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頌》舊拓本局部。
《郙閣頌》拓片。
“東漢三頌”是指陜西漢中的《石門頌》、甘肅成縣的《西狹頌》、陜西略陽的《郙閣頌》這三大摩崖石刻,它們在我國金石學、書法史上備受矚目,歷來為書家所珍愛、推崇,迭見文人墨客題詠和金石學家著錄,被譽為東漢摩崖石刻藝術中的奇構佳篇,對后世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隸中草書 雄厚奔放
《石門頌》全稱《故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又名《楊孟文頌》,原位于陜西褒城縣東北褒斜谷南端古石門隧道的西崖壁之上。褒斜谷地處橫穿秦嶺、連接八百里秦川和漢中盆地的交通要道,其南口名“褒谷”,北口叫“斜谷”,古時統稱“褒斜谷”,全長約235公里,崎嶇險峻,時斷時通,歷代文人題刻歌詠者甚夥。《石門頌》刻于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通高261厘米,寬205厘米,22行,行30至31字不等,計655字,由漢中太守王升撰文,推序本原,記述楊孟文上疏奏請重開石門通道和修通褒斜棧道的經過。《石門頌》列“石門十三品”之第五品,1961年被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7年因修建大型水庫自崖壁上鑿出,1971年收藏于漢中市博物館。
《石門頌》上承篆隸,下啟行草,兼具篆書的簡潔和古隸的率意,是東漢隸書的極品、摩崖石刻的典范,向有“隸中草書”之稱。整體而言,刻石字隨石勢,縱有行,橫錯落,縱橫開闔,參差有致,揮灑自如,不拘一格,意趣橫生。書法跌宕不羈,古拙自然,意態飄逸,富于變化;結構疏朗,體勢開張,字形扁方,筆畫舒展,瘦勁挺拔;結體寬宏橫逸,多用圓筆,方圓兼容,少有雁尾而具掠雁之勢,轉折、波磔明顯,凸顯出由篆而隸的嬗變過程。其起筆毫端逆鋒,含蓄蘊藉;運筆遒勁沉著,肅穆敦厚;收筆復以回鋒,圓勁流暢。書風勁逸豪爽,大氣磅礴,不拘繩墨,或雄健恣肆,筆勢奔放,或古厚含蓄,富有韌性,不作修琢,殊無矜持。
《石門頌》對后世書法藝術的發展影響巨大,歷來評價甚高,為書家所珍愛,被譽為“草隸鼻祖”。清代張祖翼評曰:“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楊守敬《評碑記》稱之:“其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本漢第七》認為:“《楊孟文碑》勁挺有姿,與《開通褒斜道》疏密不齊,皆具深趣。”新中國成立前,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辭典《辭海》,封面“辭海”二字,即取自于《石門頌》。
體法茂密 險怪特甚
《郙閣頌》全稱《漢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橋郙閣頌》,原位于陜西省略陽縣析里(今徐家坪街口村郭家地),距嘉陵江西岸江面高約8米的山崖間。刻立于東漢靈帝建寧五年(172年),通高170厘米,寬125厘米,19行,行11至27字不等,計472字,由頌文、頌詞、頌詩三部分組成,仇靖撰文,仇紼書丹,記述漢武都太守李翕鑿石架木、建閣濟行、便利商旅、造福于民的功績。
《郙閣頌》問世以后,命運多舛,飽經滄桑。原刻凌空絕壁,下臨深淵,裸露于突兀岸崖的拐角,飽受日曬雨淋之害,更為逆水行舟纖索羈絆磨損(左上側有受拉纖繩索而磨損的勒痕多達七道之劇),自漢迄宋約800年間,風雨侵蝕,泐損嚴重,字多漫漶,幾不可辨。南宋理宗紹定三年(1230年),略陽太守田克仁感其“歲久昏蝕,殆不可讀”,擔慮摩崖剝蝕年久絕跡,以原刻舊拓本為據,勘以歐陽修《集古錄》、洪適《隸釋》等著錄和郡志所載,按原有形制,異地勒石,仿刻于城南名勝靈崖寺壁間,期冀傳之后世。明萬歷時,仿刻亦遭剝落,時任知縣申如塤又補刻90字。因續刻字跡清晰,其拓印流傳頗廣。1979年底,當地修筑公路,原刻橫遭爆破、鑿遷,碎裂百余塊,散落江中,經打撈粘接、補合復原后,嵌于靈崖寺前洞右側西崖下,現存220余字。
《郙閣頌》碑文奇思橫出,運茲妙筆,制為雄文,斐然可誦。碑刻為標準的漢隸八分書,結構嚴整,布局綿密,自成一家,獨具豐標。書法方整挺健,俊逸古樸,體態赫奕,風格沉郁。單字結體內斂,寬博渾穆,四角方格撐滿,格局宏闊;用筆厚重沉穩,外方內圓,圓筆粗厚雄強,波挑短粗不揚;筆與筆、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空間緊縮,章法茂密,氣勢磅礴,亂頭粗服,野氣十足,蒼茫凝重,大巧若拙。
早在唐宋前,《郙閣頌》即已盛名遠播,迭見文人墨客題詠和金石學家記錄,后世學者對其評價甚高。清萬經《分隸偶存》贊曰:“字樣仿佛《夏承》而險怪特甚,相其下筆粗鈍,酷似村學堂五六歲小兒描朱所作,而仔細把玩,一種古樸、不求討好之致,自在行間。”方朔分析:“書法方古,有西京篆初變隸遺意。”康有為一生致力于碑學研究,指出:“吾嘗愛《郙閣頌》體法茂密。漢末已渺,后世無知之者,惟平原(指曾任平原太守的顏真卿)章法結體,獨有遺意。”日本書法界對《郙閣頌》亦推崇不已,近年來遠渡跋涉爭睹這一東漢摩崖石刻瑰寶。□周惠斌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