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記者從全省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協調機制工作會議上獲悉:我省將聚焦“十四五”末陜西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5%的目標,圍繞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等人群特點,深入推進5項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同時,統籌實施5項重點科普工程,推動科普公共服務提質增效,培育創新文化,厚植創新沃土,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提供強勁動能。
聚焦重點人群,夯實工作基礎。重點做好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加強基礎教育階段科學教育工作,培養科學教師隊伍,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推進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每年舉辦10場科學家精神報告會和10場院士科普報告會;實施館校合作,建設青少年科普志愿者隊伍;建設10個國家級和30個省級創新創業學院(基地),持續開展中學生英才計劃、少年科學院等工作。
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將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聚焦“3+X”現代特色產業發展,持續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不斷提高農民文明生活、科學生產、科學經營等能力;產業工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將聚焦全省重點產業鏈發展方向,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不斷提高產業工人創新意識和技能水平;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將重點結合健康和信息化需求,開展好醫療健康和手機網絡應用科普,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安享幸福晚年;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將把科學素質教育進一步納入各類干部培訓,幫助樹立科學執政觀念,提高科學決策能力。
同時,組織推進5項重點科普工程。實施科技資源科普化工程。推進重點實驗室面向青少年及社會開放,推動科普指標列入科技獎項評定;實施弘揚科學家精神“五個一”工程;持續做好學會“科普惠三秦”系列活動。
實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加強智慧科普建設,推進科普服務精準化;舉辦陜西省公民科學素質大賽,創作優秀科普作品,推動科普內容多渠道傳播。
實施科普基礎設施強化工程。加快推進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實施縣級科技館建設支持計劃,大力拓展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場館科普服務能力,促進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公共場所強化科普服務功能。
實施基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推動實施全域科普行動,加強科普志愿者隊伍建設;引入“安全家園”等項目,強化應急科普能力;結合“科技之春”“科技活動周”等品牌科普活動,常態化開展各類主題科普宣傳。
實施科學素質國際交流與合作工程。實施“一帶一路”青少年交流計劃、留學回國人員支持計劃,搭建人才項目對接交流平臺;聚焦歐亞論壇、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等合作契機,舉行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記者 霍強)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