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18歲離開故鄉,負笈遠游,至今35歲博士畢業,整整17年時間過去。期間參加過7次研究生考試、3次博士論文答辯……也曾因學業一度中斷,在基層擔任第一書記、在多家農業企業打工,曲折廢弛難以盡述……”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應用經濟學院農業經濟管理系博士趙安在其博士學位論文致謝中寫道。
這篇言辭懇切的論文致謝內容在發布后的一個月內,不斷被網友轉發、點贊,有網友稱讀后“淚眼婆娑,戳到了靈魂”,也有網友評價“一字一句,熠熠生輝”。
對自己的博士學位論文致謝內容刷屏朋友圈一事,6月11日,趙安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他原本只是在個人粉絲數并不多的小號上,把這篇個人小傳、小日記存在里面,沒想到有這么多人轉發,很驚訝。
提及致謝中寫到的“曲折廢弛難以盡述”,趙安有些感慨。他介紹自己很熱愛讀書,學習也非常有自覺性、主動性。“但是往往越是這樣,(學業)這條路就走得特別不順利、特別掙扎,不像有的同學,本碩博一口氣連著讀完,沒有中斷,節約了大量時間,像我這個年齡已經走到比較高的一個層級上了。但是我中間受了這么多的挫折,換了這么多的方向。”趙安說道。
公開資料顯示,趙安,甘肅人,1987年出生。先后在蘭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求學,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學。著有作品集《祁村奮斗——一個村支書的中國夢》、《基層干部讀水滸》等。
2009年,于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后,趙安稱其因“考研不第”,遂赴廣州打工。他在致謝中寫道,那時“因長期居住黑暗的握手樓和膠囊屋,后來造成了不小的心理疾患……一邊風餐露宿,一邊屢試不第,無法再返校園,大好青春與天賦豈容如此虛擲?珠水湯湯,人海茫茫,誰會購買這一腔才情與夢想?我經歷過很多次失敗,但從來都沒有像那個時候,那樣的切膚、蝕骨和無助”。
2012年,趙安聽從母親的建議,從廣州回到甘肅參加了事業編制考試,在甘肅省鎮原縣工作。彼時,時任鎮原縣城關鎮黨委書記的李四科,見其做事勤謹、為人忠誠,便力排眾議,任命當時只有24歲,且入職只有三個月的趙安,擔任五里溝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半年后轉任祁川村黨支部書記、村合作社理事長。
在鎮原縣工作的3年多時間里,趙安始終沒有放棄繼續讀書的夢想,2013年,他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學院,讀在職碩士研究生。
2015年,趙安又考入蘭州大學法學院,讀全日制法律專業碩士。此后,趙安辭去了鎮原縣的工作。2018年,趙安又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攻讀全日制管理學博士。
“考研7次、屢試不第”的趙安在致謝中尤其感謝那段看似曲折的基層經歷,他在致謝中評價那段經歷,是“自此開啟了一段對我后來產生深遠影響的基層實踐,并在這個過程中重塑了我認識這個社會的價值體系”。
而在今天,在已然獲得博士學位的趙安來看:“雖然中途不斷地嘗試了別的事情,但這些實踐反過來給我今天的學術工作以極大地啟示。如果真的有一點分享心態的話,想告訴學弟、學妹們勇敢走出去,沒有什么對錯,人生的每一步都有用。雖然可能從有些角度上看來,我們的一些經歷是無用的,是失敗的,但這是堂吉訶德式的探索過程,它都是珍貴的,都是意義非凡的。”
以下為趙安博士學位論文致謝全文:
01
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很多與計劃生育有關,一場持續數十年的國策,改寫了很多人的命運。
六歲前,我被稱為“黑娃”,這里的“黑”不是皮膚原因,而是指新出生的人口,沒有獲得相關部門的審批,屬于非法生產的“黑戶”。對于這種“非法行為”的懲處,總不能把新生兒退回去或者清理掉,只能對人口生產者予以政治或經濟上的多重打擊。父母為了躲避這種處罰,就將我的童年四處藏匿,使我陷落于愛的貧困,一生不得治愈。
1987年,我出生在甘肅老家半山腰的一個窯洞里,老一輩人為了躲避兵禍和盜匪,往往在山野深處鉆穴而居。80年代末,改革開放的春風遠未能吹拂到這些山壑峁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落后,超乎今天的孩子們的想象。沒有通電、沒有水源、沒有取暖設備,前往中心鄉鎮的衛生所,要套著牛車走大半天的山路。即便如此匱缺的醫療資源,作為“黑娃”也根本不敢光明正大的尋求。
一個新生生命的成長,除了要給予乳品、糧食之外,必然要匹配最基本的醫療幫助。爺爺奶奶抱著這個小生命,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是怎樣捱過一個個酷暑嚴寒,以及用怎樣的土方子來驚險的應對嬰兒的頭疼冷熱、感冒發燒?老爺爺和老奶奶,點著煤油燈,在漆黑的窯洞里,顫顫巍巍的撫慰著,這個嗷嗷待哺、徹夜啼哭的嬰孩。每每想到這樣的一些畫面,我都會淚水決堤。
三歲時奶奶死了,我還完全不能記事,今天沒人能告訴我她的模樣。我又被轉手到舅舅家,由外婆照料直至六歲,外公教我在墻上歪歪斜斜的學寫自己的名字,這算是最早的啟蒙。七歲時,老家的爺爺去世,沒人知道他與我分開后所經歷的饑寒與孤獨,我回到老家奔喪,但完全不懂生死究竟為何物。
02
六歲后,我搬到了幾十里之外的鄉鎮,從“黑娃”變成了城鎮戶口,在當年那個不足百米的鄉鎮街道,我得以“大開眼界”。今天看來,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驚艷”轉型,卻是我父親窮盡他的社會資源,四處花錢打通關節,才讓一個出生多年的生命,從行政上“準許出生”,自此得以公開面見這荒唐人間。
我在這個小鎮里讀完了小學、初中和高中,接受了當地“最好”的教育。父母和老師反復地告訴弱不禁風的我,“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雖然今天看來,但凡以“只有”開頭的命題,大多都不見得正確,而且數十年無愧內心、不負韶華的求索,今天所能改變的依然是如此有限。但在那個一無所有的年代、一無所知的年齡,那些“錯的知識”,卻是唯一“對的方式”。
十八歲告別鄉鎮,前往省城蘭州上大學。走在擁擠的大城市,分不清東西,看不懂紅綠燈,不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連運用城市語言與他人交流都費勁不已,進到樓宇里因沒有見過電梯而找不到上樓的入口。入學之后,更不知同學們所說的百度和QQ究竟為何物。但是,當我第一次站到黃河鐵橋上,看到滾滾天河畢竟東去,回望無數歲月和山川,依然激蕩起少年胸中的無限慷慨。
三年后,故鄉傳來父親病逝的消息。回望來時路,從村里到鄉鎮,共有二十多里地,父親用了一生才走完,給我辦了城鎮戶口,奮力托舉我上大學,完成這兩件事就耗盡了所有。后來,我常想起他的種種執念,想起與他的許多次爭吵,想到他最后的恐懼與絕望;還想到,他沒能等到我成家,沒能抱一抱小孫女,看到小家伙長得像我又像他。每一次想起這些,我都止不住奔涌的淚水。
我此生不負他人,唯獨對不起父親的養育之恩。后來我見佛就求、見神就拜,希望眾神能保佑父親,來生得以健康長壽、子孫滿堂。轉眼十四年過去,墳頭荒草綠了一遍又一遍,每次來祭祀,我都怕你看到我滿面塵灰的樣子,縱使相逢應不識。“你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03
大學畢業后,考研不第,跟隨民工潮南下廣州打工,因長期居住黑暗的握手樓和膠囊屋,后來造成了不小的心理疾患,奉勸后來者不宜模仿。一邊風餐露宿,一邊屢試不第,無法再返校園,大好青春與天賦豈容如此虛擲?珠水湯湯,人海茫茫,誰會購買這一腔才情與夢想?我經歷過很多次失敗,但從來都沒有像那個時候,那樣的切膚、蝕骨和無助。
后在母親的召喚下,我回到老家的基層政府上班。知遇時任城關鎮黨委一把手的李四科書記,見我做事勤謹、為人忠誠,他便力排眾議,任命當時只有24歲,且入職只有三個月的我,擔任五里溝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半年后轉任祁川村黨支部書記、村合作社理事長。自此開啟了一段對我后來產生深遠影響的基層實踐,并在這個過程中重塑了我認識這個社會的價值體系。
三年任期里,我將自己曾在書本上學到的西方經濟和政治哲學,結合本土的地方性知識,在這個應用場景當中展開試驗,成敗得失都整理在了處女作《祁村奮斗》當中,出版后經由《中國青年報》、《法制日報》、《民主與法制時報》等媒體報道而進入公眾視野。該書的后記中曾寫道:“這一切的一切,對我個人而言,無所謂有意義,也無所謂無意義。思考的積習與寫作的自覺,促成了這本不成熟的作品,算是對寶貴青春的交待。如果有一天兩鬢華發,重拾這部年輕而充滿瑕疵的作品,就如同遇見了當年不完美的自己,我將為那份勇敢、堅韌、執著、壯懷激烈,感動的淚流滿面”。
在基層官場,無論開展工作、輸出成果,還是在當地謀得生存與發展,必有太多不言自明的艱辛。但我依然充滿感恩,感謝組織給我施展才華的平臺和建功立業的機會。苦辣酸甜,興衰榮辱,轉頭皆空。只是當年李書記愛才、惜才、為國育才的精神,在那個極不干凈的環境里,卻是那樣的另類,即便他窮其一生都只是個鄉鎮黨委書記。以至于在后來如煙的歲月里,常常讓我想起。
04
擔任村支書期間,為了尋求治理村莊的良方,我前往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學院在職學習,有幸結識了溫鐵軍、董筱丹兩位老師,為我后來堅持從事鄉村建設研究,賦予了強大動能,這是后話。
2015年卸任之后,我得以重返母校蘭州大學,在法學院接受系統的法學訓練,打開了另一扇認識世界的大門。求學期間拜在導師遲方旭教授門下,遲老師對我這個混跡江湖多年的學生非常看重,他的嚴謹和睿智給我以極大的垂范。后來的求學生涯中,遇到過很多名師大腕,但我一直難忘遲老師視我如親人一般,耳提面命的教導。
2018年第二個碩士畢業后,再次來到北京,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師從社科院學部委員、著名農業經濟學家張曉山先生,攻讀農業經濟學博士,主攻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博士論文的項目推進的很不順利,多虧張老師的耐心教導與多次資助,并組織專家對我的研究把脈問診,論文經過數十次的大修和上百次的打磨,經歷了兩次延期、三次答辯之后,才最終百煉成鋼,獲得學位。
在我深陷低谷時,農發所杜志雄書記堅定地告訴我,“老師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努力的學生”,并抽出寶貴時間親自指導;苑鵬副所長在我每一次受挫時,都給予如坐春風般的勉勵,令人難以忘懷;孫同全老師不但為論文框架的搭建提出很多建設意見,還逐章逐節地幫我修改字句,萬千感謝難以言表。離開以上幾位老師的幫助,我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完成學業。另外,有機會結識黨國英老師、李人慶老師、譚秋成老師,以及同師門的劉長全老師、崔紅志老師、曹斌老師,是我四年博士生涯中的寶貴財富。
真正的改變往往發生在不經意之間。我在碩士期間發表的一篇討論《草原法》之流弊的論文,有幸進入了中國工程院任繼周院士的視野。早在17年前,我剛進入蘭州大學草業學院讀本科的時候,曾與任院士有過一面之緣,當時的任先生因在草業領域的杰出貢獻已名滿天下,后來又開辟了“農業倫理學”這一全新領域,并組建團隊、編寫教材、栽培后學,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2020年,我在北京再次見到任先生的時候,先生已是96歲高齡,但依然才思敏捷、心憂天下。通過兩次見面長談,以及數十次的書信溝通,先生確定我就是他要找的人,并為我指明了一條要用一生時間去研究的方向。另外,先生得知我出身寒微,在北京過的清苦,多次要資助我完成學業,我都辭之未授,但先生反復陳明利弊,要求我專注學業不可分心,我才如履薄冰的接受。此生,我將為繼承絕學而不懈奮斗,以報吾師厚望于萬一。立此為憑。
05
我此生最幸運的事情,并不是讀了博士,而是認識了我的妻子,有了我可愛的小公主,以及我和母親的身體都算康健。
感謝我的母親。父母能給我的雖然非常有限,但足夠我在這個年代奔波,足以點亮坎坷旅途中的微光。感謝母親對我漫長讀書生涯的理解與資助,以及對兒媳和小孫女極盡所能的照顧。
感謝我的妻子。在我一無所有的年紀以身相許,25歲到35歲,是一個女子最美好的十年,卻一直和我聚少離多,后來又生下芃芃,為我再造精神家園。記得當年倉促舉辦婚禮,向來能言善辯的我卻在婚禮上一言未發,而妻子滿含淚水,告訴到場的所有人,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沒有能力給她一場華麗的婚禮,但我一定努力給她一個精彩的人生,“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
最后要感謝自己。17年時間里,在如此貧瘠的土壤、匱乏的稟賦中,好似大漠孤煙、苦海片舟,無論被命運安排在什么樣的角落里,我都傾盡所能的發出光和熱,揚起風帆、剪出藍天。那種頑強拼搏、永不服輸,不輕易向命運低頭的奮斗精神,值得我用一生時光來珍藏和回味。
無論是蘭州興隆山下,還是廣州上下九、北京中關村,沒有一個地方能像老家半山上的那穴窯洞,令我魂牽夢縈。無數次夢里,跋涉無限遠,回到這里,見到慈祥的爺爺、奶奶,年輕的父親,還有滿院子的花正妍、鶯在飛、風無語。雖然,并無多少成就值得衣錦歸來,但多么希望他們能泉下含笑。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