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會見到延安訪問的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
八十多年前烽火連天的抗戰時期,延安這片紅色熱土對外界來說還是神秘的存在,沒有發聲的渠道,有的只是謠言和猜疑的遮蔽。“在世界各國中,恐怕沒有比紅色中國的情況是更大的謎、更混亂的傳說了。”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的開篇這樣描述對延安的第一印象。
當時,國民黨新一輪的反共高潮已然展開,敵對勢力對共產黨和抗日敵后根據地進行嚴密的信息封鎖和瘋狂的造謠詆毀。“共匪”“赤匪”“強盜”“暴徒”是國民黨自土地革命以來送給共產黨的“帽子”。在國民黨的“描述”中,“共產黨沒有和日本人打過一次仗”,邊區“罌粟花滿地”“人民苦慘,生活窮困”。國際社會對中共存在各種偏見和錯誤認知,中國共產黨被嚴重“污名化”“妖魔化”。如何向世界展示真實的延安,表明自己投身抗擊法西斯事業的堅定決心,在國際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是擺在中共中央面前的一道難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中國共產黨積極抗日的事實,以及通過種種渠道傳播出去的《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等理論著作,使外界有了更多的積極猜測和期待。國內外關心抗戰大局的各界人士紛紛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共產黨和延安,想要聽聽來自延安的“故事”。
第一個敲開“紅色中國”大門的是斯諾。1936年6月,他進入陜甘蘇區進行了長達三個月的采訪。毛澤東與斯諾徹夜長談,坦率回答他提出的所有問題,甚至破例向他講述自己的身世和成長經歷。1937年,斯諾30萬字長篇報告文學《紅星照耀中國》(1938年中譯本更名《西行漫記》)在倫敦出版,很快風行各國。正如斯諾所言:“讀者可以約略窺知使他們成為不可征服的那種精神,那種力量,那種欲望,那種熱情”。受此影響,一些外國記者、作家如美國的史沫特萊、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先后來到延安,不斷向外界傳遞中國革命的消息,形成了西方記者訪問“紅色中國”的第一輪高潮。
第二輪高潮則始于1944年來到延安的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和美軍觀察組。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來訪是延安時期人數最多的一次集體性訪問,記者們展開了繼《紅星照耀中國》之后最大規模的一次向世界介紹延安的報道。隨后抵達延安的美軍觀察組,開啟了中國共產黨與美國政府的第一次直接接觸。延安向觀察組完全開放,他們可以到根據地和游擊區調研考察,甚至獲準參觀八路軍總部的作戰研究室。美軍的飛機定期飛往延安,除了為觀察組捎去家書和美國政府的命令,還幫助中國共產黨運送醫療設備、電臺零件等緊俏物資。觀察組不斷向美軍總部報回有關根據地情況的備忘錄和電報,觀察組成員謝偉思甚至向美國國務院遞交了一份時局報告,建議美國政府幫助中國共產黨軍隊。
關于延安的新聞報道在國統區也廣為傳播,重慶的外國記者圈中引爆了一股“延安熱”。外國記者通過各種途徑,向國外發出許多關于“紅色中國”的報道。“與世隔絕”的延安、帶有神秘色彩的中國共產黨、隱蔽卻壯闊的敵后抗戰,在他們的筆下逐漸被揭開面紗,客觀、真實地展露在世人面前,為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架起了一座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橋梁。正如參加了西北記者團的美國記者白修德所言:“駐外記者一回到華盛頓便會驚訝地發現,他們每天發回的即使是漫不經心的報道也會對國會議員和決策者產生巨大的影響。”
延安大門的開啟,雖有客觀助力的推動,歸根結底還是中共主動作為的結果,既順應了中外各界人士對延安的好奇與渴望,又借勢扭轉了國際輿論和對外宣傳的被動局面。“延安故事”的廣泛傳播,是中共另辟蹊徑、沖破信息封鎖的關鍵一招,體現了領導人靈活的思路、高超的智慧和異于常人的勇氣。
每逢有客人來,延安總要舉辦熱烈而隆重的歡迎會、招待會,并把最好的窯洞或房間提供給遠道而來的客人。在這里,沒有煩瑣的禮儀,沒有回避與敷衍,處處洋溢著團結、向上、熱情、奮斗的氣氛。
中共對來訪的客人不僅以禮相待,而且全景式開放,要求各部門既要準備好全面介紹本部門的材料,主動介紹實際工作情況,又要準備好解答記者們臨時提出的問題。
毛澤東等黨的領導人每天都抽出時間,與國際友人認真交談,闡述中國共產黨的各項主張,在他們離開時還親自送行。朱德熱情接受史沫特萊采訪并主動提供寫作素材,最終促成《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一書。周恩來特別向負責執行接待任務的延安交際處指出:“宣傳工作,要實事求是,介紹我們的成績,也要說明我們工作中有錯誤、有缺點,說明我們有克服錯誤、缺點的辦法,切不可虛張浮夸,更不可弄虛作假。”“還要以誠懇、坦白的精神同記者們交朋友。”這種磊落、坦蕩、開放、自信之姿,讓到訪延安的各國人士感覺到家的溫暖和自在,讓他們看到了延安的民意與民心。
事實證明,這種有規劃、有綱領、有機構、有人員、有原則、也有策略的對外宣傳,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境界,“延安”也逐漸成為一種精神符號,如一輪紅日破曉出東方。
□隋文娟
責任編輯:寧黛艷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