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課上,學生們學習心肺復蘇。
實訓課上,學生學習老年人常用照護技術。
一邊是朝氣蓬勃的“00”后本科生,一邊是日漸衰弱的“爺爺奶奶”們。當“朝朝”和“暮暮”不期而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隨著我國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2019年,教育部等7部門聯合發文,鼓勵引導普通本科高校設置家政學、老年醫學等養老相關專業。2022年2月,西安文理學院成功獲批設立養老服務管理本科專業,2022年9月開始招生,成為陜西省首個、西安市目前唯一設立養老服務管理本科專業的高校。
養老專業的本科生學什么?和職業院校同類專業相比,本科生培養側重哪些方面?專業就業前景如何?
學生體驗“看不清路”“走不動路”
在西安文理學院,養老服務管理專業的每個學生都要在實踐課上體驗“看不清路”“走不動路”。
負重數十斤,卸掉自己的近視鏡,學生歐陽菲菲走起路來有點直不起腰、邁不開腿、看不清路。她拄著手杖,走在校內實訓中心的模擬起伏橋上,步子小心翼翼,不一會兒就感到有些疲憊。
“很多老年人腿腳不方便,還患有白內障,眼睛看不清楚。而我也是高度近視,當我摘下眼鏡并負重往前走時,突然覺得有點緊張、不舒服,沒有安全感。”歐陽菲菲直言。
“老年人的身心狀態是年輕的健康人群想象不出來的,只有真切感受,才能了解他們的需求。”專業老師和巾杰說,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增進學生對老年人的同理心,培養學生的細心和耐心,讓他們在工作中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日前,記者在該專業一堂實訓課上看到,學生需要掌握的老年人照護技術真不少:在緊急情況下為老年人進行心肺復蘇;為不能自主刷牙的老年人一日三次進行口腔護理……
“學了這個專業后,我們才發現,要讓老年人晚年生活得幸福、有質量,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僅需要愛心和耐心,還需要有洞悉行業發展趨勢的眼光和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學生焦昀澤說。
據介紹,該專業學生日常要學習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公共管理學、社區養老管理、養老機構運營管理、老年心理學、老年護理學、飲食營養與衛生、老年能力評估、智慧養老健康系統應用等多門學科知識。
“養老服務管理是被很多人誤讀的專業”
“養老服務管理是被很多人誤讀的專業。”學生曾鑫泓說,在2023年填報志愿時,他覺得這個專業很新穎,也很有發展前景,于是堅定地選擇了它。但媽媽覺得這個專業將來就是去養老機構“伺候老人的”,會干“端屎端尿、擦洗喂飯”的活兒,她覺得“小伙子干這個不體面”。
入學一年多來,曾鑫泓深刻地感受到,這個專業的培養方向并不是媽媽想象的那樣,而是復合型管理人才。每次放假回家后,他都會將學到的知識和參加的實踐告訴媽媽。現在,媽媽已經消除了擔憂,對于他想在畢業后進入養老機構工作的想法,媽媽表示支持。
曾鑫泓媽媽的想法并非個例。由于一些考生和家長對專業和行業存在偏見,西安文理學院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在2022年、2023年招生時均沒有完成招生計劃,每年都有幾名被錄取的學生沒有按時報到或申請轉去了其他專業。
然而,隨著該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內容、實踐方式等方面持續探索改革,其行業知名度不斷提升,與此同時老年人口快速增加,養老問題愈發受到人們關注,考生和家長對行業認知有所改變。2024年,該專業學生第一志愿率顯著提升,被錄取的學生全部按時入校且學習熱情度更高,志向也更加明確。
“我上中學時就立志要學習養老專業,家人很支持我。這緣于有一次學校組織我們去養老院開展志愿活動,為老年人打掃衛生、表演節目,陪老年人逛公園,讓我產生了滿滿的幸福感。”學生劉思雨說,養老行業是服務“夕陽”的“朝陽”行業,可以豐富她的內心,實現她的人生價值。大學畢業后,她想去日本學習養老產業先進技術,回國后到養老機構從事一線工作,讓更多老年人因為她的服務而更加幸福。
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索
“我們在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創新探索,培養適應行業新趨勢、養老新模式、老年人新需求的復合型人才。”西安文理學院養老服務管理系主任馬云超說。她認為,復合型管理人才不但要在經營管理方面有突出能力,還應該具備較高的相關技能水平。因此,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一方面著重培養學生掌握老年護理、養生保健、疾病預防等知識技能;另一方面,讓學生掌握經濟發展規律,具備經營管理能力,畢業后3至5年能夠成長為養老服務行業的骨干力量。
新生入校后,學校會從尊老敬老的情懷教育出發,幫助學生初步認識所學專業。該專業探索構建“四段進階式”實習實訓模式,從大學一年級到四年級分別給學生安排認知實習、專業見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通過層層遞進的實習實訓模式,加強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和認同,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為了讓教學內容與行業需求高度匹配,該專業為學生配備校內專任教師和校外行業導師“雙導師”,采取“課程共建”方式,邀請行業導師走進課堂給學生授課,與專業教師共同完善教學內容與方法;帶領學生走進養老機構,接受行業專家現場教學指導。
在養老機構,學校會安排學生在護理崗、康復崗、社工崗、銷售崗等各類崗位上實習,在錘煉專業技能的同時,讓他們了解整個機構的運營方式。學生實習時不但學會了如何使用助力外骨骼、智能洗浴機、智能排泄護理機等養老常用器械,也增加了對工作崗位的理解和對生命的敬畏。
“和職業院校養老相關專業相比,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向更側重于‘管理’,但我們也經常和學生講,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一進入工作崗位就會立刻成為管理人員。不論各行各業,一定要樹立從基層做起、在實干中成長的理念。”西安文理學院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學科帶頭人董冠華說。
人才缺口大 希望多舉措增強專業吸引力
如今,老年人的需求已經向更加現代化、更高生活品質轉變,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對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持續增加,這類人才特別是管理人才目前比較缺乏。
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王寺敬老院院長李媛告訴記者,她所在的養老機構這幾年招聘的大多是具備醫學專業背景的人才,事實上機構更需要的是復合型管理人才,因為養老機構崗位設置比較復雜,從事管理崗位的人員不僅要具備咨詢崗、護理崗、后勤崗等各個崗位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并且能和政府部門進行對接,有效推動政策在養老機構落地。
“這類高層次人才現在并不容易招聘到。但我相信,隨著本科生培養路徑打開后,行業的管理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缺口就會被填補起來,有利于實現養老機構品牌化,推動整個行業標準化、專業化發展。”李媛說。
目前,西安文理學院養老服務管理專業已經和西安30多家養老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很多機構表達了想從該校畢業生中為他們選拔優秀人才的意愿。
提升專業、行業吸引力以及從業者社會認可度,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關鍵。山東省每年給予設置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高校最高100萬元獎勵,該省設立養老及相關專業的院校達到275所、在校生23.7萬人。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與海曙區民政局聯合舉辦養老人才訂單班,學生可享受每學年10個月、每月500元的生活補助費用,有效增強了專業吸引力。
“目前西安市開辦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院校有18所,其中本科院校只有我們一家。”馬云超說,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例如讓養老專業學生與免費師范生享受同等待遇等,進一步提高該專業的報考率與吸引力。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