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展現圣地工會人新風采——延安工會工作五年回眸
七月流火,忙碌了一上午的戶外勞動者們,在位于延安新區創業小鎮H區延安市工人文化宮的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內午休,他們吹著愜意的涼風,喝著水,談論著近日發生的趣事……
近年來,延安工會努力把“愛心驛站”打造成像“家”一樣的“溫馨港灣”,讓戶外勞動者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讓廣大勞動者時刻感受到來自“娘家人”的溫暖。
延安市工會第五次代表大會以來,全市各級工會按照“弘揚精神、圍繞大局、創新工作、服務職工”的工作思路,堅持“‘一個思想’統領全局、‘兩個建設’深入推進、‘三個服務’干在實處、‘四項職能’走在前列”,忠誠履職、踔厲奮發,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取得新成績、呈現新面貌、煥發新活力。
弘揚精神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舉辦各類理論宣講、專題培訓和主題教育1500余場次,覆蓋職工26萬余人次;
全市各級工會累計開展各類文化活動2000余場次,參與職工20萬余人次。
恢復延安工人學校舊址,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陜甘寧邊區總工會)舊址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第一批全國職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工會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團結引導廣大職工聽黨話、跟黨走,是工會組織必須履行好的政治責任。”延安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黑樹林說。
完善的頂層設計,讓思想引領行動更為壯闊;富有工會特色的教育主題,讓思想引領常態化、長效化。如今在延安,“中國夢·勞動美”已經成為廣大職工耳熟能詳的“工”字招牌。延安工會通過深入工廠車間、大街小巷、改革一線、發展前沿,結合職工實際創新職工思想政治引領方式方法、平臺載體,在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先后承辦第六屆全國職工書畫展、全國職工演講比賽、第八屆全國職工攝影展和全國總工會五一特別節目錄制。利用“五一”“七一”“國慶”等重大節日,舉辦全市職工合唱、演講、朗誦和征文比賽及全民閱讀活動;延安職工文工團編排大型革命史詩歌舞劇《南泥灣》,演出80余場,觀看人數達3萬余人。持續加強職工書屋建設,創建全國職工書屋4個、省級9個、市級73個。
目前已投入運行的延安南泥灣勞模工匠學院,更是工會貫徹落實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舉措,以弘揚延安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宗旨,走內涵和外延發展并重的道路,注重辦學管理、理論研究、課程開發、教材編撰等工作,努力建設一所面向全國干部職工進行思想政治引領、革命傳統教育、專業技能培訓及勞模工匠交流學習的示范院校。自辦學以來,累計培訓全國各地工會干部職工、產業工人261期3萬余人次。
創新工作 彰顯職工主力軍作用
日前,延安15個蘋果園被評為“畝均效益冠軍園”。
延安蘋果,特色鮮明,其種植面積約占全省1/3、全國1/9、世界1/20。全市有近100萬從業人員、80萬農民從事相關產業。蘋果產業已成為延安市覆蓋面最廣、持續效益最好、對農民增收貢獻最大的特色產業。
如何為全市果業全產業鏈發展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貢獻工會力量,延安市總工會在調研的基礎上,創新開展“延安市蘋果畝均效益冠軍園”競賽活動。找準工會服務全市發展大局的著力點,堅持聚焦延安蘋果高質量發展主題,用勞動競賽普及農業產業工人的科學技術,積極探索打造“畝均效益論英雄”的延安果業提質增效新模式。
而這只是延安工會廣泛開展勞動技能競賽的一個縮影。延安工會以“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建功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在全市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重要行業中實施勞動技能競賽“十百千萬”工程。全市各級工會開展勞動競賽2000余場次,市本級列支專項資金500多萬元獎勵先進集體和個人。
團結引領職工當好高質量發展主力軍,是新時代工會工作的重要內容。而改革創新是時代發展的最強音,也是工運事業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延安工會聚焦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進一步優化工會的組織體制、運行機制、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推動改革不斷向深水區推進。
堅持黨建帶工建,開展“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和延安市基層工會組織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開展“區域性、行業性工會組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不斷推進基層工會組織和工會會員實名制管理,確保基層工會組建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目前,全市共有工會組織3636個、會員32.15萬人,五年凈增工會組織1000余家、會員6萬余人。
同時,扎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制定出臺《關于建強產業鏈產業工人隊伍的工作措施》《延安工匠評選管理工作暫行辦法》等8個文件,先后推薦延安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彩虹(延安)新能源有限公司為全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單位。
用心用情 為職工幸福“加碼”
互助保障、困難救助、信訪接待、法律援助……走進寬敞明亮的延安市工人文化宮,工會各項普惠服務窗口依次排開,工作人員井然有序地忙碌著。舞蹈室、瑜伽室、健身房、桌球室、書畫室等功能室更是吸引了不少勞動者。前來學習放松的職工王女士說:“這里可以滿足我們多種休閑放松的需求。”
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是工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延安工會通過整合機構、優化職能等改革工作措施,不斷加強服務陣地建設,健全服務職工體系,創新服務方式,拓寬服務領域,持續為職工幸福“加碼”,極力提升職工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不斷開創工運事業新局面。
延安各級工會發揮勞動關系協調員和法律顧問作用,制定法律服務、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等文件,為職工免費提供法律服務100余人次。持續深化“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結合普法宣傳月和“12·4”普法宣傳日,深入企業和工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8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35萬余份。深化以“安康杯”競賽為載體的群眾性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活動。積極履行工會參與職責,先后參與事故調查10余起。扎實開展職工隊伍穩定風險隱患專項排查化解,定期分析研判職工思想動態,有力促進全市職工隊伍和諧穩定,維護了勞動領域政治安全。
立足工會職能,創新幫扶品牌,探索建立工會長效精準幫扶的新路子,常態化開展“四送”活動,唱響職工精準幫扶的“四季歌”。
“春送崗位”組織招聘會130場,提供24404個崗位,達成就業意向2148人;為困難職工、農民工舉辦園林綠化、家政服務、駕駛技術等技能培訓50期5000余人。“夏送清涼”走訪企業和工地567家,慰問職工2萬余人次,發放慰問物資581.31萬元。“金秋助學”幫扶困難職工子女2953人,發放資金672.75萬元。“冬送溫暖”慰問一線職工和困難職工37946人次,發放慰問金慰問品共計2828.8萬元。
同時,開展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先后投入1062萬元,幫助3837戶困難職工家庭實現解困脫困。實施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累計資助244人次,發放資助金23.25萬元。積極拓展普惠性服務,建設愛心驛站305個、母嬰室51個、愛心托管班5個。全市職工互助保險參保職工46.7萬人次,參保金額3600萬元,理賠2337萬元,受益職工2.4萬人次。
此外,延安工會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助力鄉村振興。先后投入150萬元維修孟長鎮村生產生活道路、購買收割機、發展胡羊養殖和蘋果栽培等致富產業;先后投入200余萬元幫扶高花河村恢復安家渠會議舊址,發展文旅、種植和養殖等致富產業;推出工會助力鄉村振興——特色鄉村旅游路線13條。
五年來,延安工會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在革命圣地展現了工會人的新時代風采,凝聚起職工的奮斗偉力,為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揚帆。
本報記者 鮮康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