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支年輕、擁有“高學歷”的隊伍,現有職工9人(其中女職工6人),全部畢業于全國重點院校,平均年齡30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殊榮的獲得,是對他們工作業績的充分肯定。他們就是——中國兵器工業試驗測試研究院火箭橇試驗方法研究中心仿真分析室,專門從事火箭橇試驗仿真方法研究的科研型班組。
傳幫帶——打造學習型班組多年來,仿真分析室積極發揚“傳幫帶”優良作風,全力打造“學習型”班組。
長期從事仿真工作的老組員甘為人梯、甘做鋪路石,用良好言行,潛移默化影響年輕人,把踏實做人、扎實工作、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好傳統、好作風、好經驗,無私傳授給新員工。“一日學習,終身受益”。年輕組員養成了一切以大局為重、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迅速提升了業務能力和專業修養。
班組成員還利用“班組小課堂”“技術沙龍”等方式,輪流“執教”,每人拿出最擅長的部分為大家授課,逐漸把仿真分析室建設成為“學習型”班組。
積極參與——構建創新型班組
長期以來,仿真分析室以增強班組創新能力為動力,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努力打造“創新型”團隊。
為了突破長期以來火箭橇水剎車模擬計算的難題,班組全員集思廣益、攻堅克難,創新使用新的仿真技術,將氣動載荷按節點傳遞至火箭橇結構域,解決了火箭橇設計中剎車過程運動模擬仿真問題;針對X噸級超聲速戰斗部試驗,進行橇-軌-梁全系統運動學與動力學分析,首次實現了火箭橇最大載荷的新突破;針對超聲速火箭橇戰斗部攻角控制難題,采用新的優化設計方法,實現了戰斗部攻角的精確模擬。
近年來,仿真分析室參與完成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編寫并發布了10余部火箭橇試驗企業標準,先后撰寫了100多篇論文,10余項技術成果獲得國防科技工業科技進步獎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科技進步獎。
抗擊疫情——打造拼搏型班組
疫情期間,仿真分析室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力爭將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復工即大干”不是一句口號,午時加班加點,夜間燈火通明,持續的工作壓力并沒有減少大家對工作的積極性,紛紛以飽滿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以強烈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充分詮釋了兵工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和優良傳統。
在遠離城市、空曠寂靜的工作環境中,9名年青的科研人員把青春傾灑在了這片兵器事業的熱土上,以堅韌不屈的毅力、敬業奉獻的精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關鍵環節的試驗技術難題,為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斌奇)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