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揚子晚報12月2日報道:63歲的農婦毛某正在自家地里干活時,被相鄰農場一架用于噴灑農藥的植保無人機刮傷右手,兩次入院手術構成十級傷殘。為索賠,毛某一紙訴狀將無人機主和承保保險公司一同告上法庭。
12月1日,該案一審判決正式生效。如皋市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保險公司在航空第三者責任保險內全額賠償毛某各項損失13余萬元。據介紹,該案是南通法院審理的首起無人機傷人引發的賠償糾紛案件。
農婦田間被無人機槳葉刮傷右手,構成十級傷殘
毛某住在南通如皋,家里的承包田和朱某經營的的農場相鄰。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朱某買了一架植保無人機,用于噴灑農藥等作業。
2021年3月的一天,朱某啟動無人機準備噴灑農藥,起飛過程中無人機經過毛某的承包田時,快速旋轉的槳葉刮中正在田里干活的毛某,致其右手受傷。事發后雙方立即報警,當地派出所民警到達現場了解情況后,告知朱某向保險公司備案處理。
當日,毛某被送至當地醫院入院治療,進行手術,于一個星期后出院。兩個月后,毛某再次住院進行了手術。
后經司法鑒定,毛某因外傷致右手開放性損傷、右食指近指間關節完全脫位伴撕脫骨折、右第2掌骨遠段骨折、右中指中節指骨遠段骨折等,遺留右食、中、環指功能障礙,構成十級傷殘。
保險公司抗辯未被法院采信,被判賠償13萬余元
此前,該農場為無人機在保險公司投保了總額60萬元航空無人機第三者責任保險,事發時處于保險期內。
于是,毛某將朱某和保險公司一同訴至如皋法院,要求賠償醫療費、誤工費、殘疾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在法庭上,保險公司辯稱,接處警工作登記表未記載肇事無人機的情況,對這架無人機是否是其公司承保的無人機無法確認。保險公司還認為,該事故系無人機噴灑農藥時遭到毛某的阻擋,才導致飛機墜落,從而使其受傷,應由毛某自己承擔責任。
如皋法院經審理認為,農場購買的無人機在噴灑農藥作業時,致使毛某受傷入院治療,該侵權責任應當依法由無人機所有權人承擔。因該無人機在保險公司投保了航空第三者責任險,故該案的賠償責任應當先在投保范圍內由保險公司理付。
至于保險公司提出的抗辯意見,法院查明,根據現場照片和公安機關的接處警登記信息,侵權無人機型號信息與投保單上的無人機信息均一致,且該農場僅有一臺無人機。同時,無人機系空中作業,毛某當時在田里勞動,不同空間維度情況下毛某并無阻擋無人機飛行的過錯和行為。因此,法院對保險公司的抗辯意見均不予采信。
據此,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保險公司在朱某投保的航空第三者責任保險內全額賠償醫療費、誤工費、殘疾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等計13萬余元。
一審宣判后,原被告雙方均未提起上訴,該判決于12月1日生效。
11歲男孩操控無人機傷人,父母承擔賠償責任
記者檢索發現,多地發生過數起民用無人機傷人引發的賠償案件。
在嘉興市秀洲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中,余女士在沿當地公園環湖道路騎行健身過程中,與11歲的男孩濤濤操控的無人機正面相撞,導致摔倒受傷。經司法鑒定,余女士構成十級傷殘。
事發后,當地交警出具《非道路交通事故證明》,認為濤濤在公園內道路上操控遙控飛機,妨礙道路自行車騎行安全,其行為導致余女士受傷,構成侵權。但余女士在事發時右手持手機打電話,未安全騎行,自身存在一定過錯。因協商賠償無法達成一致,余女士將濤濤的父母和保險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賠償各類損失27萬余元。
秀洲法院經審理認為,濤濤11歲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父母作為其監護人,應當為其侵權行為承擔責任。根據雙方過錯程度,法院酌定由濤濤父母對余女士的損失承擔70%民事賠償責任,余女士自行承擔30%責任。由于濤濤母親在保險公司投保了監護人責任險,法院判決保險公司在監護人責任險范圍內賠償余女士17萬余元,濤濤父母賠償2萬余元。
法官建議:使用無人機要請專業人士指導,購買保險降低風險
“在現實生活中,民用無人機的侵權行為主要表現在高空墜落致他人人身、財產損害,侵害他人隱私權及空間權等方面,有別于傳統侵權行為。”
該案承辦法官顧梅紅介紹,民用無人機致害責任為侵權責任,其侵權責任的產生以侵權行為的存在為依據,當發生民用無人機墜落、撞擊致人受傷等侵權行為事實時,相關民事主體即應依法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根據《民法典》第1179條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法院據此作出了相應判決。
顧梅紅表示,目前民用植保無人機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在提高效率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因素。她提醒,無人機所有人在操作時最好請專業人士協助或指導,還應預見天氣、風向、農藥噴灑等因素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購買時要投保相應險種,以降低自身風險。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