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個人是不容易的。為了寫作《錢學森傳》,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查閱了大量文獻記錄,走訪了他的很多老同學、同事、學生和手下的工作人員,和錢學森之子錢永剛詳談,搜集了豐富的資料。《蠶絲——錢學森傳》翔實記錄了錢學森先生的成長及工作歷程,尤其是在科技方面的成就與貢獻。
走出一個人更難。為了客觀反映錢學森在科學方面作出的貢獻,張純如也聽取不同的聲音,力圖減少這本書的局限性。在美國,錢學森的同事們以為:他并不能躋身牛頓或愛因斯坦這樣的大科學家之列,甚至也無法匹敵他的導師西奧多·馮·卡門。他們認為,錢學森或許解決了空氣動力學領域的一些理論問題,但他并未令他所在的領域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也未能開創出一個自己的領域。因此,張純如認為:錢學森的長處在于復制,復制大師們所創造的東西。也許是翻譯問題吧?用模仿似乎更確切點。
不過,復制也罷,模仿也罷,這個觀點是否為畛域之見?我們先暫擱一旁。
具有開創精神的“偉人”或者“天才”因為塑造歷史的力量而贏得了自己的地位,但是在實際的歷史進程中,復制或模仿是學習的過程,兩者與創新并不是相互對立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的,這也是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中的一種重要力量。回國之后,在錢學森的倡議和主持下,中國最早的幾枚導彈、最早的人造衛星、導彈跟蹤和控制遙感系統以及“春蠶”導彈研發成功。他帶領無數科技工作者,在一窮二白的艱苦條件下,讓國家迅速崛起,變成了軍事強國,奇跡般地造出原子彈、擁有了太空項目,為我國國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清代袁枚《隨園詩話》中寫過,歐陽修的文章模仿韓愈,但也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在“唐宋八大家”中能獨樹一幟。復制或模仿并不一定是亦步亦趨,錢學森同樣,其成就的取得單純用復制或模仿來概括并不合適,應該說,在復制或模仿基礎上的創新才是制勝的法寶。“兩彈一星”大規模科研系統工程上,錢學森把科學技術創新、組織管理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有機結合,走出了一條發展我國航天事業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之路。作為中國科技界的領軍人物,他一直關心我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問題,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即便師從國際應用力學領域權威馮·卡門期間,在空氣動力學、火箭技術等方面他也取得了世界級的原創成果。可以說,錢學森先生的創新精神貫穿一生。
胡適說:凡富于創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始于模仿,終于創新,善于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當今時代,世界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為了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責任所在,使命使然,我們尤需如此。□李軍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