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陜西紅馬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長韋海濤正在現場監督生產流程。他目光如炬,緊盯著除鐵器的周期性清理等關鍵環節,確保生產線的穩定運行。
韋海濤于2018年入職紅馬科技,先后被派到復旦大學和深圳正極材料研究所學習鋰離子電池多元正極材料的分析測試與生產技術。鎳、鈷、錳、鋰這些過去只在書本里見過的詞匯,如今驀然出現在他面前,讓他一時心里沒底。不過,有心干一番事業的韋海濤立刻做好了奮力一搏的準備。
小試牛刀熟悉電池
在新能源材料的世界里,微米級的物質屬性往往決定了技術的成敗。韋海濤,一位從油田開采技術轉型到新能源材料領域的青年才俊,深知其中的奧秘。他明白,想在這個領域立足,必須掌握這些微小物質的特性。
制作紐扣電池成為韋海濤探索多元正極材料的關鍵一步。然而,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卻充滿了挑戰。毫克級的稱量、繁瑣的操作步驟、對細節的極致追求……每一步都需要全神貫注。韋海濤沉下心來,一遍遍地練習,直到熟練掌握電池制作的五個步驟:稱量、涂布、切片、組裝、測試。
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許多困難,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堅持下去。但導師的話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動力:“做不了三、五千個電池,就改變不了自身固有的習性而達到無我的狀態。”韋海濤銘記在心,堅持每天完成100多個全流程、高強度的紐扣電池制作,歷時一個月,終于取得了初步成效。
勇擔重任鉆研工藝
韋海濤并未沉溺在初步成功的喜悅中。他深知,要想取得更大突破,必須不斷挑戰自我,勇攀高峰。此時,他被緊急調往技術部,肩負起調理工藝的重任。
工藝的穩定與產品的質量息息相關。韋海濤率領團隊逐一熟悉設備參數和工藝指標,根據實踐結果反推,再行校正設備參數或工藝指標。他們在數據的汪洋大海中逐一驗證其目標值的適用性與適配性,以消除盲區和誤區進而確立標桿。
為了解決混料分層問題,韋海濤帶領團隊連續一周盯在一線,不分晝夜地排查工藝,精調設備參數,進行各種試驗。為確保產品潔凈度,他進入設備內部,對異物進行徹底清理。當發現物料在混料過程中溫度不斷攀升而其外部冷卻水的溫度過低時,他又適時采取措施縮小內外部溫差,調試了物料的流動性和混合參數。
在韋海濤的帶領下,技術部不僅解決了多個技術難題,更在產線工藝責任的落實上取得了顯著成果。現在,產線工程師負責整體把控,工藝員負責現場參數調整及優化,生產秩序井然有序。
更上層樓整合生產
隨著領導結構的調整,韋海濤再次迎來新的挑戰——擔任制造部部長。面對一個新人多、完全沒有新型材料生產概念與經驗的生產團隊,他并沒有退縮,反而看到了團隊潛能。
他靜下心來,從一件件小事入手,逐一解決矛盾和障礙,手把手地培訓員工設備操作要領、工藝基礎知識和質量管控意識。
在韋海濤的帶領下,制造部不僅建立起完備的生產管控體系,更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通過優化工藝參數和技改除塵管線,成功降低了潔凈空氣的用量和產品的跑料率,為公司增加了近50萬元的經濟收益。
這種對工作的極致追求和不斷創新的精神,使得韋海濤成為紅馬科技的中流砥柱和韓城新能源材料領域里一顆冉冉升起的“啟明星”。2022年獲評“韓城工匠”。
“埋首新能源領域,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用匠心實現新能源夢想,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談及下一步打算,韋海濤堅定地說。
□見習記者 謝明靜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