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殼講堂現場。
“別再指揮我啦。”“平時老拿我和別人比,這有什么可比的。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我一直不明白,她希望中的我,到底是我自己,還是另一個她?”……
這是孩子內心的吶喊。
“我讓她乖巧、優秀,讓她做個好孩子,難道我還錯了?”“我并不是否定他,我是為他好、關心他。”“如果我們不在這時候給孩子規劃,將來他會走很多彎路。”……
這是家長苦悶的心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整個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家長應該如何有效應對呢?
1月29日,蝸殼講堂之“怎樣做家長家庭教育新模式線下分享交流會”活動在本報會議室舉行,邀請《美文》雜志副主編、《那些家長》作者、一級作家安黎,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兒童青少年心理成長指導師黃鶴為大家釋疑解惑。
關注二維碼,同安黎老師在線交流。
獻給孩子的愛指給家長的路
安黎
獻給孩子的愛 指給家長的路
“要教育孩子,先要教育父母。”安黎認為。在他接觸的眾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矛盾中發現,問題的根本出現在家長身上,而不是孩子。
我們眼中的不良少年,其實都是一些在成長中遭遇不幸的可憐孩子要么是家庭破碎,得不到基本的關愛;要么是父母教育不當,負氣出走;要么是父母習慣使用暴力,自暴自棄。他們結伙謀生,抱團取暖,究其實質,其實是一種弱者的自助模式。
“也有孩子走向毀滅,不是因為失敗,而是因為成功。”安黎說,有一名父母離異的學生,由其母親撫養,但是母親只需要她學習,不讓其與外界溝通,包括同學、親人,最終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全國名校。就在母親還在為之驕傲的第三年,學生選擇了輕生進入名校后,和更優秀的人在一起,才發現自己是那么的平凡,巨大的失落感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安黎認為,改變家長,比改變孩子更難。太多家長,包括高學歷家長,不懂教育規律卻自以為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弄清順序: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學習成績。
對于家庭教育中,應該如何更好地處理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安黎提出了給家長的九條建議:
一、家長要教育好孩子,先要讀懂自己的孩子,理解孩子之間的差異性,并對其從心理上予以承認和接受。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良方。力圖將所有石頭,都當玉石雕琢,無疑是不切實際的妄想。
二、要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而不要當作可以任意擺布的私人專屬物品。孩子一經脫離母腹,就屬于父母之間的第三人,有獨立的肉身、獨立的頭腦、獨立的個性、獨立的人格,既不是父母的附庸,也不是父母可以隨意處置的私有物品。
三、要允許孩子調皮、好動,甚至犯錯,包容孩子的缺點。只學習不玩耍,聰明的孩子也會變傻玩耍,能增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對世界永遠懷有興趣和好奇心。對孩子既要給好心,也要給好臉。
四、要學會傾聽,搞清楚孩子所想與所求。父母不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應當是孩子的精神伙伴。父母越是粗暴,孩子心靈的袋口扎得越緊。家長需要做的,就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以愛換愛。唯有和孩子建立起良好而親昵的互動關系,孩子才愿意敞開耳朵與心扉,毫無阻攔地接納父母的建議和督促。
五、要學會向孩子認錯和道歉,不要擺出一貫正確的姿態。認錯和道歉,是家長和孩子相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小心翼翼地保全孩子的面子,盡心盡力維護孩子的尊嚴,極盡所能成全孩子的人格,是每位父母都應完成的日常功課。
六、要給孩子以應有的自由,不要在他們的脖子上“拴繩索”,在腰上系“緊束帶”。要給孩子預留出能讓他自由活動的空間,可供他自由支配自己的一切,愛蹦跳就蹦跳,愛打滾就打滾,而父母,則只需遠遠望著,防止受傷即可。
七、切勿用否定性的語言評價孩子,更不能當著外人的面數落孩子。沒有父母的改變,孩子即使想改變也改變不了。任何進步,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今天往前走一步,明天就有可能走三步,重要的是他在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在邁步。要能敏銳地覺察到孩子的點滴進步,并為他鼓掌,而不是潑冷水。
八、哪怕再難,理由再充分,都要多陪伴孩子。家長要矢志牢記的是,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陪伴。家長是富翁也罷,乞丐也罷,只要能讓孩子依偎于身邊,孩子就是幸福的;否則,哪怕金山銀山,錦衣玉食,對于孩子皆毫無意義。
九、父母不要唯分數論,以分數的高低來評判孩子的優劣。大量事實證明,并不是考試第一的孩子,就必然能獲得人生的成功。胡適曾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深情地回憶道:“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母親。”
黃鶴
家庭永遠是孩子成長的原點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說過“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如何保障孩子能夠享有健康幸福的家庭教育呢?
“好的溝通是健康家庭的第一標志,家長如何通過恰當的溝通,把愛、感情和家庭教育的信息和規則有效傳遞給孩子,并能提升孩子在情商和自我管理方面的發展,是家長的一項必要能力。”黃鶴說。
“教訓不等于教育。”黃鶴認為。一個總是被父母否定、指責的孩子,會把這種感覺內化到自己的潛意識中,在孩子心里永遠住著一個嚴苛、不認可自己的內在父母。長大后,這種人會活得很累,懼怕人際關系,每天都有強烈的內耗,那個內在父母不停指責他,讓他總是處在內疚、忐忑、焦慮別人不認可自己的緊張狀態中,失去獲得幸福的能力,極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控制不等于愛。”黃鶴說,習慣被父母操縱的孩子,長大后沒有自我,不敢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懼怕面對困難與挑戰。他們總是樂于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論自己內心是否真正愿意,從來不敢拒絕別人。而在親密關系中,也極容易受對方控制,只要別人說是為了“愛”,就可以輕松“綁架”這樣的人。
2019年,中國抑郁癥領域白皮書公布,中國抑郁癥患病率逼近10%,其中大學生大約有23.6%的人罹患抑郁癥,是世界抑郁癥患病率4.4%的5.4倍。2021年1月20日,《家庭教育法》(草案)已提請全國人大審議,這意味著家庭教育已經不再僅僅是“家事”,而是已經上升到國家法律層面的重要議題。
無論是讓人毛骨悚然的數據,還是即將被國家上升至法律層面,都讓我們在潛意識中感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家長如何提升與孩子的溝通技巧?黃鶴提出建議:
關鍵是要避免消極的溝通方式。父母有時會單方面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孩子,從而切斷孩子表達自己感受的途徑,這種現象稱為“路障”。
在家庭教育中,最常見的溝通路障包括:批評與嘲笑例如,貼標簽、人身攻擊、諷刺、奚落,這些負面評價不會讓孩子變好,只會讓孩子學會防守。給予太多的命令與建議命令、威脅、說教,對爭取自主權的青春期孩子來說,會明顯阻礙溝通;輕視,潛在的問題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困惑在父母眼里微不足道,輕視了他的感受。
“無論什么時代,家庭永遠是孩子成長的原點。”黃鶴說。
家長的話
某機關公務員張先生:我平時與孩子溝通比較粗暴,但是聽了蝸殼講堂兩位專家的講座,非常受用。樸實、鮮活的案例,讓我逐步理清了教育孩子的思路,指導應該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清楚,在家庭教育中,更需要注重心靈交流,要共情,用心換心,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小學教師孫女士:我的孩子現在四歲多,為了給孩子更合理的教育,我經常會研究蒙氏教育,看一些關于兒童教育的書籍。今天聽了這個講座,讓我更加強化作為家長的規則意識。無論是真實案例,還是專家建議,都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信號放大器”的作用,作為家長需要經常反思自己,如何控制并管理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充分自由,保護她的天性。就像安黎先生所說“要認清自己的孩子,減少功利性”。
某國企職工張女士:聽了安黎老師和黃鶴老師的精彩分享,感觸頗多。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想法,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有針對性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理念來管控孩子。其次,善于和孩子溝通,善于聆聽孩子的需要,注意和孩子說話時的語氣和用詞。最后,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爸爸媽媽給孩子做好榜樣。
文/本報記者 牟影影 圖/本報記者 劉強
責任編輯:胡睿林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