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有一位正值青春年華的美國女性,毅然來到了災難深重的中國。在華期間,她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爾后,她始終不渝地熱愛著這個神秘的東方國土。她在中國,與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結為伉儷,雙雙聲援支持中國革命——
接觸的第一位紅軍戰士——王林
1978年10月,海倫率領一支電視攝影小組來華訪問。當她又重新踏入古城西安時,思緒如潮……
“王震副總理最近在西安視察工作。他說要宴請你們。屆時,西安市市長王林也將出席歡迎你的宴會。”中國對外友協陪同張雪玲興奮地告訴海倫。
“太好了。”海倫激動不已。一別40年,老朋友又將重逢。
傍晚。驅車約半小時,駛進丈八溝賓館。當海倫一行步入一號樓門廳,10多人迎面而來。為首的高身材、白發少許,他就是王震。不等人介紹,王震與海倫的手已握在了一起……
跟隨王震的則是一位身材不高、微微發胖的官員。“王林!”海倫一下就認出來了。尤其是他的微笑,海倫的印象是再深不過的。“你還記得1936年,你護送我來西安,我們彼此從不講話,扮為陌生人嗎?你是我接觸的第一位紅軍戰士!我丈夫埃德加去保安四個來月,杳無音信,你第一次給我帶來了他的消息。”海倫幾乎一口氣就想把什么都說完。
“記得,記得,怎會忘記呢!”王林風趣答道。
“當然了。”海倫接著告訴王林,“我聽說西安市市長王林今晚要來,可是,我全然不知,原來是我的王林啊!中國好像有許多人叫王林……”
海倫的一席話引起一陣陣笑聲,大家興致勃勃地目睹此次不尋常的會見……
王林當年曾是西北共產黨組織和北平共產黨組織的秘密交通員。1936年秋的一天,王林來到海倫和斯諾在北平的住所,帶來了斯諾在西北的情況。海倫異常興奮,這是斯諾赴西北后她第一次等到的消息。不僅如此,海倫還對眼前這位總帶著調皮笑容的紅軍信使產生了興趣,立刻喜歡上了他。她熱情招待王林,問這問那,不時引起一陣陣笑聲。最后,海倫顯得一本正經地說:“你回去時要把我帶上,送我去見我的丈夫。否則,我就叫警察。”
“好,好得很!”王林一口答應:“斯諾一定會感到驚奇和高興的!”
“會驚奇,不會高興的。”海倫笑了起來,“他去了西北,剛剛擺脫了一個愛嘮叨,愛找岔子的妻子。”
……
海倫回憶說:“王林總是那么幽默和風趣,不停地開玩笑,留給我極深的印象。其實,當時斯諾已經請他帶我過去,分享西北經歷的異趣,可是,他對我始終守口如瓶。他的腦子里似乎總盤算著一件妙不可言、出乎我意料的事情。”海倫停頓片刻:“就在我們去西安的途中,每當我們面面相視時,卻都裝作陌生人,裝得還很像。但相互內心中的激動,唯有我們倆能感覺到。后來,我們安全到達古城西安。”
提前70天預見到“西安事變”
“只有抵抗外國侵略(不是內戰)才能表示中國的真正統一。”
“如果政府不從民意,就站不住腳。如果共產黨能夠真誠合作,抵抗共同的外國侵略者,這個問題有可能和平解決。”
1936年10月3日,下午6點許,張學良將軍約見了海倫。同時還有幾位中國記者。當他回答了海倫提出的有關問題之后,鄭重地告訴大家。
此前,海倫從未見過張學良將軍,但對其所為卻知道不少。當時西安的形勢,是一種冷內戰。海倫此時此刻作為唯一的外國記者,受到張學良將軍的約見,意義非同一般。
會談結束時,張學良走過來同海倫握手,這似乎是一種盟約、保證。
隨即,國民黨通訊社發出了編造的報道,偽造引用了張學良的談話。
西安電報局拒絕拍發海倫的電稿,她心急如焚,極不情愿地搭上了去北平的火車。
海倫回到北平后,立刻將和張學良的會見談話真情,發給《紐約太陽日報》《倫敦每日先驅報》。文章還在《密勒氏評論報》和《華北明星報》等刊物轉載發表。
“在中國的西京西安府,張學良少帥駐在這里剿共,激烈抗日的東北軍隊伍中間,出現了一個嚴重的局面。這些軍隊原來(1931年)有25萬人,如今只剩13萬人,都成了‘亡國奴’。官兵想家、厭惡內戰,對南京政府繼續采取不抵抗日本政策越來越憤慨。此間傳說,張學良同蔣介石以前的良好關系現在已緊張起來。他打算與紅軍結盟,組成抗日統一戰線,最終由一個國防政府領導。”
“中國抗日運動的嚴重性并不表現在從北到南的一系列‘事件’,而是表現在這里西安府的東北流亡者身上——從邏輯上來說,可以講這是理所當然的。抗日運動在全國其他地方雖然遭到了鎮壓,在西安府卻在張學良少帥的公開熱情領導之下,他在這里采取行動是受到他的部隊的熱烈擁護的,如果說不是受著他們逼迫的話。”
……
此次報道,險些引起一場早產的西安事變。日本人要求南京政府作出解釋,南京政府則否認會談實有其事。
但中國的學生則欣喜若狂。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蔣介石,提出八項抗戰主張。此次事件震驚了中外。
海倫雖有所預料,但仍然激動萬分。她說:“我愛全東北軍的每一個官兵,我愛學生中的每一位。我準備把老將軍宋哲元、十九路軍和站在正義一方的任何土匪頭子都包括在內。我與中國的愛情達到了高潮。”
巧布“空城計”奔往延安
1937年4月23日凌晨,海倫到達西安。可此時,這里的形勢已與不久前大不相同了。全城籠罩著一片法西斯恐怖氣氛。以前斯諾的采訪活動是由東北軍秘密安排的,如今,張學良被扣,東北軍被迫撤離西安。可以講,任何一位姓斯諾的人都是最不受歡迎的,自然包括斯諾之妻海倫·斯諾。
海倫從到達西安之日起,就受到嚴密監視,四五個“保鏢”不分晝夜跟隨在她身邊。紅軍聯絡人員雖盡力協助,仍成效不大。這一切,并沒有使海倫放棄奔往延安的意圖,反過來,渴望的心情愈加迫切。她下榻西京招待所,整日思索去延安的途徑。一日,經招待所周老板介紹,海倫認識了一位在西安的美國青年肯普頓·菲奇。菲奇早已曉知海倫的情況,并勸其返回北平,沒有必要冒險。然而,最終還是海倫說服了菲奇,他決心幫助海倫。
4月28日,海倫為了造成放棄奔往延安計劃的假象,拍發給遠在北平的斯諾一份電報:“預計明天啟程,車站迎接。”很快,這份電報復印件自然迅速落到西安反動當局手中。
當天晚上的西京招待所,除海倫之外,還有一個旅行者,顯得冷冷清清,但招待所門前的衛兵及她的夜班“保鏢”格外引人注目。此時,海倫心里很明白,今晚必須實現自己的意圖,她可以猜想到,菲奇一定懷疑她能不能勝任在這出戲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肯定,他幫她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了。
整理好行裝,海倫把枕頭和毯子擺成躺著的人一樣,鋪在床上,以便次日早上看起來像有人還在睡著似的,使那些監視她的人推遲追趕她的時間。一切準備完畢,她緊張地坐在窗前,凝視著窗外的月光。
12點45分,約定的時間終于到了。這時海倫應該看到院墻上的信號由菲奇點燃的香煙亮光,然而,她什么也沒有看見。海倫計算了夜班“保鏢”的巡邏時間,小心翼翼地偵查一下窗外的地形。隨之,翻身越過窗口,迅速跑到墻邊的陰影處。她悄悄向外移動,可是,始終沒有見到那受歡迎的亮光。
她攀上高處窺視墻外,但見大街上一片寂靜,唯有一支10多個憲兵組成的特別巡邏隊在走動。她機警地又滑了下來。
又過了幾十分鐘,海倫斷定,軍事管制造成的緊急狀態已使菲奇難以赴約,而她暴露在外,孤立無援,在進退兩難之際,決定鋌而走險。當“保鏢”又一次消失在建筑物的拐角處的一剎那,海倫立刻跑過開闊地,整整衣服,大搖大擺地向大門走去。奇跡出現了,門未鎖。她順手一推,門吱的一聲開了,她勇敢地跨出去,面對著衛兵。
“你到哪里去?”衛兵不熟悉海倫,他在履行公務。
“我要回家了,附近有人力車嗎?”海倫用典型的外國帝國主義者在中國的傲慢口吻回答道。
又是一個奇跡,一輛人力車沿街過來,而且是空車。
她登上人力車,沿街前行。她每看到一個執勤的警察,心就悸動一下。有一次還遇到了查問。
“我是外國人,我要回家去。”海倫壯膽聲稱。
沒有什么麻煩。然而,往哪里去。沒有菲奇,下一步怎么辦?海倫心急火燎……
然而,海倫發現一個人騎著自行車過來,當自行車與人力車穿梭而過的一瞬間,她本能地喊了一聲:“嗨!”
“是你啊!你真的跑出來了?祝賀你!”那人正是菲奇,他將車子停下,高興萬分地說:“因為有士兵巡邏,我無法接近院墻,而且我認為,你根本不敢逃。不過,我還是決定騎著車子轉轉、等一等。真有你的,來!這邊坐。”
之后,在菲奇的幫助下,他們一同乘上唯一可通行無阻的將軍小車。第一站,順利到達三原縣,這里已是紅軍駐地。
1937年5月初,海倫到了延安,受到紅軍的熱情歡迎。□李一桐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