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峰
1954年6月,杜鵬程《保衛延安》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迄今已經走過70年的風雨歷程。有必要對這部紅色經典的修訂與版本情況作一鳥瞰。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作家反復修改已經公開出版的作品,是一個常見而特殊的文學現象,直接帶來的問題,就是需要考察和辨析其修訂和版本流變(同一本書的不同版本)的情況,對杜鵬程《保衛延安》的修訂與版本流變的考察與辨析,進一步深入認識這部當代紅色經典長篇小說,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清樣修訂
作品能夠出版,這是對作家精神勞動的肯定,也是精神勞動的物質體現。1953年年底,人民文學出版社決定正式出版《保衛延安》,杜鵬程繼續埋頭在清樣上進行修改,在《回憶雪峰同志》中,他說:
雪峰同志和出版社編輯部同志們,給“打字稿”提了意見,我用了兩個星期把稿子加以修改之后便付印了。第一校清樣,我幾乎通篇作了大修改,以致只好重排。編輯部的同志說,二校清樣千萬別大改。可是拿到二校清樣,又改得非常亂,于是不少章節又得重排……因此,原來這書三月出版,結果六月份才改完,預計七、八月份才和讀者見面。
——《杜鵬程文集·回憶雪峰同志》卷三
一般來說,作者在清樣上只是做些文字校訂工作,不大涉及內容的改動。然而,杜鵬程卻在第一校清樣上“幾乎通篇作了大修改”,“拿到二校清樣,又改得非常亂”,不言而喻,他主要是改動了小說的內容。
馮雪峰同志看過《保衛延安》修改后的清樣,對杜鵬程說:“看了清樣,看到你把作品修改得更好了,作為一個作家,我對你把稿子反復修改,非常贊成,可是編輯部的同志說吃不消。這是一個矛盾!”為了消除這個矛盾,杜鵬程表示暫不發排繼續修改,反倒是馮雪峰鼓勵他:“將來你還可以不斷修改。我之所以說修改要在將來而不是現在,是因為這個作品不足之處反映了我們現有的文學水平,等將來我們水平提高了,你的經驗也多了,自然有能力把它搞成與古典杰作爭輝的作品。”
杜鵬程認真聽從了馮雪峰同志的建議,《保衛延安》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初版
1954年6月,由“解放軍文藝叢書”編輯部編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的長篇小說《保衛延安》的初版本終于問世。書封面為淺軍綠色,除書名、作者、出版社外,還印有“解放軍文藝叢書”字樣,以及一幅兩位持槍士兵靠背而坐捧書閱讀的封面畫。書中前邊有《陜甘寧邊區簡圖》,以便讀者更好地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地理坐標和敵我態勢。書脊印有書名、作者、出版社。小說正文全部采用繁體豎排版,共計608頁,約34.7萬字,小32開本。扉頁注明該版本為“一九五四年·北京”版,背面印有內容說明:
1947年3月初,蔣介石匪幫以數十萬兵力對我延安發動了瘋狂的進攻,我人民解放軍和陜甘寧邊區人民在毛主席親自領導下,從防御轉入進攻,并在沙家店等有名戰役中殲滅數倍于我的敵人,取得了當時西北戰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輝煌勝利。
這部長篇小說真摯動人地描寫了這次保衛延安戰爭中幾個著名戰役,描寫了彭德懷元帥,描寫了指戰員中不少奮不顧身的英雄人物。這是一部描寫我國人民解放戰爭的有力作品。
這篇176個字的內容說明,簡明扼要地概括了《保衛延安》的主要故事情節,并給予高度的藝術評價。《保衛延安》首印10萬冊,立即受到文學界和讀者的好評,在國內引起了強烈反響。對這部以戰爭實感見長的小說,周恩來總理給予了這樣的評價:“‘我們部隊打仗就是這樣,彭總這個人也就是這樣’。”(《杜鵬程文集·〈保衛延安〉創作的一些情況》卷三)還有什么比這更好的贊譽呢?當年9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第2次印刷,而1955年3月,已經是第6次印刷,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需要。馮雪峰同志在《文藝報》發表長篇評論《論〈保衛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文中指出“《保衛延安》具有古典文學中的英雄史詩的精神”,《保衛延安》獲得史詩的稱譽,全國不少報刊同時發表了大量肯定性評論文章。
《保衛延安》取得了巨大的藝術成功。
修訂版
應廣大讀者爭讀爭購的需要,1956年1月,杜鵬程對1954年版《保衛延安》進行過一次比較大的改動后,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第2個版本。這個版本相比初版,發生了很大變化,重新設計了封面,封面左上方印有延安寶塔山和一面鮮艷的紅旗圖畫,書脊為淡綠色的裝飾花紋,大方而莊重。此版沿用了初版的內容說明,為大32開本。書前的《陜甘寧邊區簡圖》卻刪掉了,全書共504頁,約36.8萬字,仍采用繁體豎排版,但總字數比1954年版多出2萬多字,而內文的修訂遠不止2萬字。
僅從字數上看,杜鵬程這次修訂確實下了功夫。1956年5月,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將馮雪峰同志的《論〈保衛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更名為《論〈保衛延安〉》,列入文藝作品閱讀輔導叢書出版,內容提要中說,有“幾處字句經過作者的修改”后,這無疑“能夠輔導讀者深入地理解和欣賞這部小說”,無疑再次擴大了《保衛延安》的影響。這個版本直到1958年3月,還繼續出版,序次是第16次印刷。
再次修訂版
1958年,杜鵬程繼續在1956年版《保衛延安》的基礎上又作了一些修訂,推出了這部小說的第3個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于此年12月出版。布面精裝,封面正上方仍然是1956年版的圖畫,大32開本,書脊上印有書名、作者、出版社字樣,共469頁,約33.1萬字。
不過,1954年版和1956年版均有出現的內容說明,在此版中刪去了,換成了署名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寫于1958年10月的出版說明:
這部長篇小說所描寫的是中國人民革命戰爭中巨大的歷史題材之一——1947年西北戰場上保衛延安的戰爭。1946年7月,蔣匪開始向全國各解放區全面進攻,我各解放區人民和人民解放軍在黨的領導和中央統一指揮之下實行全面反攻,到1947年2月,蔣匪的全面進攻即完全被粉碎,我軍在八個月中即殲滅了敵人七十一萬人;蔣匪企圖挽救自己的日益明顯的滅亡局勢,在三月間開始所謂重點進攻,一方面集中力量進攻山東解放區,一方面以十倍于我當時在西北的人民解放軍的兵力進攻陜北解放區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我陜北人民和西北人民解放軍,在黨中央和毛主席親自領導和指揮之下,以無比的勝利信心和大無畏精神,實行堅決回擊;戰爭從三月開始,很快就從防御轉為進攻,經過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沙家店等有名的戰役,到九月間已取得了對當時西北戰場和全國戰場都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偉大勝利,當初瘋狂進攻的敵人除小部分逃竄外全部被殲滅于陜北解放區內。這部作品以一個連和連長周大勇為主要的線索,極其生動地表現了這次戰爭中各個戰役和有關方面的情況,尤其著重地表現了這次戰爭的艱巨性以及人民和戰士的不怕任何困難的革命英雄主義,成功地創造了一些英雄人物,如周大勇、李誠、衛毅、王老虎、老農民李振德等等,同時也相當成功地表現了高級指揮員的卓越形象。
出版說明還引用了周揚同志1956年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二次理事會擴大會議上贊揚這部小說主人公的話:“主人公們經受了革命最嚴峻的考驗,但這小說里沒有流露一點個人感傷的情調,也沒有表現那種一切都一帆風順的廉價的‘樂觀’。”并進一步闡述了《保衛延安》的藝術價值:“由于表現了這種高貴的精神和創造了懷抱這種精神的英雄形象,這部作品就具有反映這次偉大戰爭的史詩意義。小說對全國廣大讀者起了非常深刻的鼓舞教育作用。”
這篇出版說明較之1954年、1955年版的內容說明,比較詳細地介紹了《保衛延安》的歷史背景和主要故事情節以及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并引用周揚同志的簡短評語,重新肯定了這部作品。
這篇出版說明非常漂亮,從《保衛延安》的歷史背景到敘述者再到主要人物和讀者等方面進行介紹,而美國著名文藝理論界韋恩·布斯在1960年代,才出版了其名著《小說修辭學》,重點探尋小說中這種修辭關系。這篇出版說明,不知道出自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何人手筆,其闡述小說藝術本質規律堪為深刻而有理論見地。
另外,1958年版《保衛延安》的卷末,附有杜鵬程在1958年9月寫于西安的后記,簡單比較了1956年版和1958年版的修改情況,回答了一些讀者疑問。
杜鵬程說:一九五六年初,這本書重排的時候,我曾經修改過一番:刪去了數千字,增添了兩三萬字,雖然個別地方改動比較多,但是從總的方面說這些修改都是屬于技術性的。這次重排也在字句方面作了一些改動。
有許多讀者來信問我:“紅軍一九三五年底就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而書中寫著周大勇一九三六年參加紅軍還長征過,這有點說不通!”我們通常說“紅軍長征”多半是指黨中央直接率領的紅一方面軍而言,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中央紅軍”。其實中國工農紅軍是分為好幾路長征的。紅一方面軍是一九三四年十月開始戰略性的大轉移,一九三五年十月勝利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而紅二方面軍是一九三六年初開始作北上的轉移,途中和紅四方面軍會合,同年十一月到達陜北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由此可知:周大勇一九三六年初加入紅軍,后來又隨紅二方面軍長征,是符合歷史情況的。
這篇后記收入1979年《保衛延安》版本與此后的各個印刷版本中。
1958年版《保衛延安》的明顯特征,是采用了簡體橫排排版。這是因為從1956年1月1日全國報刊開始試行簡體橫排版,其他印刷品也緊隨其后分批推行。這或許也是杜鵬程和出版社在短時間內又推出1958年版《保衛延安》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1954年6月至1959年4月,《保衛延安》印數達百萬冊(杜鵬程1979年版《保衛延安·重印后記》),這在我國出版史上非常少見。這一現象,既說明了《保衛延安》持續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也說明了優秀文學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沒有想到的是,《保衛延安》正值巔峰狀態,卻突生變故。
1959年4月,北京第2次印刷之后,《保衛延安》就不能再印刷了。
1963年下半年,形勢愈加嚴峻,文化部相繼發出通知,對《保衛延安》先是“應立即停售”“停止借閱”,緊接著補充通知“就地銷毀”“不必封存”。當時,“書是悄悄燒毀了,可是并沒有找什么麻煩”。杜鵬程并未受到影響,還可以繼續從事創作,他陸續發表了一些散文、雜感、短論和短篇小說。1960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速寫集》。1962年,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小說集《年青的朋友》等作品。
第三次修訂版
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國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呈現出思想解放和凝聚人心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代風貌。
在三中全會上,中共中央為彭德懷元帥平反昭雪,恢復名譽。時隔20年之久,《保衛延安》重見天日。1979年4月,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杜鵬程第三次修訂的《保衛延安》,簡體橫排版,32開本,字數約36萬,共計525頁,保留了1954年版、1956年版中的內容說明,增添了朱育蓮繪制的《陜甘寧邊區圖》(初版與第2版均未署名),文末特意說明“本書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經作者重新修訂后再版”。卷首為馮雪峰同志著《論〈保衛延安〉》一文,作為本書代序。卷后,附有杜鵬程1958年9月寫于西安的后記,以及他為該書此次出版寫的《重印后記》。
在《重印后記》中,杜鵬程開首說:“《保衛延安》出版25年了。在文末,杜鵬程深情地說:
這第四個本子印行的時候,我把馮雪峰同志在《文藝報》一九五四年的第十四期、十五兩期發表的《論〈保衛延安〉》(發表時題為《〈保衛延安〉的地位和重要性》),放在卷首,以表達對這位文藝界的老前輩深切悼念。
在這里,順便說一下,創刊于1949年5月4日的《文藝報》,先是文學周刊,1949年9月復刊后為半月刊。馮雪峰同志的長篇論文是在《文藝報》半月刊十四、十五兩期連載的。
杜鵬程又繼續說:
他當初寫評論時,看的是一九五四年的第一版。后來出的版本,變動較大,如對彭德懷元帥的描寫,就增添了數千字,比他當初看到的那個本子,可以說,有一定的提高。
杜鵬程在這篇《重印后記》中,為讀者說明了為什么在卷首增添馮雪峰同志關于《保衛延安》的長篇評論緣由,也說明了他對1954年以及后來出版的本子,做過3次修訂,增添了不少內容。也許是因為馮雪峰先生在其長篇論文中指出:“從更高的要求或從這部作品還可以加工的意義上說,也總是這樣的英雄史詩的一部初稿。”杜鵬程在心中記住了前輩的話,他并不滿足目前的狀況,還將繼續對《保衛延安》進行不斷修改和加工,況且,老作家林淡秋發表在1954年9月《新華月報》《讀〈保衛延安〉》文章中講:“《保衛延安》的作者還年輕,他對如此宏大的歷史事件,還缺乏足夠的表現能力,這就使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象的深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跟著他對實際生活體驗得更加深化和他的創作經驗的日益豐富,他是能夠寫出比《保衛延安》更出色的作品的。”這語重心長充滿著對杜鵬程創作希望的話,不能不讓他引起深思。因此,杜鵬程在1954年6月出版的《保衛延安》基礎上,3次進行艱苦修訂,使之更加趨于理想的藝術境界。
修訂的原因
前后3次修訂,基于杜鵬程自身眼界和文學修養的提高,也反映出他對評論者意見的重視和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1956年1月,杜鵬程對《保衛延安》進行過一次比較大的修改,他后來在《〈保衛延安〉的寫作及其它——重印后記》中說:“到了一九五六年,我進行過一次較大的修改,刪去數千字,增添了兩三萬字。”(《我與文學》)此后,杜鵬程在1958年,第2次進行修改,出版了第3版《保衛延安》。修改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作品藝術水平有效的方法,通過3次修改,《保衛延安》無論在描寫人物還是在戰爭場面的敘述上,杜鵬程認為,“比起前幾個本子,充實得多了”。修訂的過程,是不亞于創作過程的艱巨精神勞動。
杜鵬程為什么花費很大的力氣反復修改作品呢?其實,早在延安時代,他就明確認為:“文章不多次進行修改,很難成為藝術作品。”(《戰爭日記》1947年7月7日)就《保衛延安》而言,這是因為“一方面是他不滿足于作品現有意義和深度,他在作品大的意向和主題方面,總是采取鍥而不舍、窮追不放的做法。另一方面他的構思衍進和形成是在修改過程中進行加深的。思緒像浪潮推進,他寫著寫著,某點啟發,某點閃現,就會引來新的構想。而他總是一次次追求他認為滿意的,好的構思和角度,在細節上,也要選擇含有深刻寓意的細節。所以他的稿件,總是推翻重寫、重寫又推翻,一次次修改,不到自己大體滿意的地步,決不肯罷休。”這段話,是杜鵬程的夫人、作家文彬在為《杜鵬程文集》編后記中所說的,道出了杜鵬程在創作中為什么反復修改作品的原因。
從某種意義上說,杜鵬程對《保衛延安》這3次修訂和對作品內容的充實,一是作者自己的認識和文學水平隨著時代前進不斷提高,不大滿意之前的作品而重新在藝術上進行完善,二是在他心底牢記著馮雪峰同志先前告誡他“再作修改以求提高”的話,杜鵬程默默地用自己不斷追求高水平的寫作實踐,來回報對他有極大幫助的這位文藝界老前輩的殷切盼望。
版本綜述與印數
由此來看,1954年、1956年、1958年、1979年,這4個版本,是杜鵬程長篇小說《保衛延安》重要的版本。至于其他的眾多版本,或是這4個版本的重印本,或是其改編本。例如,1984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建國三十五周年精裝紀念版,12月,又列入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叢書出版,1990年8月,列入北京市教育局選編的青年文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200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文庫版,201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紅色長篇小說經典版等。2023年1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把《保衛延安》列入推出的“青山保林”紅色經典初版經典復刻版之一出版。前言中說:“青山保林”是中國當代文學史“十七年文學”的重大收獲,也是“紅色經典”的代表性作品。《保衛延安》以解放戰爭時期延安保衛戰為題材,描繪了一幅生動、壯麗的人民戰爭畫卷。“青山保林”不僅是歷史的反映和時代的記錄,還以高超的藝術水準刻畫出中國人廣闊的精神世界。
此外,還有1985年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年版,花山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列入“新中國長篇小說經典叢書”,1993年陜西人民出版社文集版等印刷版本。《保衛延安》一直是暢銷書,199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統計,“截至目前,他們出版社已印行二百一十三萬三千六百一十冊,如果再加上部隊和其他出版社印行的數字,已超過四百萬冊了。”(《杜鵬程文集·〈保衛延安〉創作的一些情況》卷三)這還不算此后一再印行的數字。
《保衛延安》在我國出版史是一個罕見的文學現象。對此,杜鵬程非常清醒地認為:
一部藝術作品,從它的出生就會受到時間的檢驗和選擇。盡管歷史的長河在不停地流去,但那些珍貴的有價值的藝術品,總留了下來,而其中大部分,隨著河水和泥沙而消失了。《保衛延安》已經經受了一段歷史的檢驗和選擇,但它在今后的歷史長河中,將會是什么命運,那就只有后來人評定了。
書的命運如同人的命運,隨著社會的幽明而榮辱起伏。然而,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場,真實反映革命戰爭歷史原貌、涌動偉大時代主潮,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的文學作品,無論怎樣,其藝術生命仍然茁壯而不朽。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一位英國作家寫的小說《書店》,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一本好書是大師的嘔心瀝血之作,超越生命的生命,值得永久珍藏與懷念。”
1956年1月版書影。
1958年1月版書影。
1979年版書影。
202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復刻版書影。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