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如果你來到周禮之鄉、鳳鳴岐山,不能光看三千多年周原的流光溢彩,更要品嘗一口西岐大地的“神來之食”——岐山臊子面。
到了岐山縣,先吃臊子面。這碗面里蘊藏著三千多年博大精深的周禮文化,據史料記載,岐山臊子面起源于周代“祭祀”禮儀中的“馂馀之禮”。周文王姬昌是周王朝的奠基者,據傳文王揮戈斬蛟龍,將蛟龍肉湯做好后,他親自掌勺澆湯,將第一碗端出去潑湯祭祖,祭拜上天和先祖,然后將第二碗面親手端給自己的母親,最后才把第三碗面端起來自己品嘗其味,岐山臊子面食用的習俗就來源于此。莊重典雅的“馂馀之禮”,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不斷地演變成“馂湯之俗”,由宮廷貴族的飲食禮儀演變成民間的飲食習俗,一碗普通的臊子面,是歷史文化的見證。
岐山人在日常生活中就餐座次的排列上很有講究,無論家宴還是招待賓朋,最上席的位置是在座輩分最高或最年長或最德高望重者,其余位置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擺放菜品的程序應是先放在上席位置,由上席人先享用之后,依次下席人才動筷子。
主人把臊子面端上來,先端給最上席的客人,然后恭敬邀請上席客人品嘗,上席客人品嘗之后示意“好著呢”,其他人才動筷子開始吃面。岐山人宴席有上下之分,人有長幼之別,吃有先后次序,彬彬謙讓,這種順序體現了西周時期,比較講究飲食行為的倫理道德。
這一碗面里蘊藏著傳承了三千多年的古代養生秘方。從食材來看,五形五色俱全。面條用小麥面粉制成,底菜和漂花取料于可食植物的根、莖、葉、花、藻五端,取色于紅蘿卜、秦椒之紅,黃花菜、雞蛋餅之黃,蒜苗之綠,黑木耳之黑,小麥面粉、鮮豆腐之白,五色五形,把食材列成一個清單,就是一張十分講究的中草藥養生處方。
其中還有一味食材最重要,但往往被食客忽略。它在一碗臊子面里看不見、摸不到,卻不可或缺,燣臊子、調臊子湯必須有,它就是臊子面的靈魂——岐山醋。岐山醋的釀造,原料為小麥、高粱、大麥、黃豆、玉米“五谷”,經過熬煮,釀成需二十多道工序,取“五谷”日月之精華;從味覺和口感來看,五味俱全。所以說,這一碗臊子面就是一個絕佳的古代養生秘方。
這一碗面里還蘊藏著古人為人處世的哲學智慧。一碗岐山臊子面中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俱全。吃一碗岐山臊子面,就可以品嘗到人生五味,五味調和便是香甜美味、人生圓滿;五味不調和,則難以下咽,人生坎坷。一碗岐山臊子面中底菜漂花各有沉浮。下有底菜、上有漂花、中間有面條,預示人的一生沉沉浮浮,也只有沉沉浮浮的人生才完整、才香甜、才圓滿。
面中香醋無處不在,但又不可或缺,沒有好醋,燣不出好的肉臊子,做不出讓人們魂牽夢縈的岐山臊子面。人生上下求索,長路漫漫,一碗臊子面,就是一個人生。做一碗臊子面,需要經過煎熬幾十道程序,煎和熬是形成美味的方式,人生亦如此。吃一碗臊子面,需先端起碗。一手端碗,一手用筷子夾食,吃完面條要放下碗,預示人的一生,要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大自在。
岐山臊子面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經過三千多年的文化積淀,早已名揚三秦、享譽中外。來到岐山,咥一碗熱氣騰騰的臊子面,是勤勞樸實的周原人對遠道而來的貴客最熱情、最實在的待客之禮,也是幾千年來周禮文化生生不息的見證與傳承。□馮廣輝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