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關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今天來到這里,黃河上中下游沿線就都走到了。”
從青藏高原三江源到黃河入?冢瑥暮0温洳羁4000多米,從黃河長度看5400多公里,從中華文明史看5000多年。遼闊時空,都在10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入海口考察時的這句話里。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創作好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習近平總書記幾年來多次考察黃河。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在總書記心中,交響著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700多天。這是2021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濟南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與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的間隔。
這兩年多時間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變化是深刻的。習近平總書記又先后來到山西、寧夏等地考察調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情況。按黨中央部署,各項工作緊鑼密鼓,搭建起黃河保護治理的“四梁八柱”,整治生態環境問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完善治理體系,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步。
此次在濟南召開的座談會,是再動員,有很多新部署。座談會名稱中的“深入推動”四個字,顯示出這一國家戰略向縱深全面推進。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對這項國家戰略的“深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出明確要求,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提出打好環境問題整治、深度節水控水、生態保護修復“三場攻堅戰”,推動流域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三個變革”。
“確保‘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總書記強調,“十四五”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抓好重大任務貫徹落實,力爭盡快見到新氣象。
兩次座談會之間,隔著一場肆虐全球的大疫情,我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全面小康。
短短兩年多時間,世界已經改變。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強調的,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10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情況匯報,沿木棧道察看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環境。他強調,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生態文明理念發揚光大,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增光增色。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充滿辯證法:“準確把握保護和發展關系”“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提高風險防范和應對能力”“把握好全局和局部關系”“把握好當前和長遠的關系”……
此次座談會提出要高度重視全球氣候變化的復雜深刻影響,從安全角度積極應對,全面提高災害防控水平,守護人民生命安全。
全球氣候變化對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要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考量。
7月下旬以來,黃河流域部分地方遭受罕見洪澇災害。入秋,“拉尼娜”導致較早出現冷冬,北半球面臨煤電需求高峰壓力。
黃河上游多煤炭,東營有油田,要統籌考慮生態安全與能源安全。既要抓緊能源生產結構調整,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后產能,又要確保煤炭和電力供應穩定,保障好經濟社會運行。
所以此次座談會,總書記強調“要推進能源革命,穩定能源保供”。
在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頁巖油實驗室、二氧化碳氣驅實驗室,聽取油田堅持自主創新、加快技術攻關應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等情況介紹。
總書記在這次考察調研中強調,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要發展實體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
身在黃河入?冢暯娇倳浶睦镅b著大河上下億萬人民。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規劃范圍包括9省區約13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6億。
黃河上中游省區是發展不充分的地區,同東部地區及長江流域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滯后,內生動力不足,源頭的青海玉樹州與入?诘纳綎|東營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相差超過10倍。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受地理條件等制約,沿黃各省區經濟聯系度歷來不高,區域分工協作意識不強,高效協同發展機制尚不完善。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強化全流域協同合作,成為縮小南北方發展差距的戰略行動。
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入海口,憑欄遠眺。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黃河萬里,奔流激蕩。從巴顏喀拉山開始,涓涓細流匯成滾滾波濤,一路沖破萬山阻隔,奔騰激蕩,峰回路轉,百折不撓。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江河之所以能沖開絕壁奪隘而出,是因其積聚了千里奔涌、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
黃河入海,黃藍交匯,無比壯麗。黃色大河、藍色大海、綠色發展,這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交響曲。
監制:趙承
策劃:張旭東
主筆:王立彬
統籌:張曉松、王絢、齊中熙、雷敏
視覺 | 編輯:姜瀟、郝曉靜、張惠慧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