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龍頭地車轱轆燈。
代表陜西參加中國第十一屆藝術節。
正月十五夜,在關中三原縣渠岸鎮黃毛村,就有一種新鮮的社火表演即將開始。熱心的觀眾如洪濤匯聚,正在人們發愁場地太小難以施展的時候,只見一個頭扎英雄結的小伙,手持流星錘(燒紅的柴炭裝在一個拳頭大的鐵紗網里,系于細鐵鏈或繩索一端)掄著闖入人群,看到流星錘飛舞,火星四處飛濺,人們本能地后退,讓出了場地。這時,隨著鏗鏗鏘鏘的鑼鼓聲,四個青年各手持牌燈站立四角,然后二十個打扮得俏麗的娃娃,身著節日盛裝上場,他們手里推的,就是人們期盼的地車轱轆燈。
地車轱轆燈,是山東移民遷陜路上的一大創造。
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考銅瓦廂決堤,洶涌的黃河水引起黃河改道,山東全省五府二十余州縣受災,水災過后,旱蝗并虐,惡性循環。1855-1857年,蝗來“飛蔽天日,集田害稼”“食禾盡,民大饑”“飛蝗蔽空,米價昂,訛言四起”。百姓饑腸轆轆,只得逃難逃荒。
同治元年至光緒六年(1862-1880年)間,陜西關中地區始終戰亂不休、災害迭生,導致人口銳減,“滿目蓬蒿狀慘然,堪憐沃壤變荒田。”土地荒蕪,人煙稀少,野狼出沒為害,百業凋零不堪,其中以經濟文化最發達的關中地區下降最為明顯。正因如此,這里地廣人稀,成為了外來移民的樂園。
時在陜西任職的山東籍官員焦云龍,目睹家鄉人民顛沛流離的苦痛,又深感陜西三原及關中渭北各縣土地大量荒蕪閑置之憾,便寫條折上奏陜西巡撫,計議將山東災民批量遷往關中,在得到允諾后,親赴青州各地動員。為了激發流民的遷移動力,焦云龍還用當地的順口溜,來描繪關中的富庶:三原、臨潼縣一帶是“包子山,饃饃嶺,喲啊吃香油用手捧”;三原縣是“閑地多,頓頓花卷白饃饃。”光緒九年(1883年),他又借父親去世回鄉奔喪之機,動員胞弟、舅父、岳父等親屬舉家遷陜。
山東移民舉家西來,山高水遠,日夜兼程,缺乏照明之物,就用木頭做一個夾子,中置木軸,穿豎立圓輪,上緊挨放一平板,內放油碗、燈芯,用河邊柳條或坡畔荊條折彎成燈狀,外用紙糊一燈罩,夜里點著,讓孩子推著在前邊照明引路。這就是最原始的地車轱轆燈。
日子慢慢好轉,生活漸漸富足,正月十五鬧花燈,安居在三原縣渠岸鎮的山東人,就想起了大遷徙途中的地車轱轆燈,做出來讓娃娃玩,既是紀念又是娛樂。隨著時代的推進,做燈的柳條、荊條,換成了細細的竹篦子,內置的油燈換成了蠟燭,外糊的白紙上也畫上了各種圖案。玩地車轱轆燈的村莊也開始發酵,從董家窯(原叫義和村),傳到黃毛村。黃毛村的老人梁彥倫,就是從小到董家窯邊玩邊學的。
解放初,黃毛村的地車轱轆燈,表演樣式多樣:圓場、交叉、列隊……還應邀赴咸陽、渭南表演。為了豐富多彩,表演時還加入了夯歌、五人旱船、高蹺等民間娛樂活動。
土地實行承包責任制以后,只有個別人家過年時,才給娃娃做地車轱轆燈。而今,黃毛村為了讓地車轱轆燈重現風采,請會做燈的83歲老人梁彥倫、高慶山和72歲的張云亮耗時40余天,做成地車轱轆燈13個。燈形由原來的簡陋單燈,變成石榴形、花瓶形、寶塔形等二層三層燈;每層燈下,都有可以轉動的轱轆;外糊的白紙,變成了五彩絲綢;每盞燈上,都粘有一圈流蘇,車轉動起來,流蘇飛飄,七彩奪目;燈頂插置各種絹花,鮮艷絢麗;原來木竹制作的燈桿,已經被塑料管子取代,美觀輕巧;燈桿頂端,插入木雕的龍頭鳳冠,喻示喜慶祥和;燈內的蠟燭已經換成電燈泡,燈下底盤拐角裝置電瓶,上面巧用綠葉覆蓋,扶桿上安有開關,可以讓燈隨時明滅。正式表演時,用山東鼓調敲打鑼鼓,地車轱轆燈出場時,前邊有一挑擔子的人,引領玩燈的小青年圓場、交叉、列隊……挑擔人時走時停,走時步移串花,停時即興即景說唱。
地車轱轆燈全部手工制作,特別是雕龍刻鳳,難度頗大,耄耋老人梁彥倫等人向他們帶的三個徒弟傳授地車轱轆燈的做法,使這一形式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傳承下去。
黃毛村的地車轱轆燈,文化深厚、歷史悠久。曾應邀參加中國第十一屆藝術節表演。央視7套、11套專欄節目,先后多次到三原,以城隍廟內古建筑為背景,拍攝地車轱轆燈,并在春節期間進行了多次播出。
□吳樹民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