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趙夢桃小組親切勉勵精神、紀念趙夢桃小組命名57周年,西安演藝集團、西安易俗社傾心打造大型秦腔現代戲《織夢人》。
該劇創(chuàng)作期間,省總工會高度重視,于去年12月11日召開“夢桃精神代代相傳”秦腔現代戲《織夢人》創(chuàng)作座談會。省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張仲茜主持并講話,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劍出席。
會上,張仲茜表示,《織夢人》是反映紡織工人和普通勞動者的杰出代表趙夢桃及其精神的新劇,體裁典型、主題重大,對傳承夢桃精神、歌頌勞動偉大、振興秦腔藝術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他希望《織夢人》的創(chuàng)作、演出團隊,用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來打磨劇本,深入生活,繼續(xù)發(fā)現細節(jié),挖掘典型,精益求精,用心用情用力講好職工的故事、陜西的故事、中國的故事。
為更好讓讀者了解該劇的創(chuàng)作過程,今日本報刊發(fā)《織在手上夢在心中訪大型秦腔現代戲<織夢人>編劇張泓》,以饗讀者。
張泓伏案創(chuàng)作。
張泓深入趙夢桃曾工作過的細紗車間了解情況。
“大西北不短棉花田,老百姓穿衣卻可憐。花心血做出衣一件,哪家不穿個幾十年?老大給老二,老二傳老三,老四老五到老小,衣破布也殘!縱是殘片還要攢,攢下縫縫又連連。厚的納鞋底,薄的做鞋墊,剩下的還要搓麻繩,舍不得扔掉一絲棉……咱們既把紡織干,再不能眼睜睜看著百姓缺衣穿。我代表車間姐妹發(fā)誓愿,好好干,下苦干,老實干……”這滾燙的唱詞,出自西安易俗社正在緊鑼密鼓排練的大型秦腔現代戲《織夢人》的選段。
大型秦腔現代戲《織夢人》立足于展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為目的,詮釋了“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的實干精神。全劇以新中國成立十余年間的重大史實為依據,以抗美援朝、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共八大等為歷史背景,刻畫了以原西北國棉一廠細紗車間值車工趙夢桃為代表的工人階級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斷成長、成熟的人生歷程,表現了一代紡織人從追求“吃飽穿暖”到“衣被天下”的理想之夢,詩意地重現了那段篳路藍縷、艱苦奮斗的崢嶸歲月。
該劇由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副教授、文學博士、陜籍青年張泓編劇。近幾年,她致力于戲劇創(chuàng)作,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向生活取經。先后創(chuàng)作公演的作品有秦腔歷史劇《司馬遷》、小劇場京劇《荼蘼花開》、越劇《仲夏夜之夢》、黃梅戲《金粉世家》、歌舞劇《雪域金橋》、音樂劇《花兒·少年》、旅游實景劇《四洞仙境》等,其作品曾榮獲田漢戲劇獎、中國戲劇文學獎、陜西省文華優(yōu)秀劇目獎等多個獎項。
日前,筆者有幸采訪了編劇張泓女士。她娓娓道出創(chuàng)作《織夢人》的心路歷程。
去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擾亂了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遠在上海戲劇學院的張泓也不得已“宅”在家中,每天伴隨她的是焦慮不安、度日如年。一天,她突接到來自家鄉(xiāng)陜西西安易俗社的電話,想請她寫一位全國紡織戰(zhàn)線的著名勞動模范趙夢桃的劇本,用她的話說:“既激動又顧慮。”激動的是能為全國“最美奮斗者”趙夢桃寫部戲,實乃三生有幸;顧慮的是工業(yè)題材的創(chuàng)作非其所長,說白了她對趙夢桃這個先進人物既熟悉又陌生。況且當下有關勞模的戲劇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她質疑自己究竟能否寫出一部讓觀眾印象深刻、口碑好的作品嗎?這無疑是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人生面臨的又一道命題。
“人生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挑戰(zhàn)、不懈奮斗的過程。我要用夢桃精神為趙夢桃謳歌寫戲。”張泓說:“體驗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去年春夏之交,我專程回陜,先后到咸陽紡織集團、趙夢桃紀念館和趙夢桃曾經工作過的原西北國棉一廠等地實地走訪并與趙夢桃生前的老姐妹、趙夢桃小組歷任班組組長面對面座談交流,當滿頭銀絲的趙夢桃生前老姐妹流著熱淚跟我講述當年那些動人的故事和細節(jié)時,一股股暖流在涌動。當我漫步在早年的廠房(現已成工業(yè)遺址),心緒復雜地觸摸布滿塵埃的紗錠和機床時,一幕幕往事在眼前閃現。當我一遍遍閱讀各個版本的趙夢桃傳記、長詩、散文、報道,又反復查閱史料、梳理近代中國棉紡織業(yè)發(fā)展史、抗美援朝史和中共黨史后……我感覺再不動筆,恐怕就愧對這段歷史了。”
提及創(chuàng)作該劇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時,張泓直言:“常言道,人在世間,穿衣吃飯。穿衣排在吃飯前面,可見多么重要,過去物資匱乏,買布穿衣都是憑布票供應。記得小時候,我見過大人們還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衣服,一年到頭也未必能穿件新衣服。紡織業(yè)的興旺發(fā)達是國計民生的大事,是夢寐以求的念想,是幾代人的鄉(xiāng)愁,曾經艱難過、沉重過,又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而解決了那段難以泯滅的記憶。動筆前,我認定這個戲應真實反映紡織工人和普通勞動者的杰出代表趙夢桃及其精神的新劇,并具有很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傳播性,對傳承夢桃精神、歌頌勞動偉大、振興秦腔藝術皆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我堅信,一代楷模趙夢桃在大眾心里,是一個可親可愛、可敬可佩之人。她的每一句話都樸實無華,甚至有點土里土氣,可偏偏就把人感動了……”她強調,如今社會許多東西都變了,但追趕超越、奮斗不息的精神是永恒的,必須用心用情講好職工的故事、陜西的故事和中國的故事。
張泓(左四)與趙夢桃生前老姐妹、夢桃精神傳人合影。
我不由發(fā)問:“創(chuàng)作該劇不易吧?”
她答:“這是我創(chuàng)作以來頗有難度的一部作品。工人主要和機器打交道,尤其是紡織業(yè),工作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不存在那種與天斗與地斗的天然戲劇性。趙夢桃的‘擴臺擴錠’‘節(jié)省大量原棉‘’雙手絞皮輥花’‘巡回清潔檢查操作法’等技術成果令人矚目,但專業(yè)性太強,難以轉化成戲劇情節(jié)。此外,她技術好、覺悟高、有威信,關心同事,不讓一個伙伴掉隊……看似沒有什么驚天動地之壯舉,若處理不好會帶來說教感和概念化,其實平凡中孕育偉大。而她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不能流于簡單的苦情戲……最難的是如何讓我們今天的觀眾能夠接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種極其單純、完全忘我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能夠發(fā)自內心地認可和感佩。”
坐在我面前的張泓快人快語、十分干練,給我的感覺是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勤奮之人。果不其然,短時間內她就數易其稿并拿出劇本。
眾人拾柴火焰高。她攜帶《織夢人》劇作多次赴陜,廣泛征詢專家學者和趙夢桃生前老姐妹等相關人士的意見和建議。2020年11月7日上午,由西演·西安易俗社創(chuàng)排的大型秦腔現代戲《織夢人》在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行劇本研討會。原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著名文藝評論家周育德,原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著名文藝評論家薛若琳,原陜西省文化廳副廳長、著名文藝評論家孫豹隱,原上海越劇院藝術總監(jiān)、國家一級導演胡筱坪,陜西省文化廳藝術處原處長、著名文藝評論家胡安忍等10余位專家學者仔細把脈。
12月11日上午,陜西省總工會召開“夢桃精神代代相傳”秦腔現代戲《織夢人》創(chuàng)作座談會。省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張仲茜主持并講話,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劍出席,與會人員一起觀看了趙夢桃宣傳片。《織夢人》編導、編劇分別介紹了劇目創(chuàng)作構思和劇本創(chuàng)作過程。趙夢桃小組老中青代表、勞模代表、紡織企業(yè)代表,省總工會、西安市總工會、咸陽市總工會、省級產業(yè)工會相關負責同志與文化、戲劇、旅游、政研等方面專家進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認為,要從編劇、劇本、演出、市場等方面對《織夢人》進行再打造、再提升、再創(chuàng)作,力爭將其打造成弘揚夢桃精神、富有時代特色的名劇佳作。
大家的關心厚愛,使她再度沉入劇本的修訂之中。
細節(jié)決定成敗。為了字斟句酌、精準打磨劇本,她主動與趙夢桃生前老姐妹等相關人士密切聯系,遇到細節(jié)問題必須要考證清楚才行,不放過一個細枝末節(jié)。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今年1月中旬,大型秦腔現代戲《織夢人》投入排練。西安演藝集團董事長寇雅玲表示:“西安演藝集團定將《織夢人》打造成藝術精品,推向藝術舞臺最高點。”西安易俗社黨支部書記兼社長惠敏莉,前不久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在《織夢人》中,她將以勞模演勞模,以時不我待的勞動干勁、奮發(fā)拼搏的勞動精神、熱火朝天的勞動面貌,生動形象地塑造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勞模形象,譜寫勞動者的奮進與奉獻之歌。
“我們所有創(chuàng)作人員,將以學習和踐行夢桃精神的態(tài)度去演繹好這部重點大劇,用夢桃精神激勵我們不斷傳承、傳播夢桃精神,把夢桃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惠敏莉興奮地說。
織在手上,夢在心中。筆者由衷期待這部新年大戲早日亮相古城西安的戲劇舞臺!
□張翟西濱
紡部車間。
責任編輯:胡睿林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