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上班的,吸收為公司職工,按月領工資;愿意在農村發展產業的,投資助力發展,再回購老百姓的產品;亦或兩者兼之……總之,總有一種方式適合貧困老百姓。
在助力脫貧攻堅活動中,省人大代表、商洛市勞動模范陳飛鵬和金新康異曲同工,工、農幫扶模式互補,有的放矢,為洛南、商州各類貧困群眾架起了一座各取所需的快速致富橋,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新時代人大代表和勞動模范的本色與擔當。
想要上班,總有一個崗位會適合
什么樣的扶貧最直接、最有成效?同是省人大代表、商洛市勞動模范,且都擁有良好前景和產業優勢的兩位企業家,不約而同用“就業扶貧”的樸實行動進行了回答。
“我們企業職工的年齡普遍超過50歲,年輕人很缺。只要年輕富余勞動力愿意來工作,我們企業所屬的各分公司敞開大門歡迎,總有一個崗位適合!”10月29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商洛市勞模、洛南縣恒豐非金屬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飛鵬如是說。
近年來,在洛南縣恒豐非金屬礦業有限公司工作的200多名職工中,有30%是原洛南國營工礦企業的下崗失業人員、60%以上是企業所在地的貧困戶。他們月均工資3000元,而且在廠(礦)用餐全免費,2019年支付職工工資達700余萬元,人均年純收入超過3萬元。
無獨有偶,英雄并不孤單。省人大代表、商洛市勞動模范、陜西森弗集團董事長金新康亦用簡單且富有成效的“扶貧就業”讓商州貧困百姓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目前,森弗集團共有職工471人,其中有30%都來自貧困家庭。他們通過在森弗集團各公司上班,有了固定收入,年人均收入3.5萬元,順利實現脫貧。
另外,森弗集團承建并運營了商州區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開展免費的電子商務技能培訓,累計開展電商培訓2.6萬人次,其中貧困戶1380人,帶動1200多人就業創業。
“我們企業發展很快,涉及的崗位很多,在用工方面,森弗集團將繼續向貧困戶或家庭困難群眾傾斜,努力通過就業讓他們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金新康說。
想搞產業,總有一種模式能激勵
各種原因離不開家,想要靠發展農業產業致富怎么辦?沒問題,同樣有合適的模式讓你“稱心如意”。
作為一家累計投資16億元,建成了一二三產業深入融合的森弗健康養生產業園的現代化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占據其三四成份額的拳頭板塊——菊芋(俗稱洋姜)產業,就大力需要與廣大農戶相濡以沫。
免費給你提供菊芋種子,種下后基本不用太管理,簽協議收獲后以保底價進行收購,每畝平均收入2000至4000元……你干不干?
僅2019年,森弗公司與商州區17個鎮辦234個村,27452戶(含14000貧困戶)簽訂了47854畝的菊芋種植收購協議,共計收購菊芋69944.8噸,為種植戶帶來收益8393萬元。
洛南縣恒豐非金屬礦業有限公司雖然并不涉及農業,但陳飛鵬帶領企業職工,主動請纓包扶了豫陜交界的洛南縣有名的深度貧困村——葉河村。
陳飛鵬發現葉河村有家庭制作手工紅薯粉條的傳統,但各戶分散加工、各自銷售,規模小,形不成大氣候。通過反復考察、深入調研,他拿出32萬元,于2018年元旦前協助葉河村建成了村集體企業——純紅薯淀粉手工粉條加工廠。
從此,群眾告別了往日“做紅薯粉條先打粉,打粉需要跑30里路到鄉鎮的艱難史”。大家輪流自助打粉,不收錢,從而信心大增,產量越來越高,產品供不應求。
葉河村粉條加工廠建成后,僅陳飛鵬的公司就連年帶頭購買粉條累計3000余公斤6萬多元。
如今,在陳飛鵬的助力下,葉河村2020年發展紅薯種植450畝,年底加工粉條后產值可達90余萬元,其中貧困戶種植紅薯增加150畝,可增加產值50余萬元……今年,全村133戶476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葉河村成功摘掉貧困村的帽子。
全產業發展,群眾有了持久致富的環境
昔日,菊芋雖有種植傳統,但沒有形成規模和產業,零散種植不過是一盤下酒菜。如今,不起眼的小洋姜變成了致富的“金疙瘩”。商洛市商州區大荊鎮孟村曾經的貧困戶王爭平不僅在家種植菊芋2畝,收益是原種植一畝玉米的近8倍,而且在森弗集團當操作工,月收入達到了4000多元。
“我現在一年收入能達到5萬多,家里6口人的經濟壓力終于松了!”工作已4年的王爭平開心地說,“自己愛人除了照顧身體不好的父母和上學的2個孩子外,一有空也會來公司打零工賺零花錢,現在家里日子越來越好。”
像王爭平這樣,既上班工作,又參與農業產業增收的有志貧困人口,在洛南、商州兩縣區越來越多。大家紛紛表示,日子越來越好,將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與企業攜手并進創造幸福美好未來。
作為省人大代表,陳飛鵬依靠科技進步,走綠色循環發展的路子,在全市探索出了一條尾礦綜合回收利用的成功之路。他提出的《關于實施尾礦綜合回收利用走循環經濟之路的建議》被評為優秀建議受到表彰,尾礦提取稀土、尾礦渣制備發泡陶瓷輕質墻體材料……未來,其領銜的公司將實現資源的變廢為寶、榨干吃凈,將吸納更多的群眾就業。
作為省人大代表,金新康已經建立起包括一期食用植物油、壓片糖果、中藥飲片項目,二期固體飲料項目,三期大健康產品項目,四期數字化菊芋制造中心項目等在內的健康產業鏈,以綠色科技創新為支撐,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建設,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為群眾搭建起了一個一二三產業融合持續健康發展的致富平臺。
兩位代表先后表示,將努力推動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讓老百姓穩享發展紅利,擁有持久致富奔小康的良好環境!
本報記者 王何軍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