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團隊,迎著朝陽前行,踏著星光遠去,懷揣飛天夢,櫛風沐雨、砥礪歌行!在構建航天新體系的征程中,他們懷揣工匠初心,傳承嚴慎細實的航天精神,持匠心、塑匠韻、筑匠魂,成為工匠精神的踐行者!
他們就是航天四院四十三所308室多維編織組。這個班組有成員54人,承擔著我國多個重點型號關鍵件預制體的生產,是喉襯制備的首道工序。班組成員在平凡的崗位上,以極致的工作態度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多年來任務完成率100%,產品一次交驗合格率100%。
“使人疲乏不堪、放棄堅持的往往不是長途跋涉,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如何在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剔除林林總總的“沙子”,是提高產品質量的根本。
特種纖維編織作為重點型號首道工序,每件產品需要多達數十萬次的重復動作,產品周期長、交叉配合多、控制難度大。為了有效避免在預制體成型階段出現“先天缺陷”,班組以工藝流程生產為主線,持續開展精細化質量管理,推行“帶班長層級負責制”,關鍵產品實行“包干制”;注重產品過程監控,開展關鍵參數“一看二確認”;關注產品異常波動,將喉襯質量控制重心前移。通過一系列的優化、改進措施,有效提升了喉襯的質量穩定性、可靠性。
隨著型號生產任務不斷多元化,班組面臨著手工操作逐漸向自動化過渡的難題。而對新進設備如何快速搭建崗位成才的人才育成平臺,則是他們思考的問題之一。
為此,多維編織組運用“操作示范”結合“一帶一”的培訓模式,充分利用組內“優勢”資源,以點帶面,快速掌握新設備操作要領,不斷提高班組成員整體技能水平。同時,不斷細化、強化培訓平臺,采取“耳聞、眼觀、手練”三位一體的學習模式,逐步幫助團隊成員做到“精一門,通多門”。通過上述措施,順利完成手工操作向自動化的過渡,充分發揮設備效能,有效提升現場生產能力。
該班組創新采用“螺旋線”新型編織方法,制備國內最大尺寸的細編結構預制體,經過工藝適應性研究,生產周期縮短56%,拓寬了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應用領域。
2010年,承擔高彈性耐熱針織材料研制,攻克了織物成型技術、給紗機構設計優化、織物性能穩定性研究等多項技術難點,歷經8年,實現了針織布成型的全線自動化生產,人員配置減少50%,生產效率提升5倍。
2018年,經過幾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結合近30年手工編織經驗積累,全球首臺高精度自動化編織平臺與生產信息管理系統投入使用,實現了編織產品從單件手工管理到自動化云管理的技術與管理飛躍。(韓曉敏 韓媚)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