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是實現健康老齡化、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的重要舉措。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中國殘聯等部門印發《關于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的通知》。通知指出,重點為失能、慢性病、高齡、殘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為主,兼顧日常生活照料的醫養結合服務。
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養老等鄉鎮社區服務機構,有效利用現有資源,提升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推動基層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有機銜接,切實滿足轄區內老年人健康和養老服務需求。
通知明確,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提升行動的工作內容包括——
提升醫療和養老服務能力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要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慢性病防控等服務,進一步做實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慢性病長期處方服務和居家醫療服務。有條件的社區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要積極拓展醫養結合功能。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在社區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依法依規設立醫療服務站點。加強醫養簽約合作,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要建立日常醫療衛生服務與社區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養老服務有機銜接融合工作機制和服務模式,為社區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并按照協議提供疾病診療、醫療護理等醫療衛生服務。
加強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為老年人提供中醫診療、中醫健康狀態辨識與評估、中醫藥健康管理等服務。加強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在社區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推廣普及中醫保健知識和易于掌握的中醫推拿、貼敷、刮痧、拔罐、中醫養生操等保健技術與方法。發展中醫藥康復服務,推廣適用于基層、社區的小型化、專業化的中醫康復設備和康復適宜技術。
加強醫務人員繼續醫學教育
支持醫務人員參與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擴大服務隊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要根據實際需要,注重相關專業和管理、服務人員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在社區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內設醫療衛生機構中工作的醫務人員,可參照執行基層醫務人員相關激勵政策。加強醫務人員繼續醫學教育,組織有關人員參加醫養結合人才能力提升有關培訓。
建立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
發揮“互聯網+醫療健康”“互聯網+護理服務”“互聯網+養老服務”作用,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可依托醫聯體上級醫院建立遠程醫療服務系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要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建立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可探索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智慧化居家社區健康和養老服務,推動區域醫療和養老信息互通、數據共享,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嚴格執行網絡安全和健康醫療數據保密規定,保障老年人個人信息安全。
利用現有資源改善設施條件
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或社區養老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等可利用現有資源,內部改擴建社區(鄉鎮)醫養結合服務設施,重點為失能、慢性病、高齡、殘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為主,兼顧日常生活照料的醫養結合服務。城區新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可內部建設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設施。新建和改擴建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設施內的養老服務區應設置在獨立建筑或建筑分區內,嚴格實行分區管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利用現有資源提供養老服務的,涉及建設、消防、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等有關條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依據已有資質直接進行登記備案。 綜合新華社、國家衛健委網站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