春節前夕,省總工會向577名全國勞模共計發放專項補助508.6萬元,向7229名省部級勞模發放專項補助共計1626萬元,向200位高齡、困難的省部級以上勞模寄送省總工會溫暖大禮包。自2018年以來,省總工會已累計向省部級及以上勞模發放專項補助資金上億元。
近年來,陜西在給足勞模工匠經濟待遇的同時,其他待遇也有明顯提升。其中,積極邀請勞模工匠參加黨和國家慶典及各級黨委、政府舉辦的重要慶典、紀念活動等。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陜西3名勞模家屬登上國慶花車,13名勞模受邀到天安門廣場觀禮;202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陜西13名勞模工匠及家屬代表受邀到天安門廣場觀禮。2018年以來,省總工會共組織勞模工匠50多批1000余人次參加重大活動。
2020年初,陜西省總工會和西安交通大學聯合舉辦“陜西省首屆勞模工匠學歷提升班”,今年7月12日,畢業典禮如期舉行。三年來,西安交通大學精心組織教學,堅持課堂教學與實踐考察相結合、專家授課與干部授課相結合,最大限度讓學員做到學習和工作“兩不誤”,至今27名專升本同學圓滿完成學業順利畢業,其中15名同學獲得學士學位。
讓勞模工匠有為更有位,陜西工會勇于創新實踐,在全國首創“勞模證”,目前已為7500名省部級以上勞模頒發“勞模證”。持有“勞模證”,在西安、銅川、延安等市,勞模可以享受在機場、車站優先購票、進站,免費乘坐公交車,購買電影票、美容美發享受折扣等服務。在推出“勞模證”之后,省總工會又制作了6500個“勞模之家”光榮牌,鄭重地掛在勞模工匠的家門上。省總工會還向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的職工發放“勞動證書”,為“三秦工匠”辦理“三秦優才卡”,享受覆蓋國內42個主要城市機場提供的“一站式”登機、子女入學(園)等優惠政策、醫療衛生系統“綠色通道”、全省所有A級景區免票等10大方面的優待服務,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模、爭當工匠的濃厚氛圍。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陜西工會通過勞動和技能大賽、工匠人才選樹、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拜師學藝、禮遇勞模工匠等暢通工匠成長成才渠道,著力培育高技能人才。目前,陜西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538.5萬人,占就業人口25.7%,高技能人才159.6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29.6%。
搭建勞模工匠創新創造平臺
“三秦工匠”、“全國最美職工”、中核陜鈾公司首席技師溫偉,依托“溫偉技能大師工作室”,主持并參加了國家和企業科研技改項目50余項,直接經濟效益達5000萬元。溫偉說:“從一名技校生到全國最美職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有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工會和企業給我搭建的各種成長成才平臺。”
開展創新工作室建設是陜西激發工匠“敢創新”的一個有力舉措。陜西以創新工作室“十有”建設標準,每年評選20個省級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積極推進建立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
由40多名頂尖勞模工匠組成的陜西軍工勞模服務團,累計幫助60余家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近百個;1000名年輕職工拜勞模服務團成員為師,其中136人成為省級技術能手。這是陜西省國防工會以“勞模工匠服務團”為抓手推動工匠人才隊伍建設的具體實踐。
目前,陜西已創建全國示范性創新工作室9個,省級示范性創新工作室140個,省級創新工作室聯盟9個,全省各級各類創新工作室2000余個,匯聚創新人才2.5萬余名,每年帶動數十萬名職工參與技術創新活動,產生近千項創新成果,實現經濟效益億元以上。
今年5月,陜西省第七屆職工科技節成功啟動。高標準舉辦陜西省職工科技節,也是激發工匠人才創新創造的一個重要平臺。近年來,陜西先后組織了三屆職工科技節,累計產生1008個職工優秀創新成果、73個職工創新創業優秀項目、464項先進操作(工作)法等優秀項目,評選出230名帶徒名師、20名工人發明家等優秀個人。
陜西各級工會還通過開展“五小”等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引導推動企業開展各具特色的“全員雙創”活動、創客平臺、創客工廠、“金點子”征集活動等系列活動,形成“黨委領導、行政支持、部門配合、工會運作、工匠掛帥、職工參與”的群眾性創新活動系統,讓“人人皆可創新、事事皆可創新”落地生根。
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從制造大省“升級”為制造強省,需要一大批能工巧匠。陜西省總工會將持之以恒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扎實做好“三秦工匠”選樹和品牌打造,健全和完善工匠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全力造就一支能夠支撐和引領陜西現代產業發展,結構優化、素質優良、具有強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勞模工匠人才隊伍。(閻瑞先)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