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漢中府志》面世已有二百余年,每每閱讀,深感豐富翔實、氣韻生動,十分感佩,百念交織。
漢中地處南北之間,秦嶺巴山拱圍,漢水嘉陵滋潤,今有“江南”雅譽,古享“天府”美稱,自古形勝,四方樞紐。數千年來豪杰薈萃,文風盛昌,漢晉時即有官員修志,無奈歲月滄桑,戰火連綿,文史失傳,賡續有缺。至清嘉慶十六年(1811),漢中知府嚴如熤主持經三年修輯,《嘉慶·漢中府志》(亦稱《嚴志》)面世。“國有史,方有志”,方志是指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編修方志是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尚書·禹貢》《山海經》和《越絕書》就是方志的雛形和起源。
我們應感謝這部《嚴志》,它把一個清晰的二百年前的漢中情景留給了我們,展現給全世界。這是漢中有史以來最完整、最豐富、影響最大的一部方志。讓我們能夠回望厚重有趣的社情民風和先賢勤勞智慧的精神家園,更好地延續、發揚、豐富地域文化,全面促進社會各項事業。
嚴如熤學養深厚、知識淵博、勤奮儉樸、眼界寬闊,是清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是公認的經世致用之大才,他以宏大手筆把漢中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山川和名勝、物產和風俗、政治和經濟,點和面、人和事、官和民、圖和文結合等等。《嚴志》在清康熙漢中知府滕天綬主編的《漢南郡志》基礎上續修重輯,為32卷150萬字。這部《嚴志》做到了補缺、鉤沉、發微、糾訛等,是一部集史學性、文學性、趣味性、引導性于一體和存史、資政、教化、興利功用兼備的優秀地方史。全面綜合來看,《漢中府志》也是漢風古韻的寶貴文獻。該志面世后,一直受到各方重視和推崇。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月,時任云貴總督林則徐說《大定府志》:“深嘆編纂之勤,采輯之博,抉擇之當,綜核之精。唯嚴如煜之志漢中、馮敏昌之志孟縣、李兆洛之志鳳臺,或堪與此頡昂,其他則未能望其項背也。”林則徐認為《嚴志》為當時全國名志。林公的首肯,當是舊時漢中的極大榮耀。《嚴志》被后任漢中主官數次重印。道光九年(1829),漢中知府楊名飏重印時,增補《續訪義烈節婦》一卷,全志至今為33卷。
我認為,《嚴志》有以下特點:
內容全面,豐富多彩。志中有漢中星野、輿圖、各縣地形圖(當時漢中府轄鳳縣及今之各縣)、南北棧道圖、陜甘毗連形勢圖、華陽山行圖等,建制改革、道路、關隘等,地理經濟、軍事、文藝等,幾乎應有盡有。又如,從知縣等到轎夫的俸銀都記載清楚,各個驛站配多少人、多少馬、經費各自多少,使人一目了然,堪稱一部介紹漢中的百科全書。
文字平實,圖表準確。《嚴志》是一篇非同尋常的大文章,它的謀篇布局、縱橫結合,以時為經、以事為緯,寫清緣由、記多敘少等,都十分講究。史志記載不能虛構臆斷、猜測估計,必須引自權威、出之確鑿,記而不議、述而不論,語言平實、準確無它,文字有據、下筆無我。如《漢中府志·風俗》寫南鄭縣:“其民質直好義,士風樸厚,有先民之遺。”“漢中之人,樸質無文,不甚趨利,性嗜口腹,多事畋漁。雖柴門蓬室,食必兼味。”邑民注重飲食的習俗躍然紙上。寫城固縣:“士敦禮讓,守詩書。農一歲兩獲,所重惟秋。且土厚水深,一夫田不過五畝,農無閑土,亦無余粟;工極拙,亦無長技;器極質,不尚華奢。”寫西鄉縣:“俗多淳樸,民重耕織,文學漸新,禮儀復古。”寫略陽縣:“姓本淳龐,行崇儉樸,風氣兼南北,語言雜秦蜀。民務農耕,鮮為商賈。”嚴知府是學問大家,春秋筆法純熟,主編審定的府志做到了簡、嚴、核、雅,歷代均評為一流。康熙《滕志》只附一張圖,《嚴志》中附圖30張167頁,繪制準確、標注清晰。漢中處于四方樞紐之中,秦蜀古道歷史悠久,作用重要,“志”中附有南北棧道圖、陜甘毗連黑河形勢圖、華陽山形圖等,繪之不易,存史珍貴。
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嚴志》從夏商周寫起、遠略近詳,記事實在、突出人本,物事兼顧、注重實用。我數志中寫清姓名的有9198人(祥異、紀事、拾遺等部分未計),其中秩官3520人(含武職)、人物(賢良正義之士)466人、烈女626人、選舉1789人等。志中所列人物,大部為普通平民,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嚴志》專編《水利》52頁,詳細記載了山河、五門、楊填三堰等水利堰渠。還有《山川》《古跡》《里編市集驛傳》《物產》等卷為嚴公親自動手修輯。作為一位知府,能親自動手書寫編修實在難能可貴,寫作內容對于經濟社會有積極的意義,其身體力行,對于公職人員也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注重教化,引導風氣。《嚴志》中記錄了大量的勤奮敬業、廉潔奉公、刻苦學習、見義勇為、樂于助人、儉樸節約、培育英才等人物事跡。《藝文》中收入了漢中有名的文章、碑記、摩崖等147篇,《詩》卷收入詩賦571首(篇),都是提倡向學向善、修身齊家報國之風氣。其中嚴如熤親自撰寫的文章7篇、詩14首。如嚴公寫:“農民發憤去作田地,厚加糞,多除草,自可多收糧食,但不知樽節,一年辛苦,幾日都可花消。漢南民風,好飲酒食肉,家家詎有現錢,賒賬居多,到糧食出來,卻被肉架、燒房賤價算去。……”(嚴如熤《崇儉以厚民生示》)。其詞殷殷,其情深深,我感受到了他憂國憂民、造福百姓的濃濃情懷。
虛懷若谷,尊重他人。《嚴志》以康熙《滕志》為基礎修纂,輯成32卷,其中12卷署名“漢中知府關左滕天綬輯、漢中知府楚南嚴如熤重輯”,其余20卷署“漢中知府楚南嚴如熤輯”。《嚴志》中嚴如熤撰“敘”中說原志為“康熙二十七年知府滕公天綬所輯,距今百二十余年。板殘字蛀,模糊不能成句讀”。嚴“敘”中記述了具體修志的廣安鄭炳然、南鄭楊生筠、同僚盧南石。《漢中府志·職官》介紹其他官員,善功皆記,嚴本人的記載極簡,未褒一字。他充分繼承和尊重前人,不貪他人之功為己有,其胸襟風骨可見一斑。
滄海桑田,人事更迭、社會波動等,常常使得方志等典籍難以完整保存。1983年6月,中共漢中地委宣傳部從漢中中學尋找到了一部《嘉慶·漢中府志》民國刻印本,隨即影印復制了200套,每套12冊,仿民國刻本手工線裝,外套藍色布面函封,基本保持了刻本原貌。當時,每套定價300元。著名古建筑專家、藏書家盧慧杰是我的老鄉和朋友,前幾年我在他的藏書樓里(藏書十多萬冊)看到有一套影印復制的《漢中府志》,我非常好奇,問其來歷,慧杰說是30年前從一個廢品收購站以按斤稱重的形式,花4元錢購買而來的。面對這個情況,我的心情是哭笑不得。
前些年,漢中已見不到完整的《漢南郡志》了。漢中知名學者孫啟祥先生(時任市檔案局局長)及時匯報爭取到了專項經費,2015年從南京圖書館購得《漢南郡志》電子版,又與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所藏《漢南郡志》對照定稿,于2017年印刷成書。前幾日,我欣聞由漢中知名學者劉清河教授(陜西理工大學文學院原院長)校注的《清康熙·漢南郡志》已經成書,真是可喜可賀。
《嘉慶·漢中府志》(即嚴如熤主持編修的《續修漢南郡志》)前些年經知名文史專家郭鵬先生(漢中市方志辦原主任)校勘,2012年12月出版。□李振峰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