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2日,是我國第46個植樹節,陜西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布《2023年陜西國土綠化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我省全年完成營造林522.79萬畝、種草改良33.82萬畝,治理沙化土地94.9萬畝。全年發布“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各類盡責項目108個,全省超905萬人次累計栽植各類苗木4670萬余株。
科學綠化持續推進
古樹名木保護加強
《公報》顯示,去年陜西省荒漠化綜合防治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全面啟動,明確“創造防沙治沙新奇跡、力爭在西部做示范”的戰略定位、兩步走目標任務、“三區三戰”總體布局和12項重點行動。全省68個縣被納入新“三北”工程區,其中35個縣被納入全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核心攻堅區,謀劃儲備“三北”工程六期第一批項目37個。
一年來,我省科學綠化持續深入推進,全年完成營造林522.79萬畝,其中人工造林89.92萬畝,飛播造林30.95萬畝,封山育林198.05萬畝,退化林修復167.76萬畝,森林撫育36.11萬畝,造林面積居全國前列。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入推進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陜北、渭北地區和秦嶺南麓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建設任務248.14萬畝。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省政府建立祖脈秦嶺生態保護修復局省聯動協同機制,聯合印發《守護祖脈秦嶺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全面推動秦嶺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高質量發展;印發《陜西省防沙治沙規劃(2021—2030年)》,全年治理沙化土地94.9萬畝。
同時,我省印發《高質量推進全省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方案》、《全省5棵5000年以上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方案》,啟動古樹名木資源補充調查。我省8株古樹、5個古樹群分別入選全國100株最美古樹和100個最美古樹群。渭南、延安、商洛3市制定實施5棵5000年以上古樹名木“一樹一策”保護方案,以及黃帝陵古柏群、倉頡廟古柏群“一群一策”保護方案,科學全面開展系統保護。
城鄉綠化美化同步推進
綠化質量穩步提高
《公報》顯示,過去一年我省城鄉綠化美化同步推進,綠化質量逐步提升。建成“口袋公園”151個、城市綠道388公里。西安、寶雞、榆林、商洛4市開展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公布開放共享公園21個。全省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分別達到38.42%、42.62%、13.15平方米、86.23%。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75個行政村通過實施“三化一片林”森林鄉村建設得到綠化美化。
全省交通運輸系統以“陜南交通旅游山水畫卷”交通強國試點、“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等為載體,高質量開展公路沿線廊道綠化。鐵路系統完成既有林木整治839單側延展公里,累計綠化鐵路里程2908.5公里,鐵路綠化率達到92.59%。
全省教育系統持續推進綠色學校創建,組織全省高校師生6.25萬人次義務植樹4萬余株。工會系統組織開展義務植樹,建成“工會林”“勞模林”10個。共青團系統開展組織8萬余名青少年義務植樹16萬余株。婦聯系統組織創建“五美庭院”省級示范村12個、省級示范戶135個。
2023年,我省全面落實《陜西省天然林保護修復條例》,全省9585.08萬畝天然林得到有效保護。13個“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示范項目完成建設任務10.76萬畝,布設監測樣地37個。咸陽市全面啟動“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市”建設,在全省率先上線運行“秦碳原”咸陽林業碳普惠平臺,“以林業碳匯‘344’模式探索區域碳中和路徑”經驗做法入選“202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案例”。
資源管護成效顯著
綠色惠民加快發展
在資源管護方面,去年,省總林長帶頭巡林,全年各級林長巡林8.5萬余次,研究解決重難點問題896個。全面完成國家林草生態綜合監測任務,扎實開展涉林違法違規問題查處整改,全省違法面積同比下降超80%。建立秦嶺國有林區防火隊伍57支,全省森林草原火災次數、受害面積同比分別下降44%、90%,秦嶺林區森林火災受害面積同比下降78%,再創歷史新低。持續開展松材線蟲病五年攻堅行動,拔除1個疫區20個疫點,實現2個疫區21個疫點無疫情。美國白蛾連續2年無疫情,成為全國首個拔除疫情的省份。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全年林業產業總產值超1700億元。科學謀劃藤編產業發展;提升改造油茶、核桃、棗等特色經濟林96萬畝;新增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5個、省級森林旅游示范縣4個、省級林業龍頭企業9家;發布3條生態旅游精品線路、9條森林康養步道旅游線;選(續)聘脫貧人口生態護林員50181名,發放勞務補助3.12億元,帶動全省5萬余戶18萬余名脫貧群眾穩定增收。
開展植被衛星監測評估,為春季植樹造林適宜期預測、森林草原防火和沙塵天氣防御提供氣象服務。陜西省“生態云”感知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初步構建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共用、業務云上辦理、實時安全高效的全省林業現代化應用體系。
首席記者 龔偉芳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