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正在對山區公路夜間視線誘導裝置進行維護檢測 記者 竇翊明 攝
連日的降雨為西安不斷上升的氣溫按下暫停鍵。受降雨影響,為了安全起見,秦嶺山區部分峪口、峪道實行了封閉管理。同時,近期西安市公路局分別在101省道舊線(商九路)與210國道灃峪山區段“上新”各類安全提升裝置,為市民游客在晴好天氣下進山避暑保駕護航。
101省道舊線(商九路)
7個急彎處增設夜間視線誘導裝置
7月5日,記者跟隨西安市公路局工作人員駕車來到101省道舊線(商九路),沿山路行駛,一側的流峪河水聲潺潺,另一側的山體則被青翠包裹,景色宜人。行進過程中,記者注意到,由于地處山區,該路段彎道較多,流峪河河道較深,路基擋墻最高處有10米多高。
“該路段2021年遭遇強降雨,沿途多處路段塌方、沖毀。我們隨后實施修復工程,修復路段全長19.055公里。”西安市公路局工程科劉家瑤介紹,作為一條休閑觀光的熱點線路,開放通行后,尤其是節假日進山避暑的市民游客比較多,交通量大幅增加,路線一側靠山,另一側臨崖,彎急坡陡的特征顯著,山體遮擋行車視線的情況普遍存在,白天視距良好的地方在夜間會變得視距不佳。
為此,西安市公路局在路段選取7個急彎處增設夜間視線誘導裝置,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裝置主要由燈帶與為其供電的太陽能板組成,燈帶捆扎在護欄上,每一段長約300米到400米不等,設置燈帶的位置均為路段連續彎道和下陡坡處,在工作人員此前拍攝的視頻中記者看到,夜間山區一片漆黑,亮起的燈帶蜿蜒于山路上,明確地標識出了道路的走勢與路基界限。
“以前山區道路上的視線誘導裝置都是被動反光的,且都是點狀燈,被動反光易被灰塵或泥土污染,影響效果,在雨霧天氣下反光能力下降。尤其在彎道處,車燈照射范圍外,反光設施也無法發揮其優勢,而夜間視覺不連續、行車視域構建效果差,點狀分散安裝也不能有效滿足夜間視線誘導需求。”劉家瑤告訴記者,此次新設的燈帶設置有光控功能,夜間連續自動發光,視線引導直接明了,不易被車燈干擾,醒目而不炫目,降低駕駛難度,從而提高行車安全性,裝置采用太陽能供電、免布線,綠色環保。
210國道灃峪段
完成數字化改造試點
作為穿越秦嶺的一條主要國道,210國道灃峪山區段是市區周邊著名的旅游公路。每逢周末、節假日旅游交通量激增,車輛擁堵現象頻發,為路段交通承載帶來極大壓力,同時因其道路經過秦嶺腹地,地質結構復雜,加之雨雪天氣變化頻繁,導致部分路側山體巖層穩定性較差,滑坡、落石現象時有發生。
西安市公路局信息科李超平介紹,為有效提升該路段基礎設施與安全應急數字化水平,該路段也進行了升級改造,通過在210國道二道橋道班、黎元坪服務區、關石停車區和秦嶺分水嶺分別設置4處視頻卡口,可以實時監測感知山區公路區間交通流量;在全線設置視頻監控12處、事件檢測設備13處,提高路網運行實時監測能力。并與市氣象部門合作,借助西安地區8部相控陣組網雷達,實現了山區公路公里級精準氣象監測技術,為市民游客出行提供更加精細的公路交通氣象服務。
同時,西安市公路局在210國道灃峪入山口建設了一處全彩可變信息情報板,用于發布路況信息、重要天氣預警和交通管制情況信息等。在210國道全線設置多臺高清直播攝像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向社會提供24小時山區公路風景慢直播,并對黎元坪服務區進行綠色化、數字化升級改造,主要包括建設停車誘導系統、智慧公廁刷新改造、污水處理系統、信息發布、園區廣播和新能源充電樁等內容,提升市民游客出行體驗。
西安市公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西安市公路局將繼續做好全省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和安全應急數字化的試點工作,在現有技術條件的大背景下,持續創新。進一步提高山區普通干線公路應急指揮調度能力、應急處置數字化水平和公路出行服務水平,也將形成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向其他省市推廣。 記者 馮曉瑞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