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大致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歷代各類畫家突破和創新中,形成了獨有的華夏藝苑中的瑰寶。中國畫題材多樣,是具有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傳統。主要包括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動物畫等等。在技法上又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種。藝術修養是一個畫家的修為,可以陶冶情操,彰顯個人的道德品行,也是一個人對生活的審美追求。
嚴維佳就是這樣的一位畫家,他利用繁忙的工作之余,拜長安畫派奠基人和開創者趙望云之子趙振川為師,主攻山水畫。他他秉持長安畫派“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理念從最基礎的臨摹開始,從古人的畫到趙振川先生的畫,只要有時間就學著鋪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長達近十年的鉆研和學習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畫風。
嚴維佳先生學畫雖為半路出家,卻過自已的努力,將書,畫,文三者融為一體,產生形色相生、形色相映的藝術效果。無論是北國風光、巴山蜀水、江南古鎮在他的筆下,達到了一種自然之美。每一筆,每一畫,他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山是活的,石頭是活的,水是流動的。在他的畫里,無不體現一種現實而又脫離現實的藝術之美。融匯貫通,生動的寫實都置于理性的悠遠的表達之中。他的構思敏捷,主旨非常明確,利用丹青的專業底色,時輕時重,時濃時淡,創造了一幅又一幅有著情感和思維的藝術作品。
中國畫在歷代的畫家中,猶以線條和造型為主要手段。嚴維佳先生在創作中胸有山水,落筆大方細膩、游刃有余,不茍粗糙。他注重運用生活中的各種體驗融匯到繪畫中去,有景有情,從風景到作品,無一不體現他引人入勝和移景與情的特點。細膩的線條,嚴謹的刻畫從而使他的作品從生活的日常體現出大家風范,這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境界。其實他并非業余,只是說他生活的主業并非繪畫,在他的畫中,早就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專業畫家境界。他的技巧,達到了線墨色交相輝映,寄托了他內心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眷戀和博大胸懷。
嚴維佳先生的山水畫,在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方面都有自已的特點,有古人之風范,也有現代之體魄。用筆粗細均勻,抑揚頓挫,有音樂之節奏。用方圓、轉折等變化,來凸顯山水之質感。達到濃淡相融,粗細有變,從美學的角度,來體現其大家情懷。
詩畫同緣,這是藝術家的一種共同認知。意境和美創造了詩,意境和筆墨創造了畫。兩者相互而兼之,相得益彰,而互為補益。山水畫主要以山水自然景觀為描述對象。形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到北宋日趨成熟。而嚴維佳先生在文化底蘊深厚的積累中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在文化的視野中去開拓繪畫的高度。這是他在工作之余對創作的一種體驗,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再現。生活如詩,生活如畫,一個人的格局注定了修為,也是藝術創作的堅實基礎。嚴維佳先生做到了,他做到人與畫,詩與畫的完美體現。
嚴維佳先生既有文人的氣質,又有畫家的風范,他的筆墨風趣,借山水之美來抒發胸臆,含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內在意識,這無疑從感觀上,形態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即達到了一種民族的底蘊,古典的、人的性情的超越。
縱觀嚴維佳先生的山水畫,從細膩到粗獷,從外在到內心,基于對亂石、山水,溪流、小橋的描繪,證明了他的博學多才,藝術造詣。在如今在物欲橫流的年代,他的畫無異于是一種生活的良劑,讓人精神振奮,久而不衰。(樊鵬)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