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峣峣者易折,皦皦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段精彩而富含深刻哲理的文字,是東漢李固的名言。李固,漢中南鄭(今漢中市南鄭區)人,他剛正無畏,一身浩氣,是東漢中后期公認的忠臣楷模,時人以“北斗喉舌”譽之。
說起這段流傳千古名言的誕生,還與東漢另一位名人黃瓊的出仕有關。《后漢書·黃瓊傳》記載,江夏郡安陸縣(今湖北安陸北)的處士黃瓊,他的父親叫黃香,就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溫衾”故事的主角,其年僅九歲時便知事親之理,孝子之名遠播京師,有“天下無雙,江夏黃香”美譽。和帝、安帝朝,黃香歷任魏郡太守、尚書令等職。為此,黃瓊最初也因父親的影響被任命為太子舍人,然而黃瓊托病沒有就職。到了安帝延光元年(122年),黃瓊父親去世了,服喪期滿之后,五府一起辟召黃瓊,仍辭而不仕。順帝永建二年(127年),公卿再次共同薦舉黃瓊,進而皇帝下詔派公車前往征召黃瓊與會稽人賀純、廣漢人楊厚。當乘公車走至綸氏縣(河南登封市西南)時,黃瓊又托病不行。因為多年來學識豐富,名望很高的黃瓊,看到很多有名望的人被征聘授官之后,才發現他們的才能與名望并不相符,實為欺世誤國之徒。所以黃瓊產生了只想做個清高的隱士,不愿出來做官的想法。
這時,身為處士的李固,久仰黃瓊學識人品。聞知情況后。李固希望黃瓊能出來為官,認為名聲過高的人容易受到攻擊,名聲過盛的人容易被誤解,激勵黃瓊用事實證明自己不是那種孤傲自恃、名不副實的人。于是就寫信給黃瓊勸道:“聞已渡伊、洛,近在萬歲亭,豈即事有漸,將順王命乎?蓋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傅》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圣賢居身之所珍也。誠〔遂〕欲枕山棲谷,擬跡巢、由,斯則可矣;若當輔政濟民,今其時也。自生民以來,善政少而亂俗多,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嘗聞語曰:‘峣峣者易折,皦皦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近魯陽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設壇席,猶待神明。雖無大異,而言行所守亦無所缺。而毀謗布流,應時折減〔者〕,豈非觀聽望深,聲名太盛乎?自頃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嘗、朱仲昭、顧季鴻等,其功業皆無所采,是故俗論皆言處士純盜虛聲。愿先生宏此遠謨,令眾人嘆服,一雪此言”。
李固從國家社稷出發,博古通今引經據典,勸誡黃瓊審時度勢,“若當輔政濟民,今其時也”。黃瓊聽從了李固的建議,愿意為國家效勞輔政濟民,入京被拜為議郎。黃瓊為官清貞守正,廉平公正,政聲卓爾。累官至司空、司徒、太尉等職,遍歷三公。
解析這段名言,共由三段落組成,前兩段落文辭語出有典,是博學多才的李固融會貫通前人文辭章句的凝練之語,所以李固以“嘗聞語曰”表述,申明其為引用。第一段落“峣峣者易折,皦皦者易污”句,出自收錄上古至先秦的詩歌選本《古詩源》之《古逸詩》卷,其中就有“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之句,缺,器破也。引申為折。皦,玉石之白也。引申為皎潔。證明該俗語在先秦時就已流行。第二段落“《陽春》之曲,和者必寡”句,源自戰國時著名辭賦家、楚國人宋玉《宋玉對楚王》文中所言,《后漢書》注之曰:“宋玉對楚襄王問曰:‘客有歌于郢中者,為《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百人。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第三段落“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句,為李固本人所創。《漢語成語辭典》:“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一成語,最早出自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黃瓊傳》,也就是《李固給黃瓊書》中的語言。(劉樂)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