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師、面點師、車工、汽車維修工、人力資源管理師……涉及185個職業的74項職業資格,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做好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目錄有關工作等通知,將在12月31日前全部取消國家認證,改由企業或第三方機構來評定。
這185個職業 國家為何不發證了?
按照1994年我國建立的職業資格制度,由政府對技能勞動者的職業資格進行認定,這一制度對提升勞動者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就業市場的迅速發展,一些“鑒定”逐漸變成“創收”,導致職業資格過多過濫,影響了公信力,也給創新創業帶來阻礙。
為此,近年來我國取消了434項職業資格,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僅剩81項被編入國家目錄。為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2020年7月,人社部宣布74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年底前退出目錄。
政府不發證了,涉及的185個職業誰來評?2020年11月,人社部印發通知,明確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企業怎么評 評完有“含金量”嗎?
與過去國家“統考”不同,企業評級方式多種多樣。除理論知識測試,一些企業還將“考場”搬到碼頭、車間等生產一線,結合平時業績進行技能水平認定。
“這樣更能真實反映職工的技能水平。”家電維修工董辰肖告訴記者,特別是拿了證社會認可、企業加薪,政府還會再給額外獎勵,切身感受到了政府對技能人才的重視,感覺未來有盼頭。
“改革充分尊重企業自主權,解決了證書和實際能力‘兩張皮’問題。企業發的證書納入人社部門建設的證書查詢系統,結果互認,有‘含金量’,為企業留住人、用好人發揮重要作用。”山東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崔京建表示。
企業濫發證、機構亂收費怎樣防?
想考證但是沒單位,或者單位不具備資質,怎么辦?
“除了企業,人社部門還遴選確定了一批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通過他們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為社會人員和不具備條件的中小微企業職工提供職業認定服務。”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介紹說。
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700余家企業、近900家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完成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備案,近百萬名技能勞動者經認定合格后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張立新表示,在實施過程中,人社部門對相關機構實行備案管理,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我們不僅備案企業名單,還要求將企業評價結果上傳到信息系統,不能出現沒參加而發證的情況。”崔京建說,為員工兌現相應待遇,是山東省企業開展自主評價的必要條件之一。在提高產業工人獲得感的同時,也為了防止企業降低評價標準、亂發證。
記者了解到,員工在本企業考證不收費,但到第三方評價機構還是需要支付費用。人社部表示,第三方評價機構名單和收費標準都會在“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網”公示。 新華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