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長虹之未翻”,唐代詩人王昌齡曾在《灞橋賦》中描繪過灞橋的恢弘景象。唐朝時,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好友東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橋后才分手,并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特有的習俗。
1994年4月,農民挖沙時在現今西安市灞橋區柳巷村灞河河道下發現一件石刻龍頭,隨后考古人員在此進行搶救性發掘,據發掘實物和文獻資料證實,該橋即久負盛名的古灞橋遺址。
灞橋為一大型半圓拱厚墩聯拱石橋,處于當時隋大興、唐長安城通往潼關路、蒲津關路、藍田關路的要沖,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規模最為宏大、橋面跨度最長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橋,始建于隋初,廢棄于元,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該遺址的發現被評為當年的“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并在此后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9月,在洪水的沖刷下,灞橋遺址再次顯露出來,在灞河河道正中心發現11座橋墩,總長約400米,均為塊石砌筑而成,塊石之間以鉚釘連接,橋墩的具體情況與1994年的發掘基本一致。
作為溝通當時都城與廣大關東地區的紐帶,隋灞橋是隋唐都城長安的重要配套工程,也是一項宏偉的國家工程,因此無論在建造工藝還是藝術裝飾方面,均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楊利娜
壓題圖為三殿漢代古橋廢棄橋梁。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