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風雪圖》,明代,吳偉繪。
西安城東有灞水,秦漢時灞河水道架木橋,名曰“灞橋”。今時它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成了一個歷史符號。灞水兩岸多植柳樹,每至春季,兩岸綠柳覆蔭,柳絮漫天飄舞,飛飛揚揚,似煙霧蒙蒙,此乃關中盛景,號稱“灞柳飛雪”。
名揚四海的“灞柳飛雪”所指乃春景,毋庸置疑。草長鶯飛之時,灞橋之畔柳絲如煙,柳絮飛舞如雪花飄蕩,流傳于民間的關中《八景》佚名詩中,有“灞柳風雪撲滿面”等句,便是其真實寫照。南北朝劉義慶在《詠雪》中記錄了一個故事,當大雪天面對長輩“白雪紛紛何所似”的提問時,東晉才女謝道韞回答:“未若柳絮因風起。”以風雪為喻,也是詩人詠柳時的常見手法,和隆冬時節的風雪彌漫概無關系。然而,后來詩中的“灞橋風雪”意象卻有了改變,最初也許和唐代田園詩人孟浩然有關。
根據《夜航船》記載,孟浩然情懷曠達,常在大雪中騎驢尋梅,自詡“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到了晚唐,當時的相國(宰相)、詩人鄭綮對此極為推崇,別人問他最近有沒有作詩,他回答:“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這則軼事被記錄在《北夢瑣言》中,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灞橋風雪與詩意創作緊密相連的說法廣為人知,灞橋風雪與騎驢覓詩苦吟千絲萬縷的關系,后世詩人和畫家等紛紛效法。“灞柳飛雪”本來形容的是繁花似錦的艷陽天,后來的“灞橋風雪”的意象就開始變成實實在在的冬日景象。有了風雪,就有了踏雪尋梅的高人,抑或流落不遇的寒士。“灞橋風雪驢子背”就成為古代詩人不怕吃苦、錘煉詩思的“雙關語”。
再從詩到畫,作為一個繪畫題材,灞橋風雪在丹青筆下,就真變成了“灞橋風雪”。在歷代傳世的此類畫作中,圖繪的并不是花遮柳掩的明麗春色,而均是山巖積雪、樹木蕭瑟的嚴冬景象。至此,“灞橋風雪”就成為詩畫史上經典的意象,成為歷代詩人、畫家心中揮之不去的情結。
南宋畫家夏圭(珪)的《灞橋風雪圖》軸,以皴染技法、水墨淋漓的畫面,表現出悲涼之感。遠景可見高山堅壁,山中有古剎。中景的大河正冰雪紛飛,凌寒枯樹高低參差,迎風頑強挺立,地面、橋上積雪皚皚。近景是一位老者騎驢沉思中已上灞橋,前有一名指路書童正回頭和老者言語,似在提醒注意安全。山腳下的茅舍已經近在眼前,他們就要抵達。從中可見畫家追求的“平淡天真”之境,極具文人風范。夏圭系“南宋四大家”之一,他“善畫山水,屬水墨蒼勁一派,喜用禿筆,下筆凝重,繼承發展了李唐的大斧劈皴”。這幅《灞橋風雪圖》軸曾被皇宮內府珍藏,上有乾隆親題詩“驢背風花冷打人,遠山忽聳玉嶙峋。誰知了了疏疏筆,鄭相詩情畫得神”等語。
明代畫家吳偉,也有一幅《灞橋風雪圖》。畫中寒山枯樹,景致蕭索,雪虐風饕,萬木凋零。遠景可見深林回繞,山中古剎;中景有大河奔流,波瀾涌起,流水曲折回環而流經灞橋,水氣與飛雪融合在一起。一老者騎驢在風雪中過橋,低首沉思,寒風凜凜中似乎已觸發靈感,覓得心儀的妙章佳句。兩名侍從攜行囊緊隨其后,從他們躬身縮脖的細微神態就能感受到積雪之后的寒冷讓行程艱難。畫面真實表現了雪驟風急、寒氣逼人的深山景象,躁動縱逸的筆墨充滿動感和力度,橫涂豎抹,墨色淋漓,毫無遲滯之感。吳偉幾次被征召入宮當宮廷畫家,但他個性使然,受不了宮廷的約束,終是選擇了自由自在的職業畫家。孝宗登位時,他第二次征召入宮,授官錦衣百戶并御賜“畫狀元”印。他擅畫人物山水,其畫風早年工整精細;后期豪放恣縱,自成一格。
另一位明代著名畫家沈周,是吳門畫派的重要人物,也是文徵明的老師,他有很多山水畫傳世。在他的這幅《灞橋風雪圖》中,整個畫面白雪皚皚、山白樹枯,一片蒼茫,只見天色灰冷,在蕭瑟冷寂中,一人騎驢獨過灞橋。細看,平靜的灞河水從遠處山澗緩緩流來。河流近岸一坡腳平臺上有幾棵樹,葉片近無,有一種孤寂感。但見巨峰夾江,溝壑縱深,山石疊起,遠峰聳立似屏。畫面左上角有自題曰:“灞上馱歸驢背雪,橋邊拾得醉時詩。銷金帳里膏梁客,此味從來不得知。”該作筆法溫和秀雅,筆墨儉省,構景平和大方,詩情畫意,妙趣尤多。
雪景是大自然的精彩杰作,《灞橋風雪圖》以巖雪冷意,強調“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詩意追求,彰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人文理想。灞橋風雪圖,完美地化柳絮為飛雪,讓千古屹立之灞橋,有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含義。□魯風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