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照煦(高照昕兄長)在圁川書院講學。
高照昕(1842-1899年),后改照鑫,字曉峰,米脂舉人、一代大師高照煦胞弟。他十五歲與其兄照煦上家塾,后考入圁川書院,他當過書院的廩生,成為貢生后,也做過書院的山長,并成為學政熟知的名師。
圁(yín)川,也稱圁水,是無定河在唐代以前的名稱。北朝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只稱“圁水”,并無“無定河”之稱。漢惠帝五年,曾置圁陰縣,雍正版《陜西通志》云:“圁陰故城,在今米脂地。”圁水、圁川、銀川、銀河,都是無定河的古稱或別稱。唐初歷史學家、訓詁學家、大學者顏師古認為,銀州、銀川,均由圁水而生,“舊名猶存,但字變耳”。明弘治十七年,延安知府李延壽主修的《延安府志》稱米脂城名為“銀川”,歷史上因李自成而著名的“銀川驛”,就設在米脂城;而艾氏宗譜就命名為《圁川艾氏家乘》。可見,圁川既是無定河的古名,也是米脂的代稱。因而,圁川書院即米脂書院。
高照煦在《閑談筆記》中寫道:“榆林鎮劉厚基追賊至米脂,詢悉前后情形,甚夸米邑團防之善,并謂弟膽識過人,擬稟明上憲,酌情獎勵,照例可議敘教職。弟謂:‘北城系余所守汛地,不能先事預防,致令闔城受驚。今幸獲安全,私衷殊覺愧悔,乃反借此謀褒獎耶?’固力辭之。蓋年少氣盛,志趣遠大。當作諸生時,厭此寒酸官。豈知八試秋闈,始登鄉薦,六試春官,仍循例就職教諭,歿于咸寧學署。”可見,同治九年抗擊回亂,高照昕就可以因功獲得教諭職位,但志趣遠大的他,向往舉人進士,辭去了這次褒獎。
可是,文人命蹇。“工書法,研究古今文辭,均有根底”的高照昕,雖然每寫一篇八股文,士子爭相傳閱,視為范文,但在考場上卻一再失利。他從同治三年(1864年)開始參加舉人考試,連考八次,直到光緒八年(1882年)壬午科,當考場點名點到“高照昕”時,學政樊介軒為之起立致敬。一位進士出身的三品“學臺大人”(清朝明文規定,各省學政必須為進士出身者方能擔任,官階為正三品)向一個參加舉人考試的士子致敬,這在中國科舉考試一千多年的歷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之所以有如此禮遇,也許為高照昕“咬定書山不放松”的精神;也許為他此時已是全省聞名的圁川書院和關中書院的教師;也許有感動,有激勵,也有同情。這次,高照昕終于考取第四名舉人,成為“五魁”之一。但他并未就此止步,接著連續參加了光緒九年、十二年、十五年、十六年(恩科)、十八年、二十年(恩科)六次進士考試,都名落孫山。
有意思的是,他和他教過的圁川書院學生高增融(高照煦仲子,高照昕繼子)、李蘊華、高增爵、賀錫齡先后同場會試,后者相繼于光緒十五年、十八年、二十年中了進士,而高照昕都是鎩羽而歸。總計高照昕參加了十四次舉人、進士的考試,前后共三十一年。到了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56歲的他重病在身,為了生計的“里子”,恐怕更為讀書人的“面子”,只好出錢捐了個咸寧教諭,58歲即卒于署任。陜西巡撫端午橋,親率省署五大憲前往吊唁,為一個小小的教諭,可謂史無前例.
他是圁川書院真正的儒生。本來二十出頭就可憑戰功獲得教諭職位,但他意在“科舉正途”,謹記孔子積極入世、“生無止息”的教誨,為了自己的追求,屢敗屢戰,百折不撓。孰料命運弄人,到老還是終止于教諭。這樣的宿命,真像逐日的夸父,其矢志不渝的精神,卻是我們每一個求學者和文化人不可或缺的心性。□秋實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