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一年中有霜期的開始,唐代白居易詩云:“凄清早霜降,淅瀝微風起。中面紅葉開,四隅綠萍委”,明代藍瑛題畫詩則有“清霜夜來白,古桕葉翻紅。”
契合霜降時節最有名的書法札帖,莫過于王羲之《奉橘帖》,而在歷代書畫名跡中,對于晚秋小景的描繪,宋人觀察尤其細致入微,筆下景致讓人回味無窮,如南宋的《霜桕山鳥圖》。
霜降食單:江南菱角、桂花糖藕與敦煌蘑菇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霜降時節,江南食物——荸薺、菱角等已經上市。菱角多水間,秋熟多煮食,清代畫家金農畫過多次,依次用濃墨、淡墨、白描勾勒四個菱角。畫面簡淡而空靈。題:“兩頭纖纖出水新,無浪無風少婦津,斜陽如舊,偏不見采菱人。曲江外史小筆并題。”
金農繪菱角
江南人對荸薺的吃法很多,口感清脆,生食、熟食、做菜都可以。桂花做成美食也同樣受人歡迎,例如桂花餅、桂花酒釀、桂花雞頭米……霜降時要吃的是桂花糖藕,桂花、糯米、蓮藕煮成的美食,口感十分豐富。
桂花糖藕
霜降時節的柿子也到了最誘人的時候,皮肉緊實而光滑,色澤飽滿而濃烈,一口咬下去,果肉如漿涌,滋味如蜜糖。俗語講,“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中國民間霜降時節有“吃紅柿子”、“煲羊頭”、“迎霜兔肉”的習俗。
霜降時節的柿子
在古代敦煌的飲食里,同樣不難從中組合出一份屬于深秋的“霜降食單”供君品嘗。敦煌人食用菌類的記錄可追溯至唐朝。敦煌文獻S.5927va中記載,“麥壹斗,買菌子一斗用”,想必敦煌人早就懂得諸多蘑菇的做法。
“霜降魚蓬勃,鮮味跑大街。”無論是釣魚還是食魚,此時都是上好的時機。在敦煌文獻P.3468《驅儺詞》中,就已經有“谷桿大于牛腰,蔓菁賤于馬齒。人無饑色,食加魚味。有口皆餐蒲萄,歡樂則無人不醉”這樣的描述。雖然略顯夸張,但生活的富足和喜悅的心情想必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了。
制酪酥 莫高窟第23窟 盛唐餅類食物,曾“霸占”古代敦煌人的舌尖,強烈影響他們的飲食結構。
最遲在漢代,餅就已經出現在敦煌人的餐桌上。敦煌馬圈灣出土的漢簡中就有關于餅的記錄:“膏餅一人直六十”。敦煌文獻中也有大量關于各種餅的記述,種類多達二十余種,差不多將所有的餅族成員都囊括其中了。
既然是深秋養生局,飲品自然也要向藥膳方向靠近。敦煌人善釀酒,也善飲酒。酒里自有北方人的熱情和彪悍,但又不是全然的粗獷,其中也有一番講究的微妙。“呵梨勒”(亦寫作“訶梨勒”)原產于波斯,是一味藥材,亦可釀酒。本是藥師佛右手所持之物,《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訶梨勒一種,具足有六味;能除一切病,無忌藥中王。”呵梨勒和庵摩勒、毗梨勒一起,可以釀造出極具異國風情的甜酒——三勒漿。
霜降之后,冬日更近一步。除了落木幾何,衣著多少,餐盤里的學問也是關注的重心。
霜降讀帖:雖多霜色染,猶見墨痕濃
契合霜降時節最有名的札帖,莫過于王羲之《奉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大意是,奉送上橘子三百枚,由于還未到霜降,不能多采摘。這種二行章法處理形式,是羲之行書的代表性風貌,雖聊聊數字,但用筆各各不同,點畫靈活多變,有的方折,峻棱畢現,有的圓轉,圭角不露,實則厚實,墨色湛潤,神閑態濃,意趣豐富,結體縱橫聚散,恰到好處,字字挺立,體態舒朗,書風坦然清純。王羲之另有一件《霜寒帖》,也是在這個節氣留下的痕跡:“臣羲之言。霜寒伏愿,圣體與時御宜。不勝馳情,謹附承動靜。臣羲之言。”這是霜寒時節發出的問候,“謹愿圣體安康,甚為掛念,謹以此函知曉您的狀況”。三言兩語,意味深長。
東晉 王羲之《奉橘帖》
東晉 王羲之《霜寒帖》
清 俞樾 書唐張繼《楓橋夜泊》
在詩詞里,寫霜色的詩句很多,除了杜牧《山行》外,最有名者莫過于唐代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現存有清代大儒俞樾書寫的張繼《楓橋夜泊》詩碑,如今成了一個著名景點。落款寫道:“寒山寺舊有文待詔所書唐張繼《楓橋夜泊》詩,歲久漫漶,光緒丙午,筱石中丞于寺中新葺數楹,囑余補書刻石”。
俞樾的學生吳昌碩曾反復書寫此詩。所見為八十歲時所書,筆意蒼老。除了從石鼓文化出之外,尚有金文之韻。
近代 吳昌碩 書唐張繼《楓橋夜泊》
吳昌碩“壬戌霜降”書寫了“非同玩好”篆書橫幅,亦是地道的石鼓文筆法。吳昌碩數十年如一日醉心于《石鼓文》而矢志不移。他以行草書筆法融匯篆隸,把平正整飭的《石鼓文》寫的放縱、恣肆而又極其雄強,用此來強化了篆書的書寫性和線質的表現性,借助大篆古法,注入“現代意識”,最終形成了吳氏特有的用筆基調——雄俊爽快,蒼茫樸厚,古氣生發,厚重中透著靈氣,給人以大氣磅礴、排山倒海的藝術感受。
霜降賞畫:中面紅葉開,四隅綠萍委
霜降時節,草木開始黃落,進入“千樹掃作一番黃”的晚秋。唐代白居易詩云:“凄清早霜降,淅瀝微風起。中面紅葉開,四隅綠萍委”。唐元稹有“霜降三旬后,蓂馀一葉秋”之句。
在歷代書畫名跡中,對于晚秋小景的描繪,宋人觀察尤其細致入微,筆下景致讓人回味無窮,如南宋的《霜桕山鳥圖》頁,圖繪烏桕一枝,葉片稀疏,經霜之后葉尖微微泛紅。果實滿掛枝頭,表明時值深秋。三只文鳥姿態各異,棲于枝頭。樹枝用濃墨一筆畫出,以赭色勾描葉脈與細枝。樹葉、小果采用沒骨畫法。葉之輾轉向背、枝之曲折橫斜,描繪得都很細致。
宋 霜桕山鳥圖 頁 故宮博物院藏
文鳥以中鋒細筆絲出羽毛,其身體的不同部位分別用白粉、赭石、濃淡墨輕染,細膩寫實。構圖疏朗,動靜結合,設色艷而不俗。此為南宋小品畫中精心之作。
宋 霜篠寒雛圖 頁 故宮博物院藏
宋《霜篠寒雛圖》頁繪5只文鳥集于枯棘上,姿勢各異,神態如生。枯棘下的竹枝色黃葉疏,點明了瑟瑟秋意。畫家將聚集4只文鳥的重心著落于畫面中心偏左的位置,而將另一文鳥繪于右側高處的棘枝上以分散重心,但它回眸向下的眼神與另外4只相呼應,如此布局使畫面既錯落有致而重心突出。文鳥的描繪先勾出輪廓,再用細勁的筆鋒繪出羽毛,并施以淡墨、赭石等色,渲染出毛絨的質感;竹葉使用雙鉤法,然后渲染;竹竿采用白描法;荊棘則一筆畫出,顯得蒼勁老到。
明 藍瑛《紅葉秋禽圖》
明代“浙派”后期代表畫家藍瑛《紅葉秋禽圖》通過繪畫來表現霜降之景。所繪景物古樸簡約,古烏桕枝干若干,自右斜出,蒼干虬枝,遒勁枯槁,枝頭紅葉稀疏,有隨風飄零之感,突出了霜降之后的節令氣氛,畫面秋意盎然。藍瑛以拙樸厚重的筆墨畫出樹干,與飄舞的紅葉相映成趣。畫面右上端題詩一首:“清霜夜來白,古桕葉翻紅。束羽雙啼鳥,寒枝逆晚風。”藍瑛師從沈周,落筆秀潤,臨摹唐、宋、元諸家,師黃公望尤為致力。他雖力追古法,卻能夠融會貫通,自成風范,對以后的明末清初繪畫影響很大。
清 華喦 秋樹斗禽圖 軸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華喦《秋樹斗禽圖》軸繪古樹一株,枝上藤蘿纏繞,黃葉飄零,一派深秋之景。一只黑色的鸜鵒(音瞿欲,俗稱八哥)倒掛枝頭,注視著正在空中相斗的另外兩只,它們爭斗激烈,情節頗為有趣,增強了畫作的生活氣息和生動感。全幅用筆靈活清新,枯枝、藤蘿用率筆寫意,翎毛用兼工帶寫之法,虛實結合,為華氏大寫意畫之代表作。
(本文據敦煌研究院、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及澎湃新聞此前報道資料綜合。)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