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西晉·陳壽)記載,張魯字公祺,沛國豐邑(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祖父張陵見多識廣,精通《道德經》,年輕時辭官隱居蜀中鶴鳴山,在修煉長生術的過程中順應當地百姓宗教信仰,融合鬼神巫道,創立五斗米道,自封天師。張陵病逝,其子張衡繼承掌門之位,繼續在蜀地民間傳道,他身故之后,接力棒傳給了張魯。
張魯的母親城府很深,她十分清楚,丈夫的“五斗米”道派畢竟是一個民間組織,如果沒有官府的保護和支持,被取締或者封殺只是分分鐘的事兒,所以,她竭盡全力取悅劉焉要為兒子張魯謀得一官半職。劉焉倒也豪爽,大手一揮提拔張魯為督義司馬。自此,張魯人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東漢末年是一個群雄爭霸的混亂時代。張魯不甘心屈居人下,與張修聯手攻下漢中之時,找了一個茬子做掉張修獨掌兵權,據漢中為己有。劉璋沒有老爹劉焉的好脾氣,大罵張魯是個“白眼狼”,并親手砍死他的母親和一眾親屬。自此,張魯徹底與劉璋集團決裂。
張魯無心于天下,只想偏安一隅,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十分清楚自己根基不穩,地位不固,而且兵微將寡,糧草短缺,若不抓緊招兵買馬,整軍經武,漢中這個進川、入秦要塞隨時都有可能被強敵吞并。于是,他自稱“師君”干起老本行,假借鬼神之道來發展教徒,擴充兵員。他按照下線發展教徒的多少分別任命為“祭酒”或者“大祭酒”,并授予他們鍛造兵器、訓練兵士、提拔下屬和代替官吏管理行政事務的權力,以及設立“義舍”救助饑困的責任。
那些大大小小的“祭酒”們遵照張魯的命令,在各自屬地的交通干道邊搭建起數量不等、樣式區別于民居的茅舍,里面放置些米面、肉類供周邊或者過往的饑民取食,每隔十天半月補給一次。當然,為防止食物失竊、游手好閑者白吃、貪心者多食,每個舍里都貼有警示布告,大概意思是說,舍內的米和肉只供給沒有勞動能力且無食果腹或者避禍流亡的百姓,其他人等禁止食用。凡是心生歹念偷盜的、自私貪婪無度的、好逸惡勞占便宜的,必遭老天譴責,鬼神降禍。正是因為百姓受夠了豪強盤剝之痛、戰亂兵禍之苦,更害怕神怒鬼怨,無端地降災降病使他們雪上加霜,遭受更大的磨難,所以,出入“義舍”的百姓都聽從警告、遵守規矩按需取用。
對于犯法亂紀者,張魯一直遵循“事不過三”民俗,前三次饒恕免責,但要記錄在案,第四次則要依照教規懲處。或許是張魯重人治而輕法治,所以,量刑追責較為松軟,大多避重就輕。當地百姓、廣大教徒以及流亡到漢中的難民都樂意接受張魯政教合一的管理制度,競相入教,因此,他的權位日漸穩固,勢力逐漸壯大。東漢朝廷無暇也無力征討張魯,就順水推舟任命他為鎮民中郎將,領銜漢寧太守。
《資治通鑒·卷六十五》中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張魯從一個百姓手中得到一塊碩大的玉印,自以為這是老天賜福于他,暗示他稱王。身邊的謀士和手下的頭頭腦腦都說是吉兆,便一致行動,聯名上書尊奉他為漢寧王。功曹(助理)閻圃不識趣兒,偏偏與眾人唱反調,勸阻張魯。張魯覺得閻圃的話句句在理,便打消了稱王的念頭,安安心心地當他的太守和教主。史實證明,張魯的這一抉擇利己也利民,既保全了他的權位和實力,又避免了漢中遭受戰火,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穩定局勢長達三十年。
公元215年,曹操親率精兵強將攻打漢中,張魯雄踞漢川當老大的好日子終于到頭了。
曹操自散關出武都一路勢如破竹直抵陽平關,張魯自知不是對手,不敢與曹軍硬杠,打算舉白旗交印投降,但他的弟弟張衛堅決反對,并拍胸脯說一定要生擒曹操獻給哥哥。張魯迫不得已,抱著僥幸的心態同意弟弟領兵據守陽平關。結果毫無懸念,張衛大敗,灰頭土臉地逃了回來。
張魯見大勢已去,就想只身前往曹營負荊請罪,這時,閻圃攔住他勸說:“主公現在去拜見,不但得不到曹公的重用,而且會被輕看甚至低看。為今之計,我們先退守巴中,象征性地抵抗一下,然后再向曹公獻禮稱臣,這樣的話,您既能得到賞識,也能維護體面。”張魯聽從依計行事。
離開漢中前,張魯的部屬建議將倉庫里的糧食以及貴重財物全部運走,或者徹底焚毀,張魯卻不同意,并嚴令軍需官仔細登記,妥善封存。隨從不解,詢問其中緣由,張魯解釋說:“我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意思,其一,既然要投靠曹公,就須得有誠意。我想曹公看到這一切,一定能懂我用心。其二,曹公一路征戰至此,軍需肯定不濟,如果得不到補充,必然會縱兵搶掠,那樣的話,遭殃的定然是我城中的百姓。”
果不其然,老江湖曹操進駐南鄭打開倉庫,看見里面的物資擺放整齊,保存完好,而且賬目清楚,瞬間明白了張魯的用意,便笑著對左右侍衛說:“公祺明智、仁義,我不會辜負他的心意。”隨后,曹操派親信帶上書札和慰問品輕車簡從前往巴中招撫張魯。張魯借梯下樓,率眾歸附曹操。而曹操也沒有食言,任命他為鎮南將軍,后來又加封張魯為閬中侯,食邑萬戶,直到終老。
陳壽從護佑百姓平安和順勢歸附曹操兩個方面,給張魯了一個含有褒獎味道的評價:張魯一改強盜行徑,名列于功臣,為國赴難,保全了宗祀,得以善終。□高曉亮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