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24日,西北大學出版社成立,成為我國西部地區成立最早的全國重點綜合大學出版社。三十五年來,西北大學出版社因應改革開放而生,經歷了初創時期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九十年代曲折前行、艱苦探索的砥礪,和進入新世紀承前繼起的改革發展以及近十年來的奮力進取,在立足高校服務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面向社會服務改革發展和文化建設等方面,出版了一批優秀圖書,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同時也培育了以文化建設為己任、以服務教育教學為宗旨、以繁榮學術為使命的編輯出版隊伍;歷練了“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百折不撓,積極進取有為擔當的出版眼光和從業精神;明確了“小而專,有特色”為戰略目標,為出版的未來面向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日,在該社成立三十五周年前夕,記者專程采訪了該社社長馬來先生。
溫文爾雅、沉穩博學的馬來先生,與記者的交談從介紹出版社的歷史開始。他告訴記者,在西北大學出版社三十五年發展的歷程中,有建社初期艱苦創業的輝煌,有“曲折前行”十年后改革發展的七年,和奮力進取的近十年。一部部圖書反映著一段段歷史,映襯著出版行業一個群體有為擔當、執著前行的身影。
建社之初,張豈之校長兼任社長,創業者們憑著對出版事業的熱愛和奉獻精神,立足本校,敏銳地組織選題,精心地加工書稿,出版了一大批質量高、效益好的圖書。在自然科學方面,數學家王戍堂教授領銜編著的《點集拓撲研究與廣義數》、物理學家侯伯宇教授等人撰寫的《規范場·群論與完全可積問題》,給西北大學出版社帶來了很高的聲譽。《點集拓撲研究與廣義數》一書面世后,美國權威國際學術雜志《數學評論》對其作了全面系統的介紹,并刊登了全書的目錄。美國國家數學文獻檢索中心來函收藏此書。《規范場·群論與完全可積問題》集中反映了侯伯宇教授歷年潛心研究理論物理所取得的重要收獲,尤其是書中收集的他創造的“侯氏變換”的論文,得到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和李政道教授的高度評價,楊振寧教授在自己撰寫的論文中引用此文。地質系的霍世誠教授和舒德干教授合著的《中國南部寒武紀高肌蟲》一書被譽為“國際學術界第一部系統、完整地對高肌蟲進行研究的學術專著”。之后,由舒德干教授個人完成的專著《浙西、湘西及陜南寒武紀至早奧陶世的高肌蟲》在該社出版后,不僅榮獲了國家教委優秀學術專著獎,同時也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張國偉院士所著的《秦嶺造山帶的形成及其演化》一書,對我國華北南部前寒武紀地質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并為國際地質學界所廣泛認可。我校兼職教授秦元勛的力作《常微分方程定義的積分曲面》出版后,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新加坡世界科學出版社遂將其翻譯成英文出版。
在社會科學方面,歷史學家林劍鳴、黃留珠教授等人撰寫的《周秦漢唐文明研究書系》出版后,《光明日報》《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社會科學戰線》等報刊發表書評,給予高度評價。張華教授的《中國現代雜文史》、張豈之教授主編的《中國思想史》、何煉成教授主編的《中國經濟管理思想史》、彭樹智教授撰著的《現代民族主義運動史》、安旗教授撰著的《李白研究》等都是上乘佳作,大都先后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優秀學術著作獎。這些不僅為出版社贏得了榮譽,同時也擴大了西北大學的影響,提高了學校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記者感到,在馬來心目中,二十世紀的后十年,也就是整個九十年代,我國出版業呈現規模擴張、一片繁榮的景象,市場主體開始蛻變與分化。他們先后出版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選》《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叢書》等有影響的圖書,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反響,但在面對市場格局的形成過程中,在出版觀念和思路上、在出版市場實踐上,頗費周折,遭遇挫折和諸多無奈,資金的匱乏、隊伍的礪煉、體制的破解和機制的建立都成為難以跨越的障礙。翻看這十年的選題檔案記錄,一些優秀的選題雖然擱置沒能出版,但它反映著出版人曾經的敏銳與追求。
馬來,這位陜西出版界的宿將,2001年,從陜西人民出版社應聘到西北大學出版社作社長,按照學校授權對出版社進行改革。西北大學出臺了關于出版社改革的一攬子方案。從此,開始了他眼中的“改革發展的七年”。
2002年,在廣泛動員和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全社職工群策群力,開展了出版社綜合改革。以三項制度改革為契機,建立勞動分配用人機制,進而調整社內機構設置,建立以事業部為核心、社內其他職能科室緊密配合的出版運行機制,徹底改變長期以來編輯、策劃與發行職能分隔,生產、供應和銷售不銜接,責任不清楚,利益不直接的現狀。其次,面對行業發展現狀,提出立足高等教育,為教學科研服務,立足現實,面向社會實踐中的重大理論問題,為改革發展服務,以教材、學術立社,以暢銷書強社的辦社思路。
在隨后七年的時間里,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數百種高等教育教材,涉及各類形式的高等教育,包括公共基礎課類、大學英語及計算機類、經濟管理類、機電類、旅游飯店管理類、師范教育類等專業基礎課教材,以及部分研究生教育教材。并在多年教材出版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形成了圍繞教學改革,由學術帶頭人牽頭,通過教改立項將教材出版向前延伸,通過教改研究成果推廣、教學教法培訓,將教材出版向后拓展的教材出版模式。這些教材在省內外近百所院校使用,有的被列為省級規劃教材,有的獲準列為國家規劃教材。
面對實踐,貼近現實,貼近生活,關注社會變革是這一時期出版的一個主題,也是出版服務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2002年至2004年,針對壓力型體制下我國鄉村治理出現的嚴重的“三農”問題,他們用三年時間,匯聚全國政治學、社會學研究領域的百余位專家學者,以田野觀察和實證研究為手段,記述研究鄉村治理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主政治實驗,陸續推出了《當代中國鄉村治理與選舉觀察研究叢書》(3輯18種),探討破解“三農”問題的體制之道。叢書出版后,《新華文摘》《新聞出版報》《南方周末》等數十余種報刊給予報道、評論,或轉摘、連載叢書相關內容。《光明日報》旗下的《博覽群書》雜志,先后兩次刊發特稿,匯集黨政官員、專家學者對叢書所包含的社會價值、學術價值和政治意義的評價。中央黨校研究室主任李秀潭研究員指出,“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套叢書,極具政治意義、學術意義、實踐意義”,“它將不僅在中國出版史上,而且在中國政治改革史上顯示它獨特的價值、作用和意義”。
時任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四川省委書記張學忠看到了叢書中的《向農民道歉》一書,分別作出批示,要求所在省內農村基層工作者、廣大組織工作干部,高度重視《向農民道歉》書中反映的問題,妥善處理鄉村社會矛盾,搞好農村工作。張全景、栗戰書等領導同志也分別撰寫了書評,推薦介紹該書作者白水縣委組織部部長馬銀錄處理農村基層問題的經驗和做法。馬銀錄也多次做客央視《新聞夜話》《講述》欄目以及地方電臺、電視臺,接受訪談。該書屢獲殊榮,先后獲新聞出版總署表彰的“農村讀者歡迎的圖書”、全國大學版優秀暢銷書、陜西省優秀雙效書,以及陜西省委宣傳部表彰的“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
2009年以來的十年,是中國出版業競爭加劇,書業轉型不斷加快的十年,也是西北大學出版社迎難而上的十年。在馬社長將之總結為“奮力進取的十年”里:
——教育出版大專教材品牌特色不斷突現,《學前師范教育教材》已經走向全國,在多個省份數十所高校使用;與遠程在線教育相適應,以融媒體為特征的數字化教育學習資源包開發成功,交付第三方上線運營,并已產生收益,為教育出版探索出新的道路;
——在大眾圖書和專業圖書出版上,著力實現以項目帶動發展的戰略安排,先后實施了陜西省“金版工程圖書”、省委宣傳部重大文化精品項目《話說陜西》,國家重點規劃圖書《關學文庫》《世界毒物全史》《西北聯大與現代文明》等項目,均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六卷本《話說陜西》成為陜西省委省政府對外交往的禮品,被認為是“陜西實施文化強省的標志性成果”,銷售達3萬余套;
——耗時八年完成的《關學文庫》以文獻整理的系統性與學術研究的開拓性,填補文化傳承空白,產生廣泛社會反響,計有300余家媒體報道介紹,被認為是實施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的里程碑之作;
——百卷十冊的《世界毒物全史》,以毒物為主題,梳理毒物與文化、科學、人類文明進程的歷史,致力于無毒害社會的建立,被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前所長古克里先生認為是“中國學者從事的一項有世界意義的事情,其中蘊含巨大的科學潛力”。匯集全球當代最著名思想家作品的《精神譯叢》,為全球一體化進程中不同文明之間的“更深入了解、對話,和進一步反思、創造提供資源”。
馬來告訴記者,這十年來,他們出版社先后和正在實施的國家和省級出版項目共計40余項,國家重點規劃圖書6項,先后多次獲得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陜西圖書獎、大學版優秀學術著作獎和教材獎多項。《關學文庫》獲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關學文庫·文獻整理系列》獲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寒武大爆發時的人類遠祖》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在國家級獎勵上連續獲得突破。2018年,出版社醫藥學編輯部和少兒讀物編輯部就要開始運行,圖書出版的版塊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在采訪結束時,馬來總結說:“這十年潛心有為,深耕專業出版;謀局立項,做精大眾出版;順應轉型,做好教育出版,是我們致力的出版目標。這十年是出版社以前歷史的承繼,取得了應有的成績,形成了出版社發展的新階段,同時也標明了繼往開來的方向。堅守文化情懷,砥礪前行,以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不斷塑造出版社的形象。”
告別馬來先生,走在西大太白校區,記者感喟良多。心中不由涌現出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句。正是有了馬來先生這樣一批富有良知和責任感的出版人,中華文明才歷經磨難得以傳承光大。正是有了這一批知識精英的努力,三十五年來,因應改革開放而生,成為陜西出版界后起之秀的西北大學出版社才千軸百代,書香致遠。記者真誠祝愿他們潛心篤志,砥礪前行,開啟出版事業的新征程。□本報記者 郝振宇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